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一年,重新思考一个问题:人活着,为了什么?
有的人,一辈子飞黄腾达、锦衣玉食,出生就含着金钥匙,一生无忧无虑;有的人,一辈子拮据紧巴、平平淡淡,仿佛能生活下去就是最大的使命,没有气力去考虑别的问题。
我们从小到大一直被家长、老师、社会灌输一种思维:读书学习是为了有出息、有出路,读书学习是为了过上更好的生活。
可当我们走出校门,真正地融入到社会大熔炉里,价值观早就被动摇了。努力不一定会成功啊?付出也不是总有回报啊?世俗里成功的标准怎么就是名利双收?
曾国藩在功成名就之前,他是不信命的,他骁勇善战、运筹帷幄,志在顶住满蒙权贵的压力,重振汉族军士的威望。
但随着他走向权利的巅峰,在成为“两宫太后”和同治皇帝之下、万人之上的一代名臣后,他开始信命。
他对他的弟弟、“九帅”曾国荃说,太平天国之所以会覆灭,不是湘军有多么厉害,而是“长毛”的气数已尽罢了;他对优秀的晚辈嘴上说要好好办洋务、为国尽忠、扬名立万,可他心里却在想,能够成名出头全在命数,命里无时,再怎么折腾也无益。
如果连载入史册的曾国藩都会迷茫、会彷徨,那么作为普通的人的我们是不是就彻底迷失自我了呢?
以前,我有个不好的习惯——喜欢跟别人比较。看到别人的光鲜,就会觉得自惭形秽、无言以对。慢慢的,我才了然:原来每个人都有各自的人生轨迹和发展赛道,能笑到最后的才是真正的赢家。
世上哪有什么唯一的成功标准。当多大的官算大?有多少钱算多?住多大平的房子会幸福?开几十万的车才够拉风?眼前的灯红酒绿,会变成日后的飞沫;时下的清贫逼仄,会成为以后崛起的力量。也许,我们终将碌碌无为、平淡一生,但只要内心富足、心安理得,就足矣。
说到底,人活着,没有人会太关注你,冷暖自知最好。
人要为自己活,或许富裕、或许贫贱,唯有开心最难得。
人要为自己活,些许无奈、些许怅然,只愿踏实夜好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