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时代,都不缺豪雄之人。
他们隐匿于人世纷扰之中,或为马夫,或为草寇,孔武有力,足智多谋。而时代亏欠他们的,实乃一乱局,那乱世纷争的大机遇。在这样的大时代下,万人之中,必有军事奇才;豪雄较量里,必有伟岸之领袖,他们居功至伟,他们彪炳千秋!而这一切,都具备了,在那个明末乱世中!
时局总说
天下大局,十分大势。从萨尔浒大战至多尔衮进京,前后25年,战事不断,灾害连连。明朝在初期拥有举国物力人力,完全主导局势发展。可惜朝廷内乱,政事昏庸,而努尔哈赤实乃世之枭雄,通兵法,懂权谋,辽东战事遂从星星之火,转变为燎原之势。天下局势,实乃一乱局。
待到崇祯即位,极有中兴之愿,可叹大明积重难返,其人虽勤勉严厉,但涉世不深,性多猜忌,亦是错过了多次扭转乾坤的契机。且自从1269年起,北方大乱,义军渐渐成汹涌的洪流。本已深受辽东祸乱的大明,深陷两线作战困局,崇祯没能破此困局,明廷遂由此加速灭亡。
时至1638年,崇祯对起义军过早收手,对清军又耻于求和,错过了最后一个破除困局的机遇。待到义军复起,局势的颓废便呈崩塌之势。大明只有逃亡之命,已无中兴之望。但可惜的是,如此残局,崇祯本可划江而治,他却以上吊自缢的悲惨结局,把主导权全权让给了闯王李自成。站在时局巅峰的李自成是困局的破坏者,却无法做到对广袤势力的掌控。让官绅阶级倒向异族满清,让明之凋敝,成就了清之洪业。
这二十五年历史,年年有纷争,洋洋洒洒百万字亦难以道尽,对于真正势力转变的关键点,只有12处。遵照克劳塞维茨《战争论》的思想,战争的目的在于消灭敌人。这十二个势力转折点,无一不伴随着大战事。所以无大战事的年代,哪怕有积极备战,但并无力量消亡增长,我们认定双方势力未有质变。关于具体的势力对比数值,则主要参考当时各自兵力战力对比。拿1644年山海关战役前,清军有兵10万,战斗力最强,吴三桂有5万辽东兵,大顺在全国有二三十万嫡系部队,其中北京有兵约10万,明朝崩塌后,只剩下南方左良玉、史可法部队,部众虽有数十万,但各怀鬼胎,战斗力极弱。故天下十分局势,力量转变,可大致如图划分。
乱世开端: 天下大势,合久必分
大明帝国的衰败,来自于神宗万历一朝,长达30余年的怠政,不仅让张居正中兴之业覆水东流,更是未后世崇祯埋下了积重难返的祸患。万历时代的军事,尚且可圈可点,两大将星戚继光、李成梁,扫荡倭寇,荡平辽东,战功赫赫。李成梁更是边塞十数大捷,武功之盛,世所罕见。然后就是在这样一位将星的帐下,潜伏有当世最大的野心家:努尔哈赤。
努尔哈赤曾经被李成梁收养,担任麾下侍从。两人关系甚为亲密。之后努尔哈赤以父13副铠甲起兵,开始了统一女真的步伐。当时后金部落众多散落各处,也不乏豪雄之人,希望实现民族一统;努尔哈赤之前,他们都因为过早与明为敌,招致了李成梁的沉痛打击。而努尔哈赤运气好,他遇上了即将迟暮的明朝,同时,他比先烈们都更懂得隐忍,对明朝屡表忠心,加上和李成梁的良好交情。他在一个相对安全的环境下,完成了军事积累。直到1619年那次大战。
当时最大的女真部落是叶赫一族,而努尔哈赤,基本吞并了除了叶赫族以外的其他部落,部下已有6万之众。大明依靠两者矛盾来相互牵制。此时的他,也很清楚,表忠心的手法,是无法让明朝对其攻叶赫袖手旁观。想要一统女真,与明必有一战!
