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听到过不中听的话吗?

生活中你有没有听到过那些不中听的话?比如说:

“你怎么这个都不会?”


“你的成绩怎么能差成这样?”


“你真的干啥啥不行!”


“工作这么久了你怎么还拿这么点工资?”


“你真的太让人失望了”


那么听到这些话我们会有哪些选择呢?

1.认为自己犯了错

2.指责对方

3.了解我们的感受和需要

4.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

在我们选择这些方式的时候又会做出哪些回应呢?

❶如果你选择第一种,那么当有人对你说:“我从未没见过象你这么自私的人!”


这时,我们可能会自责:“哦,我没有考虑别人的感受,真是太自私了。”


❷如果你选择第二种,那么你可能驳斥对方:“你没有权利这么说,你才自私!”


❸如果你选择第三种,那么你可能会说:“对于你说的我很伤心,因为我希望得到你的认可。”


❹如果你选择第四种,那么你可能就会想“他伤心可能是因为他需要体贴和支持。”


那么选择这些方式的结果会是什么呢?

①会导致我们内疚、惭愧,甚至厌恶自己。

②在争吵时,我们会感到恼怒。即气到自己,也会让彼此的关系僵化。

③我们可能会有些伤心,因为我们看重信任和接纳。

④更理解他人,同时可能会做出更积极的回应。

通过了解我们的需要、愿望、期待以及想法,我们不再指责他人,而承认我们的感受源于自身。

但是很多人在表达的时候往往忽视了感受与自身的关系


⑴“你这个月的报表没有准时交给我,这让我很生气。”这样的表达只是提及了相关的事。


⑵“你没能来参加我的生日,我很伤心。”这样的表达只是提及了他人的行为。


⑶“我很生气,老板不让我请假。”这种表达其实是在指责他人。


那么我们可以用什么方式来表达呢?

我们可以通过“我(感到)……因为我……”这种表达方式来认识感受与自身的关系。例如:


⑴“你这个月的报表没有准时交给我,这让我很生气。因为我十分注重员工的时间观念。”

⑵“你没能来参加我的生日,我很伤心。因为我想让你陪我一起分享我的喜悦。”

⑶“老板不让我请假,我很生气,因为我想回家去看看妈妈。”

我们在表达的时候,往往把愿望说得越清楚,他人也就越可能作出积极的回应。


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有些家长可能会说:“你成绩不好,爸妈伤心透了!”


这句话的言下之意就是,你的快乐和不快乐都是孩子的行为造成的。


看到自己的父母痛苦,孩子可能会做出迎合父母的行为,但这种行为只是为了避免内疚,而不是孩子真心出自对学习的热爱。


你可以选择这样说:“你的成绩,我们看了很伤心,因为我们希望你努力学习,将来可以有更多选择去做自己喜欢的事。”


这就是非暴力沟通,它强调感受的根源在于我们自身。我们的需要和期待,以及对他人言行的看法,导致了我们的感受。


学会沟通和表达,有时候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冲突和矛盾。

图片来自网络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彩票谜案 第四章 悬不能决(七) 就在乔磊一脸着急的催促吴丽娟赶快说出事情原委的时候,正在彩票店里“卧底”的马林也...
    孤独终老阅读 209评论 0 0
  • 生活感悟 我是九零年生人,已经过了生日,三十一周岁了,虚岁三十二。有时候想想,好快啊,离我大学毕业都快十年...
    白茫茫1990阅读 246评论 0 2
  • 【打卡天数】:第1234天 【学习心得】 天理即良知,存天理之心,无须外求于事。 良知之学,在于各去胜心。克除胜心...
    陌上花7807阅读 159评论 0 0
  • 早上起来,奶奶和我表达说,要不给祎祎请假吧,昨天晚上咳嗽到3点半,没睡好也。 听完奶奶的表达,我没有回应,但内心升...
    PET小学生阅读 319评论 1 1
  • 16宿命:用概率思维提高你的胜算 以前的我是风险厌恶者,不喜欢去冒险,但是人生放弃了冒险,也就放弃了无数的可能。 ...
    yichen大刀阅读 6,120评论 0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