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孩子有听觉障碍,妈妈应该怎么做才会让孩子觉得自己和别人没什么不一样

[1]深思者虑远,登高者望远,轻履者行远。

轻履者行远:轻装上阵会走得更远,越想做到的事,越重要的事,越不把它视为身上沉重的担子,欲速则不达,享受其中,与你共勉!

[2]生活中平凡的观察——一位孩子有听觉障碍的妈妈的教育方式

中午吃饭时旁边坐着一对母子。妈妈怕孩子不喜欢吃,所以和小男孩一起吃一份,中途小男孩拿着一次性筷子戳破了装米线的锡箔纸,汤直接漏到了桌子上(小男孩不知道戳破了它,汤就会全漏到桌子上,真是太可爱),他妈妈并没有责骂他,只是语气稍微有点严厉地说:“xx,你是不是不知道这样会洒出来,你自己做的事自己要负责后果,自己要打扫干净”,小男孩带着助听器,说话很不利索,很积极又有点手足无措地回答了嗯,之后老板拿来抹布擦桌子的时候,他妈妈让小男孩亲自擦干净了,即便老板说要自己来打扫,以免弄到小男孩身上。

好巧不巧,这时有一个大概二十多岁的男孩子,他拿着残疾证本来到我面前,另一只手上拿着一张硬纸板,上面写着他是聋哑人,需要每人捐20元,随后直接拿出了支付宝和微信的收款二维码,收款二维码很方便,就在残疾证本的背后贴着。第一反应是四肢健全却选择伸手要钱,有点反感,而不是同情,而他拿出如此方便的二维码的瞬间,我甚至有些称不上愤怒的愤怒,不论他是真的聋哑还是真的健全,很显然他把无需费力得到的钱视为了理所当然。

最后,我拒绝了给那20元,选择相信自己的直觉。他挺能磨的,比着给10元的手势,这加重了我的反感。最后他拍了一下我的手臂,然后走掉了,可能在想怎么会有这么缺乏同情心的人吧!

中途很懵逼的时候问了小男孩妈妈这是什么情况,小男孩妈妈没有多说,等那位大男孩走了以后,小男孩妈妈说:“残疾证本不长那样,上学也不用给钱,每个月还有一百多的补助,我们家孩子就有,更何况手脚健全,不论是不是残疾,都可以养活自己。”然后还巴拉了一些类似这样在大街上伸手要钱的团伙,说的时候还向四周张望,十分谨慎。

小男孩妈妈的教育方式真的十分值得学习,她对自己的孩子就跟正常的孩子没两样,小男孩在旁边的时候也开心得很。

唯一让我有些内疚的是,在我遇到向我要钱的残疾人时,我选择了求助小男孩的妈妈,这会不会让小男孩妈妈觉得我在“另眼相看”她家的孩子,以及在一开始小男孩妈妈坐下教小男孩说话时,我投去的“好奇或惊异”的眼神是否会让小男孩不自在。

自修。共勉。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