1619年,对万历而言,不过是30多年怠政中平常的一年,离他作古也只剩下两年岁月。他对尘世,已不奢求再多。而此时李成梁已入土四年有余,明朝边塞,也已远非固若金汤。已经59岁的努尔哈赤,终于等来了他的时代。他用诡计袭击了抚顺关,明廷大惊。随之出动了大军,号称四十七万,联合叶赫与朝鲜军,兵分四路前来围剿。然而实际上, 四路大军实际只有10余万。
在战略分布上,明军极其失败。由杜松率领的3万主力军,由抚顺进抵萨尔浒山,杜松有勇无谋,率前锋过河急进。努尔哈赤得知,立刻率4万5000兵马前来围剿,牵制先锋部队,并全力围剿留在萨尔浒的主力。杜松因此大败。其他两路大军,因缺乏协调,被努尔哈赤各个击破。唯独李成梁之子李如柏,懦弱不前,得以保全。萨尔浒之战,以后后金的全胜结局。努尔哈赤随后攻陷了太原,又教训了蒙古军。万事妥定,才于是年八月,发动了几无悬念的攻叶赫之战。
此时的大明和蒙古都吓破了胆,统一女真的后金,已然成为明廷之大患!
一、1619—1627:乱局,宝剑出鞘,英雄横出
1、自毁长城:熊廷弼沉浮
萨尔浒战役中,努尔哈赤一流的军事才能,后金骁勇的战斗力,都让明军大为惊骇。为了对付此等猛人,明廷启用了边才熊廷弼经略辽东。熊廷弼上任后,斩杀逃将,整饬军心;惩治贪污,抚恤将士,并积极备战,修建公事。辽东军风肃然,随机转危为安。熊廷弼极富才略,但因性情耿直,多为廷官不容,于次年离职。明廷启用了庸碌无能的袁应泰。熊廷弼在职不过一年,看似无功无成,但在袁应泰的映衬下,雄才庸才,高下立判。袁应泰初到辽边,一改廷弼严厉军风,对下多有宽宥;腹无韬略,规划多有疏漏,努尔哈赤见此,随之伺机待发。是年蒙古大饥,蒙古人多入塞乞食,袁应泰不顾众人反抗,放蒙古饥民入辽阳、沈阳。自己治军无方,反而期望蒙古兵能为此感恩戴德为己效力,迂腐至极!
1621年3月,努尔哈赤攻沈阳,守将轻进,城中蒙人亦反叛,沈阳遂失;袁应泰因为死守辽阳,同样外遇强敌,内遇蒙军间隙。袁应泰见势不可救,引火自裁。
辽阳、沈阳失守,明廷遂再启用熊廷弼为辽东经略。本该在这时一展雄才的他,却屡屡找到辽东巡抚王化贞的牵制。王化贞本无才略,却实际上掌控着兵权,率领十三万军队守卫广宁,只留5000兵马给熊廷弼。努尔哈赤听闻明军内部经抚不合,知晓王化贞不过区区循吏,毫无将才。遂勾结招降王化贞心腹孙得功。王化贞险些被其擒拿,仓皇逃出广宁,13万明守军瞬间乌有!残军退守至山海关内。
战报抵达明廷,朝廷震骇,因熊廷弼与东林党多有接触,政敌言官遂群起攻之。明熹宗不辨忠奸,听信魏忠贤,自毁长城,杀之并传首九边!忠勇将士无不心寒。
2、双雄出世:孙承宗和袁崇焕
和熊廷弼一样,孙承宗亦是当世一流将才,但他有一点胜过熊廷弼,他是明熹宗的老师。熹宗对他多有倚重。这让他得以在辽东大展拳脚,罢黜庸弱,任用贤明,熹宗无不应许。在边四年里,他先后修复了山海关外9座大城,45座堡垒,练兵11万,拓地400里,屯田5000顷。如果能照此以往,努尔哈赤将终身拒于关外,孤独终老。然而明廷偏偏要自作虐。魏忠贤在朝,嫉妒孙承宗的威望和功绩,向熹宗进献谗言,熹宗不信,魏忠贤神泪俱下,痛哭陈述。熹宗于是让高第代替其任辽东经略。
高第推翻了孙承宗的战略构想,决心撤掉关外锦州、大凌、宁远等防御要地。就在孙承宗四年心血即将毁于一旦的时候,宁远守将袁崇焕刚毅不屈,誓死不撤。高第拿袁崇焕没办法。但同时,嗅觉敏感的努尔哈赤察觉到明军内斗下背后的战机。以13万大军来围攻宁远。宁远守将只有2万,但在雄才袁崇焕组织下,无不气势昂扬,死战到底。此外,宁远防御极其坚固。而红夷大炮,虽然明军使用已久,但袁崇焕却极能利用这一攻防利器,安防得当,炮手精良,在战斗中极大威慑后金军。战斗第三天,努尔哈赤被炮击中,身受重伤,大败而归,后不愈身亡。其子皇太极继任后,为报复仇,也希望建立功业稳固政权,于次年袭击宁远锦州二镇,同样遭遇大败。然而,几乎是以一己之力挽回时局的袁崇焕,同样没能逃脱魏忠贤的猜忌,被去职下任。
