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一种价值观让你安身立命

在网络如此发达的今天,我空间里仿佛从来不缺少这样一种语言——牢骚。

比如这样的牢骚帖:本科生犯难,本科文凭越来越不值钱。

清华大学毕业生工作多年人买不起学区房,很多初中学历的人都能当上老板,这些牢骚都宣扬了一个共同观点:读书无用。

看到这里我心里其实是悲哀。

在当今社会,各大企业招聘都有过硬的学历要求;从2006年开始,国家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并且如今正在推行12年义务教育;父母也从小教育我们要多读书,考上好大学,从这些方面来看,一个让全社会都倡导的事情真的无用吗?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那时候高中生可谓是顶尖的人才,大学生更是凤毛麟角。

可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经济落后,很多地区甚至没有学校,大部分人只上过小学。

据统计,全国的文盲率达到了60%。所以,本科当然值钱,可如今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义务教育的普及,大学扩招等因素,越来越多的人能够得到良好的教育,并且国家建设也需要更多更优秀的人才,所以看上去现在大学生遍地都是。

有一句玩笑话:“在中关村扔一块石头下去砸到十个人五个本科生,三个硕士生,两个博士生。”这也迎合了现在大学生遍地都是的心态。


但从宏观角度上看:这说明了我国教育事业的进步,社会水平的提高。这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成功,我们应该高兴。

“清华大学毕业生买不起学区房”仿佛是对“学历不值钱但学区房值钱”的一种调侃。按照北上广深现在的房价,的确压得很多在一线城市奋斗的年轻人喘不过气来。

高房价的可怕在于,当自己以为可以凭借着自己的聪明、创造力、上进心,可以在大城市安居乐业时,可房价却一涨再涨,让人望而生畏。

在快节奏生活的今天,社会对人的要求除了要有过硬的专业技能,还要时刻对时代保持敏感的睿智,强大的心理素质和不安现状的魄力。

所以,清华大学毕业生买不起学区房实在太正常了,换个角度想,或许是这个社会需要我们年轻人去流动的生活呢?

“初中学历的人当上老板”。首先我们应该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学历并不是一个人的终点,未来有无限可能,你要敢于创造。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任何时候都不能放下学习的脚步,初中学历的人并不意味着它之后的时光里,没有学习,他的人生将止步于此。

所以怀揣高学历的人不要看不起别人因为你可能在给一个学历不如你的人打工,高学历的人也不要因为给低学历的人打工而灰心丧气,因为别人的人生你没有体验过,不能只凭单一标准去评判。


大众更不能只凭几个个例来粗暴地认定读书无用。

说说我自己的经历,我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父亲母亲都是农民。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的爷爷奶奶是大生产中的一员,他们知道精耕细作才能获得丰收,而袁隆平团队发明的杂交水稻一下就提高了粮食产量。

上世纪80年代,国家实行改革开放,我的父母就是千万“跑广东”人马中的一员,在亲眼见证广东飞速发展后,他们明白会外语的重要性。

所以在我的长辈们的耳提面命下,在社会激烈竞争中,我更明白了,读书的重要性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改变命运。

作为新一代,年轻或许就是我们的本钱,我们有充足的精力去汲取丰富的知识,我们还有很多机会去成为国家的栋梁。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