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灵的一生

图灵,被后人称之为计算机之父,人工智能之父。出生于1912年,死于1954年,享年42岁。
年幼时代
图灵的家族成员里有三位当选过英国皇家学会的会员。图灵很小的时候就表现出与众不同的天分,在他三四岁的时候自己学会了阅读,读的第一本书叫做《每个儿童都该知道的自然气奇观》。他特别喜欢数字和智力游戏,并为之着迷。图灵自幼充满好奇与想象,母亲回忆说:“他把一个玩具木偶的胳膊、腿掰下来材栽到花园里,期待能生长出更多的玩具木偶,那年他3岁。”
6岁正式读书后,校长和老师注意到这个特殊的小孩。8岁时,他写了一篇“科学”短文,题目叫做“说说显微镜”。
上中学时,他在科学方面的才能就已经显示出来了,这种才能仅仅限于非文科的学科上,他的导师也希望这位聪明的孩子也能够在历史和文学上有所成就,但是都没有太大的建树。少年的图灵感兴趣的是数学等学科,在加拿大他开始了他的职业数学生涯,在大学期间这位学生似乎对前人现成的理论并不感兴趣,什么东西都要自己来一遍。大学毕业后,他前往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也正是在那里,他制造出了以后称之为图灵机的东西。
科研时期

1931年进入英国剑桥大学国王学院,由于成绩优异而获得数学奖学金。在剑桥,他的数学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1935年,她的第一篇数学论文“左右周期性的等价”发表于《伦敦数学会杂志》上。同一年,他还写出“论高斯误差函数”一文,这一论文使由有一名大学生直接当选为国王学院的研究员,并于次年荣获英国著名的史密斯(smith)数学奖,成为国王学院声名显赫的毕业生之一。
图灵毕业后留校执教,不到一年功夫,他就发表了几篇很有分量的数学论文。1935年,刚刚毕业,年仅23岁的图灵就被剑桥大学国王学院甄选为研究员,成为剑桥大学有史以来最年轻的研究员。为此,剑桥大学特地宣布放假半天以示庆贺。罗素教授也异常器重图灵,安排图灵讲学授课。同年,图灵又因他在“概率论”上的成就,荣获”史密斯奖“。
1936年,他来到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攻读数学博士学位,他的研究涉及逻辑学、代数和数论等领域。
二战爆发后回到剑桥,后曾协助军方破解德国著名的密码系统Enigma,帮助盟军取得了二战的胜利。
1954年6月7日,阿兰.麦席森.图灵因食用浸染过氯化物的苹果死亡。图灵的母亲不相信自己的儿子会自我了结,坚称他只是误食做化学时沾染了氯化物的苹果,因为她的”艾伦“从小就有咬指甲的习惯。不过,人们更多的还是相信验尸官裁定的死因—自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