而就在为魏忠贤权势滔天之时,明熹宗溘然长逝。魏忠贤的末日即将来临了,而大明王朝,也迎来了罕见的勤勉之主,崇祯。历史将由他,去解这个困局。
时局评说
这个时期时局力量变化有四处,分别来自1619萨尔浒之战;1621年沈阳、辽阳失守;1622广宁失守;此三战都让明损兵折将,土地沦陷;待到孙承宗四年经略辽东,袁崇焕横空出世,在宁远、锦州大败后金,明才由此搬回一局。
辽东战事因努尔哈赤而起,此前大明江山还算稳固,纵然祖上昏庸,依然能照常运转。但事不过三,一连三败,不可不谓乱世警醒!如若大明在此时悔改改良,后金发展将大大遏制。但不幸的是,萨尔浒之后,大明遇上了傀儡皇帝明熹宗,臭名昭著的魏忠贤专权。在他的权欲下,大明连续失地,熊廷弼被诛,孙承宗、袁崇焕被贬。大明地大物博,不乏人才,但如此一流人物,能和努尔哈赤抗衡者,举国可数。但此时的明朝,依然蜕变为一个恶体制:信而见疑,忠而被谤,上演着一幕幕自毁长城的悲剧,着实悲叹!对与任何一个开明的政权,都极能知人善用,利用其优点,规避其缺陷。就如朱元璋,知晓常遇春勇冠三军,但有时会轻敌冒进,所以多与徐达配合,各取所长。但大明却恰恰相反,眼里容不下性格直率刚烈的英雄。熊廷弼耿直率性,袁崇焕独断刚愎,这都瑕不掩瑜,丝毫不妨碍他们为国效力。只可惜昏庸的朝堂,宁求奉承,遑论才华。如此这般,岂不是自掘坟墓?
言及袁崇焕,世多骂战。但站在全局角度,他必然是功大于过。在整个辽东战局中,和后金、满清作战中,仅有的两次大胜利,就是宁远大捷和宁锦大捷。其余的胜利不过是局部战役小胜,全局做战失败。而袁崇焕的出现,极具个人英雄特色,是一己之力的强求。他的功,来自于他滔天的胆识和不输武人的武略。他的过,来自于他性格中的刚烈独断。站在雄才的角度,我们得理解这样性情背后的合理。一个胆敢冒天下大不韪,独守宁远的悍将,必然是敢于独断,敢于犯上。如此这般造就了宁远大捷,也重塑了明军的胆魄。如果袁崇焕自为一番诸侯,他必须是这样的雄才性情。但可悲的是,他有雄才大略,却只是一代臣子。对于臣子而言,和平年代的独断是要命是,战乱年代的刚愎,一时有功,长久必为主上猜忌,也必然给后世遗漏口实。
但雄才从来不是常人思维。对他们,人言不足恤,祖宗不足法,天道不足畏!袁崇焕敢冒上死守宁远,何不敢斩悖我之人,又何惧后世谩骂!此般雄才鄙夷的,正是为了万事求全的无为懦弱!高第算是中规中矩之人,后世人赞誉他吗?他对时局有益吗?如此,袁崇焕,死亦壮烈,死何足惜!
努尔哈赤是那个时代一流的军事家,亲手创建的八旗体制,也释放了后金民族的战斗力,原本四分五裂的女真,在他的带领下,走向统一,走向强盛。然后他并非在军事上一骑绝尘,无法企及。大明亦不乏韬略之人,熊廷弼、孙承宗、袁崇焕,都是当世一流人物。绝对力量的较量,努尔哈赤没有任何优势,他极懂得其中道理。往往趁机利用大明内部矛盾,趁乱袭击,鲜有失手。后金真正强盛的,不是努尔哈赤的武略,而是后金积极活力的组织。他在传位皇太极时,是希望四大贝勒共同执政,在很长时间里,后金内部都没有形成君主独权,高高在上的思想体质,这一方面促成了内部的优胜劣汰,年龄大野心不足的不会继位;非太子但有武略权威的亦能主权。这也是为什么皇太极和多尔衮主权后,都极有进取心,实乃地位不稳,急切希望功勋来稳固自己的权威。如此这般,后金内部实乃朝气蓬勃,三代明主,文韬武略,当世一流!这是当世所有人,都不得不折服之处。
二、1628—1638:困局,崇祯勤勉,何以自救?
