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上村树写了一本书叫《当我谈跑步时 我谈些什么》,这本书似乎开启了人们对跑步的一些认知,而在读书团体里面推荐 德国作家乔治·希恩的《跑步圣经》似乎一夜之间,让跑步成了解决问题的方案之一。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跑步,也越来越多的人从“孤胆英雄”式的征途(独自跑步)转向了“中国式跑步”
跑鞋、音乐和跑步APP 成了市场的新热点,有机构甚至预测中国的跑步市场规模将超过300亿元。
2013左右,智能穿戴设备兴起,当时一个只有记步功能的手环,也能买到599,市面上充斥着各类产品。笔者就在这个时候接触了咕咚的手环,具体的型号已经不记得,此后不断接到手环相关的产品。也始终没有找到用户真正买单的原因。于2014年7月22小米发布小米手环,此后基本上手环类的产品就销声匿迹了。而咕咚也在这个阶段做了转型。
再次和咕咚合作是在 2016 年的深圳咕咚运动会上,这次合作让我对运动社区的影响力产生了更多的质疑。从咕咚运动会的观察来看,整体参与度不高,咕咚对传播的业务相当不熟悉,现场参与的运动爱好者,也是用42座客车拉过来的。而今天再看咕咚的数据,让笔者有恍若隔世的感觉。当然我不认为咕咚的数据有作假。只是认为平台对用户的影响力不够。
如何衡量一个平台的价值,在笔者看来分三个部分 第一个当然是用户体量 第二个是用户质量 第三个是平台对用户的影响力。咕咚的用户体量够了,而在用户质量上,咕咚的用户年龄层在31-40岁达到48.30%,同样这个年龄段的消费能力都相当不错,最少是有消费基础的。不过在第三点上 平台对用户的影响力上可能并不足。看到这里,也许悦跑圈 XX跑步的同学要开心了,以为这是一篇黑咕咚的稿件,但其实运动社区都差不多,尤其是跑步社区,对用户的影响力度都不足。(一起黑)
这也是为什么运动社区 最终会发展出社交熟悉的原因,对跑步社区,跑步APP没什么粘性,是目前所有跑步APP的问题。用户并没有把时间花在APP的探索上,而是花在了APP的记录上,工具大家都用的很高兴,在不跑步的时候又有多少用户能打开跑步APP使用呢,显然比例是很少的。
讲实话咕咚在用户的发展上做的是相当不错的,APP已经出现了臃肿的趋势了,附加了 骑行 ,冰上运动等等运动模式,为什么要做这些功能,一方面是用户有确实的需求,另一方面也是用户发展到瓶颈之后的多样化探索。中国的面积如此广大,到了冬天相信咕咚申波也发现了 北方跑步的数据掉的很厉害,如果让这一部分用户沉默下去,也许每年的推广努力都白费了,这也是为什么咕咚会做冰雪项目了,当然未来冬奥会带来的商机也是可以期待的。
对于运动记录APP用户的发展 ,笔者认为会持续发展,目前远没有到顶的情况,但是就像我们每个月总会觉得自己应该要运动一样,下个APP,然后运动2天,就再也不打开了,这样的事情会不断出现推高app的注册量,但活跃会一直是个达摩克斯之剑。
而互联网的变现模式 ,无非游戏 电商 广告,游戏与运动平台健康积极的印象不符,估计很难做,到是把运动游戏化到是可行的思路。 电商 和广告也是目前运动社区最现实的模式。
咕咚已经开始做跑鞋 运动服装了,还有就是线下的赛事IP运营,这2步走的相当漂亮,毫无疑问小白们会喜欢咕咚准备的入门款跑鞋。线下的价值也将慢慢回归。线上的广告 咕咚在分众传媒入股之后,路也更好走。咕咚的老板们都是硬件出身,一开始咕咚也是以手环切入运动市场。硬件化 肯定会是咕咚的未来方向,还有就是国际化和多元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