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干部 树立正确政绩观方能“行稳致远”

        2月8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省长春市听取吉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强调,要树立正确用人导向和工作导向,引导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践行正确政绩观,增强本领、担当作为、争创佳绩。正确政绩观是为政之德、从政之道、施政之要,不仅事关党员干部个人成长,更关乎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广大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把稳坚定信仰之舵,划好为民服务之桨,扬起真抓实干之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奋力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精彩答卷。

        把稳“坚定信仰”之舵,坚“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其坚”的绝对忠诚。心有所信,方能行远。回望百年历史长河,从“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李大钊,到“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夏明翰,再到 “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的方志敏......共产主义信仰者用热血和生命不断砥砺坚强党性,在党爱党、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谱写了一曲曲“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壮丽史诗。理想信念是立党兴党之基,也是党员干部的安身立命之本。广大党员干部要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终身课题,从党的历史经验和伟大成就中不断汲取精神力量,在常修常炼、常悟常进中逐渐精进、实现升华,真正做到信一辈子、守一辈子、行一辈子。

        划好“为民服务”之桨,坚“金杯银杯不如百姓口碑”的不懈追求。守望青山,不负青山。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从“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党一以贯之的为民情怀熠熠生辉。阔步新时代,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牢记使命,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既要心怀“国之大者”,更要心系“民生冷暖”,牢牢把握好“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根本问题,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坚决避免纸面政绩“假把式”,多做为民造福“好把式”,真正让人民群众看到变化、享到实惠、感到幸福。

        扬起“真抓实干”之帆,坚“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务实作风。干事创业,就是要踏实做事而不是投机作秀。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真抓实干、善作善成。“造福一方”而不是“造势一时”。从谷文昌带领东山人民艰苦奋斗十余年把荒岛变成绿洲,到李宏塔在安徽省民政系统工作期间足迹遍布全省每一个乡镇,一代代共产党人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迎难而上的实干姿态,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中国奇迹”。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广大党员干部要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既要做看得见、摸得着的“显绩”,也要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潜绩”。坚决摒弃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努力把小事办精、把大事办好、把难事办妥,创造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