1628年,崇祯元年,在这个18岁的成年人面前的,是暮气沉沉的大明政权。他嫉恶如仇,坚强果断,极其勤勉辛劳。时隔两百年,大明终于迎来了如此进取的掌权人。但时局对他而言,依然是如履薄冰,他必须极其小心,才能维持这一危如累卵的大厦。时代给与他的期望,也远超过他此般年龄常人所承载。但,谁让他是皇帝呢。
1628年,后金在边境干戈又起,崇祯重新启用被革职的袁崇焕,袁崇焕在上任前,和崇祯自诩五年平辽,他将倚重平辽三大将:祖大寿、赵率教、何可纲。如若不成,将杀三人并自裁以谢皇恩。此般豪雄之言,实令人钦佩!随后,他私自斩杀了毛文龙,崇祯表面称许,内心已然嫉恨。
1、皇太极惊天战略
这时候的辽东局势,对明极为有利。皇太极知晓袁崇焕胆略,不敢亲犯。而他,几乎有些走投无路的境地,被明遏制在大凌河以外,和明贸易不畅,生计收到影响,更别提王业。然而皇太极实乃当世一流之雄才。以不屈不挠的意志,扫灭了大明关外的军力。而这一次,他必须得斗过袁崇焕!在和蒙古沟通协商后,他决定冒险绕过宁远山海关,毁边墙,于喜峰口入边。这一战略举措极富艺术和冒险,后金大将极力反抗,皇太极赤面默坐,意极不怿,乃怃然道一句:我意已决!
所谓雄才谋略多自断,袁崇焕如此,皇太极亦如此!
皇太极这一次迂道袭击京城,袁崇焕立刻入京回援。后金在军事战场上没有占太大便宜,多次战斗被袁崇焕、祖大寿击败。但是在政治上,皇太极用离间,让袁崇焕入狱。这时候的崇祯,一方面对袁崇焕的独断性格多有怀恨,加上朝廷内部重蹈党争之覆辙,温体仁等人希望借袁崇焕之死来排除异己。崇祯遂下令袁崇焕凌迟处死。一代英雄袁崇焕,迎来了最为悲壮的死法。生之壮烈,死亦壮烈!
入关转战七个月知乎,人困马乏的皇太极终于退兵。这一次战略袭击,双方互有胜负。但在人才考量上,后金赢得极其漂亮。军事领袖袁崇焕被诛,两大悍将赵率教、满桂战死。
2、义军兴起复灭
1629年,对于刚刚执掌大权的崇祯来说,是极其关键的一年。后金入边,他听信谗言自毁长城。在治国策略上,他同样屡屡失策。不仅重启了党争,还开始重用宦官监军,他的内心充满了对大臣的不信任。明臣固然贪腐庸弱,但崇祯的多疑、严苛、激进、寡恩,便是直接让自己走向了大臣的对立面。此外,年仅19岁的他,对于治国之道,尚无经验。臣子进言驿站多贪腐,精简可省钱财,崇祯大喜,便下令以极其刚猛直接的新式裁剪了举国驿站。如此一般,众多驿站马夫,无事可做,转而加入起义军。其中就有结束明朝的李自成!
1631年,孙承宗复出,经略辽东。大凌河一战,皇太极围困祖大寿,祖大寿杀何日纲以降。至此,当年的袁崇焕和平辽三大将,只剩下祖大寿一人。祖大寿投降后,随即复叛,逃回明军。孙承宗因此败去职。
1635年,起义达到一个高潮,各部在荥阳举行大会,明廷任命卢象升掌管东南五省总理,洪承畴为西北五省总督,合剿起义军。两年后的1637年,在洪承畴、孙传庭的合力围剿下,李自成军队几近覆灭。而张献忠、罗汝才也被招降,起义军进入低谷。崇祯一朝最佳的转机出现了!此时清军求和,崇祯不许。清军遂第四次迂道袭京。曾经缔造天雄军的卢象升,因被太监高起潜掣肘,兵力不足,围困战死。崇祯又痛失一大将。至此,崇祯错过了最好时局下的转机。
崇祯一朝困局,只剩残破,再无破解!
