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说八道些什么

图片发自简书App

在我看来,写作的意义分两种,一是用来赚钱,二是宣泄情绪。

只有极少数的优秀人才能做到前者,大多数人其实和我一样,写作不过是在码字,用一个又一个文字堆砌出一个他人眼中的自己,或好或坏,在文章发出去的那一刻已和自己无关。

即便知道如此,在写作最初,我还是在文章中刻意保持着起码的三观端正,把观点说的圆呼其圆,尽量让别人挑不出毛病,我曾为此洋洋得意过,而此刻我感到羞耻,羞耻自己并没有因为笔下那些堂而皇之的道理而使生活好过哪怕任何一点,我依旧自卑,焦虑乃至无所适从,最要命的是,我努力展现出的样子连我自己都不熟悉。

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并没有因为自己所谓的三观正而获得快乐,相反,我更加矛盾,内心纠结。

为此,我选择了简书,选择了那些和我一样处在深渊里的人,在人群中,我发现了很多不幸患者,有抑郁症的单身母亲,有坚持写作的倔强青年,有投鼠忌器的不良少女,然而,更多的还是我这种碌碌无为的旁观者,冷眼他人的喜怒哀乐。

我一直在寻找着快乐,却总于快乐擦肩而过。

我开始了沉默,不想说话,不愿说话,变得消沉,我害怕自己推心置腹后,被人嘲笑为矫情做作,我害怕自己丧失了相信他人的能力。

有想过坚持,把文字当做解药,让写作拯救自己,于是开始了深夜不眠,开始了键盘上的情绪发泄,写着自己喜欢的,厌恶的一切,现实中有太多束缚令我无从舒展,而在文字里,我可以大胆地放肆,宣泄着一切,没人知道我是谁,或者人人只知道我是江寒,我似乎又发现了一些快乐。

我喜欢文字吗?

未必,但有些话,只有通过文字的形式传递开来,才能显示出应有的分量。

不想用恶意去揣测周遭的一切,倒不是因为天真,而是觉得自己可以改变一点点他人,起码可以成为一个自己喜欢的自己。

即便世界糟糕透顶,也要试着满怀希望,这是我安慰了很多人的话,却总也安慰不了自己,我告诉自己,那些读过的书,看过的文字,不应该让自己变得敏感易碎,而应该强大自己,保护自己和自己的世界观。

算是孤独吗?

算吧,但孤独是见不得明面的,一旦说出就大打折扣,甚至还会从他人那里获得一句矫情字眼。

不算吧,只是一个人看电影,一个人吃火锅,一个走在城市的街道上而已,有些孤独是可以通过调大耳机音量来抚平的,那是孤单。

而有些孤独只是内心深处的躁动罢了,把孤独当做外衣,用来包裹丑陋的内心。

人都是虚荣,一面害怕被孤立,一面又渴望与众不同,于是抛出了孤独的字眼,停留在自以为是的文艺中不可自拔,仿佛他人都是庸俗不堪的,仿佛所有的真理都应该押韵才对,仿佛看了几本书就有了暗自神伤的资格。

这不是文艺,是怯弱。

真正的文艺应是强大人的心脏,而不是放大人的脆弱。

真正的文艺应使人在现实生活中披荆斩棘,而不是躲在自己的世界里自怨自怜。

然而,文艺不重要,他人的评价不重要,社会赋予的身份不重要,是否真的自我才重要,又或是能否实现自己所理解的优秀才重要。

我知道自己优秀,但不会轻易说出,小孩子才热衷解释,成年人只盼望理解。

我甚至太过优秀,在说喜欢的青春里,想着谈爱情,在谈爱情的时光里,迫不及待的考虑现实,结果现实面前,又渴望当初喜欢式的爱情,我总是这样,过分优秀,快人一步,也总是这样,孤苦伶仃,无人陪伴。

优秀是一门孤独的艺术。

可又不觉得自己懂得多少,因为还没有学会闭嘴。

选择文字和文艺没有半毛钱关系,只是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一片独属于自己的一方天地,

而已。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真实 乔菲,女主角,平民孩子,家中困难,美丽,外语系大三学生,所谓“真实”,是因为她不是像每个小说那样,是一个灰姑...
    DandyPaddy阅读 34,127评论 43 72
  • 韩寒的电影《后会无期》中有一句台词,“从小到大我听过很多大道理,可依然过不好我的生活”。什么叫“好的生活”,...
    青草乌托邦阅读 1,248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