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完成了上博的第一次年终考核:开题设想汇报。预料中的,也正是我自己还没搞清楚的部分,存在很多问题。题目、创新点、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研究内容、研究方法、技术路线,都有待明确。
匆匆忙忙的一学期,上英语课、政治课、专业特色课,软件培训、出野外,觉得任务很多,要学的东西也很多,文献都没看多少。可是,今天的逐个汇报,更让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自己和一些比较超前的学生的差距。
虽然上之前,曾设想过很多的困难,数值模拟、编程、室内试验、现场试验、 数学的、力学的问题等等,可一次失败的野外数据采集,大量的数据处理,让我才意识到,原来困难比我想象的还多。
本来科研的、计算机操作之类的底子就薄,再加上这5、6年的荒废,一下子感觉每一个环节对我来说都是硬骨头,压力好大,我该怎么计划一点一点的来啃这些硬骨头?
在写初步的进度计划安排时,三年的时间是按完全脱产计划的,就这样,我都觉得很难按期完成。
实际的情况却是,明年后,还要兼顾单位的部分工作,更要兼顾我的孩子,我的家庭,难度好大,感觉真是分身乏术。
心里开始发慌, 开始极度的焦虑...
可我又时时刻刻地在 提醒自己:淡定、放松、微笑!问题总会解决!只是略显笨拙的年龄偏大的我,需要的时间比别人多。否则,一味的着急、焦虑、除了让自己崩溃,不会有任何结果。
上博,可能对十之八九的人都是一种煎熬,一种精神上的、时间上的、意志上的、能力上的煎熬。
曾无数次的想逃避这种 煎熬,可还是得经历这种煎熬,而且必须经历。坚持,除了坚持,还是要坚持!咬着牙,硬着头皮,因为只能坚持!
每个阶段的任务,真正能完成的时间总比预期的时间要多出好多。是我真的很笨吗?还是让我从事科研工作就是勉为其难?还是我的科研底子实在差的太多?好像都是原因。
可我已经尽力了,尽了最大力了。自始至终,我从没把科研想的简单,也知道科研的成果是长年累月的心血换来的,不是能一蹴而就的任务。也许,是我太着急了,可叫我如何能不急?家里孩子没人照看,老公在工作和孩子之间感觉已是疲于奔命。
我如何能不急?每天白天紧紧张张,茫茫碌碌,晚上坐在电脑前,感觉眼睛都花了似的,可该休息时,我却数日的接连失眠。是该调整,调整心态,调整方式,可如何调整才是问题 。
有时在无奈的生活面前,能做的只有把握当下,只有坚持不懈!否则,该如何面对?开弓没有回头箭,已经做了决定,付出那么多,我只能咬着牙坚持走下去。
所有的问题都要一一解决,所有的难题都要靠自己去解决,已经没有任何人可以帮的上我,所有的人都很忙,我曾经的靠山,我的爱人也只能在精神和生活层面上支持我,毕竟我没接触过,他更没有接触过。
老师也只是给我提供一个研究的平台,至于怎么做只是给出指导意见,数值计算还是要靠自己去算,谁也帮不了你,我现在明白了博士所谓独立研究课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是硕士阶段同日而语的。
我的困惑只能靠自己却解决。
无戒21天日更挑战营第十七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