时局评说
1628到1638年间,是崇祯初次掌权的10年,也是至关重要的10年。明之力量从1629年皇太极迂道进京,1631年大凌河战败,1635年起义高潮,逐次递减;战略上陷入两边作战的极大困局。好在此时国有良将,清军亦不能破关,义军渐渐被剿灭镇压。
崇祯虽然勤勉可嘉,但屡犯差错,如上文提及:猜忌多疑,诛杀袁崇焕;治国激进,裁减驿站,助长义军;重用宦官,牵制卢象升,名将战死;纵容温体仁,党争复起,内斗不止。
然而,崇祯在两线作战方面的策略失误,危害远甚如上。在历史的节点,大明已日薄西山,其局势能力,姑且能和义军、大清三足鼎立,但如果硬要两手剿灭,极容易陷入双边作战的残局。崇祯在1637年,有极佳且唯一的契机。这年皇太极来信,如若不和谈,来年必有兵事。崇祯一朝,人多迂腐,失守忠义,不谈大局。和谈遂失败。崇祯在这时,对陷入低谷的义军没有斩草除根。反而调动洪承畴的兵马防卫京城。清军的牵制,给了起义军休整积蓄的时机。崇祯对寇剿不尽,对清守不住,在最佳的时机,两头皆失。
反观皇太极,处处可见雄才大略之处。迂道袭京,实乃令人拍手称赞的大战略。此举并非武断,实乃考量时势后,一次略带冒险的战略袭击。对于他而言,如非此般,辽东将在袁崇焕守卫下大大遏制后金之发展。况且明廷已除魏忠贤,稍有中兴之象,他绝不想把辽东大势主动权交给袁崇焕,所以才决议主动出击。这一冒险的战略,成功了便是勇略,失败了即是寡谋,在这一决断上,我们也只能事后诸葛亮式对皇太极交口称赞。揣度一二,大抵是因为,崇祯上任不久,政权不稳。后金与明多年交手,知其内部调度失灵;孤军深入,纵然危险,但亦大有可图。然而诸多将领,对袁崇焕心有敬畏,努尔哈赤尚且身亡,孤军深入,想必危险极大,所以对此多加阻挠。皇太极此时地位尚未稳定,冒险不听阻挠带兵深入,背后是他极大的意志力和掌控力。如非雄主,极容易发生叛斗、内讧。所以,对常人而言,迂道袭京未必是良策,但对皇太极而言,是矣!
对于起义军而言,明末的混乱,为他们的发展提供了时代的助推力。所谓乱世出英雄啊!这段岁月,再次印证了这句话。李自成、张献忠、罗汝才,在这群人中崭露头角,并最终随着时势到达顶峰。他们,和辽东的后金一样,都是时代弄潮儿,共享夺取天下的机遇。
三、1639—1644:残局,两雄逐鹿,谁主沉浮
1639年,张献忠在谷城反叛,战术上以走致敌,明军毫无办法。次年,河南大荒,李自成重整义旗,民心归附。辽东方面,皇太极苦于多次迂道袭击,有山海关阻隔,进退不便,非长远之计。乃下决心围剿关外重镇宁远。错过了最佳转机的崇祯,在1640年深陷双边作战不能自拔。1642年,松锦战败,洪承畴、祖大寿投降,关外明军彻底覆灭!而李自成,亦在河南五破明军。并与次年在襄阳建立政权,提出三年不征的政治口号。百姓欢呼,纷纷归属。这时候的崇祯,良将殆尽,兵马无几。此时的崇祯只有要得力战将,尚且能收拢人心,整顿兵马,扭转残局。但世之名将毕竟有限,熊廷弼、孙承宗、袁崇焕、卢象升、洪承畴,此五人一等一的人才,或死,或降,或贬,或冤。崇祯皆不能善用。在诸多将星陨落之后,崇祯唯有最后的希望,曾剿灭李自成的孙传庭。
和所有末路之人一般,这时候的崇祯,决策已不理智了。他孤注一掷督促孙传庭前去剿灭李自成。孙传庭兵力不足,手下多是新兵,被大顺击败身亡。李自成定都西安,建立大顺政权。随后以风卷残云之势,进逼北京。崇祯彻底绝望了。但他依然有两次逃离残局的机遇。一是在李自成攻克太原前后,明廷尚有时间筹备南迁,此时群臣只知推诿忠义,谁也不愿背负提倡南迁的骂名,崇祯内心其实是想南迁的。怎奈群臣不许,甚至有朝臣提出让太子南迁,崇祯死守的馊主意。南迁本是合理之举。却在一群满口忠义,随后降顺,降清的群臣口中,化成泡影!
