“快看,越来越高了!”
我迈着小小的步子,跟着叔叔在风筝后面跑着,不一会儿,风筝就飞得很高,成为天空中的一个小黑点。
我跑不动了,就坐在田坝上看着风筝,央求着叔叔把风筝线给我扯一下,他没有允我。
后来,风筝的线就断了,它越飞越高,飞到我再也看不到的地方去。
这是儿时我跟着叔叔放风筝的一个画面,一直在我的脑海里萦绕着。像是有魔力一样,不断地在提醒我,在故乡的天空上,一直有这样的一只纸风筝在回旋着。这只风筝,用眼睛,看不见。
前段时间路过中山公园,看到很多小孩子放风筝,我怔怔地看了许久。那些形状多变,色彩艳丽的风筝在蓝天白云下升腾着,孩子们或奔跑、或跳跃,或同我一般,驻足观望。
我又想起了我的记忆中,也有这样的一只风筝。我五六岁时,记忆中我的老家——叫坡六的村子里还没通电,可以玩耍的东西更是稀少。那个时候想要放风筝,是要自己做的。我的堂叔是其中能手。先去学校找来老师们废弃的报纸,再去找到还没完全干透,有韧劲的竹片,就可以做一个简易的风筝。那个风筝没有什么花样,四四方方的,但是我的堂叔会加上两条长长的尾巴,用报纸一点点拼接而成,大概长的时候有三四米那么长。再去池塘边的小木屋,找来长长的鱼线,拿一根小棍子一卷,这风筝就成了。
做纸风筝的竹片是很难得的。湿度要适中,不能太湿,不能太干。在我的老宅后面,走上一个小山坡,就有一片竹篱笆,堂叔就去那里捡竹子回来,再给片成一片一片的。这样的竹片才可以拿来做风筝。
堂叔做风筝的时候,我就搬来小木凳,眼巴巴地坐在他旁边看。看着他用剪刀一点一点剪报纸,看着他用胶水一点一点地沾。他小心翼翼地,像是在做一件非常神圣庄严的事。我很喜欢看他做风筝,自己也想亲自尝试,但是堂叔从不让我跟他一起做,也没有耐性教我。但是我也不哭不闹,就在他跟前坐着,仿佛这样,就已经参与到了制作的过程中。
要放风筝,就要看天气。找一个天气好的下午,越过村前的水坝,就到田野上了,堂叔他们放风筝就在已经收割完庄稼的地里。他们放风筝的时候,我就跟在他们后面,亦步亦趋。我还想跟他们一起放风筝,但是堂叔十分小气,不让我碰他的风筝,连扶着风筝跟他们一起跑都不愿意。所以,他们放风筝的时候,我要么坐在田埂上看着,要么就迈开小短腿,跟在后面跑,边跑边开心地大叫:快点来风咯!飞起来,快点飞起来!
我一直想要有自己的一只风筝,但是堂叔从未教我怎么做,所以直到现在,我也没有放过一次风筝,没有完全地拥有过一个属于自己的风筝。我喜欢那个做风筝的过程,喜欢剪报纸,喜欢弯竹片,捆住,喜欢用胶水一点一点将报纸贴在竹片上。小心翼翼,满怀期许。我更喜欢风筝起飞的那一段路程,高高举着风筝往上,前面一个人用力地奔跑,迎着风的方向,上去一点点,就开心很久。线和风筝起飞的路径一样远。我喜欢这个过程,充满希望。
长大以后,见过很多漂亮的风筝,也有过很多可以去放风筝的机会,我却失去了追逐他们的兴趣。我还是喜欢那个用报纸,用竹片,一点一点沾起来的风筝。它没有什么花样,有着两条长长的尾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