崇祯最后一次生还的机会,在1644年的3月18日,李自成已抵达北京城下,打算和崇祯将和,希望自己在西北封国封王。崇祯问朝臣,朝臣畏责,默不答复。崇祯只好作罢。次日清晨,兵部尚书张缙彦主动打开正阳门,李自成进京,崇祯自缢,大明覆灭。
李自成在京城有大约十万大军,本打算驰援崇祯的吴三桂决定投降大顺。吴三桂的投降对于大顺军来说,有决定性意义,其四万宁远守军,乃是明朝最后精锐,倒向大顺,对辽东的大清来说,是至大噩耗。但当进京路上的吴三桂误听自己父亲家属被杀害时,血气攻心,回头赶往山海关,袭击那里的高第守军,据关而战。吴三桂随后向满清投降,这一决定性的倒戈,在军事力量上,李自成已毫无胜算。大顺军逃离北京,随后撤回了陕北。李自成在北京的所有,转手被多尔衮全盘接纳了。
从此,中华历史,开启了清朝的洪业。
时局评说
这个时期的时局变化,极其动荡。李自成自1640年重举义旗,只花了四年时间,就夺取了北京政权。但往往得之快,失之快。农民起义军借助天道洪荒,得以势如破竹;借助三年不征,得以百姓归附,这些是短期迅速发展的政治猛药,却不是政权长期稳固的良药。如此警示,在上升成功之时,往往被忽视,待到时局跌落,一切都将无法挽回。
在军事上,同样高处不胜寒,对入京后的李自成而言,百姓依附,明将归顺。这时候的他,看似力量最强,但却也继承了明朝灭亡的两大弊病。一是成为了众矢之的,有极大的双边作战风险,哪怕山海关战役不发生,也极有可能遭遇大清和南明的南北夹击。二是大顺由攻转守,兵力众多却极其分散。大顺的主力兵马分布在陕北襄荆等地。在京城只有十万人马,根本无法抵挡多尔衮。对于进攻者,毕其功于一役,重点突破总是容易的,明朝虽然人力众多,但在局部战场,却只能调动有限兵马,这也是为什么义军以走致敌,而明朝屡剿不止。大顺政权未能完成破坏者到守卫者的转变,所以被多尔衮摘取了胜利果实。
夺取天下,从来都是一件难度极大的事业,他需要组织政权在不同时期完成策略的转变。李自成善于打天下,却不能守江山;如果清朝也是如此,那么历史将是双雄对峙,直到发生力量变化;但清政权此时已经吸纳接受了大量的中原文化和人才,远不再是蒙昧蛮横的异域民族。皇太极招降洪承畴,甘愿放下尊荣,呵护备至。多尔衮进京,能做到秩序井然,各方妥当;一切发展,堪称完美。一个是难逃局限的农民起义,一个是渐臻完美的异族入侵。天道,已渐渐做了选择。
后记
研究明末农民起义之时,对李自成的九宫山败亡感到深深惋惜。对此亦产生了巨大疑问,清朝是如何从偏远民族积聚力量,最终雄踞天下。虽然内心对大顺与极大偏好,但我亦需理性看待背后成败。
在领袖方面,清开国帝王实乃雄才!从努尔哈赤到皇太极,到多尔衮,个个雄才大略,文治武功,当世一流!这一点,李自成稍逊一筹。关于领袖的特性,我在简书另一篇文章《雄主论》中有深入分析。
在政权谋略方面,我在研究大顺政权兴亡的时候,提出了农民起义经略图,提出了五大要素和两大关系,详见简书《大顺政权兴亡录》。李自成进京后,处在时代的巅峰,只要处理得当,天下将全归李氏。众多史书评说,都是极其简略地说道:李自成进京后,忽略了清军的存在。这句话让我极其难受,我不相信堂堂闯王会傻到不知道清军的危险。对与大顺后续溃败,往往也死抓战斗力弱不放,把问题简化成,李自成忽视了危险,所以失败;大顺因为战斗力弱,所以覆灭。这类思考都是极其肤浅的。所以在提出起义经略图理论后,我发现依然有高于单个政权之上的时局分析。在时局分析上,李自成放了巨大错误。大顺、明朝不是没有重视清军,而是没有合理判断和利用力量的转变;大顺和明朝也不是没有胜利的希望,只是必须在合适的时局点,谋划恰当的行动。而这一切,都极富谋略,非雄才不能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