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是孔夫子心目中理想的人格标准,它是指有修养,有品德高尚的人。君子这个词在《论语》中出现了一百多次,提到君子与小人的对比也不下十句。要成为君子有很多层次的要求:
第一,内心坦荡,不忧不惧
《论语·述尔》中“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内心坦坦荡荡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当今社会,我们面临的选择和诱惑太多了,我们无法左右外在的世界,但我们可以选择让自己的内心富足和平安,不为外在的事物所忧虑,不为世间的虚妄的利欲所吸引。有了自己的目标和方向,才能做出自己正确的选择。
第二,立足当下,不卑不亢
《论语·子路》中“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君子光明磊落、心胸宽广,绝不骄傲。
人难得的是找准自己的位置,更难得的是有自知之明,不被诱惑所左右。
每个人都有适合的行业,擅长的工作,只有找到正确的用武之地,才能更好的发光发亮。我们能做的是,既不自卑,也不自负,真实做自己,活出最好的人生状态。好好把握现在,扎扎实实地走好第一一步,不辜负时光也不懊悔过去。内心安宁,学会等待,一切都将是最好的安排。
第三,每日自省,不愁不怨
《论语·里仁》中“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见到有德行的人就向他看齐,见到没有德行的人就反省自身的缺点。
做人常自省,不苛责外在世界。一个人内心对自己要求严格一点,也才会包容和谅解别人的过错,设身处地地站在别人的立场上想问题。因此内心不抱怨老天为什么对我不公平,也不埋怨和指责他人,先向内看看自己做得好不好。
论语中关于君子的描述,提醒我们要做一个正人君子,但是正常生活中,正人君子的标准太过完美,能做到80%的君子就已经很好了。生活恰恰提供了我们成为君子而修炼的场域。
婚姻中如何处理两性关系是一直我学习的课题。结婚十几年,每当面对老公的暴脾气就会很恼火,对他的讽刺和挖苦还是会感到愤怒。而且更糟糕的是,当两个人在”你一言我一语“的对战中,家里的气氛就会变得异常,这时如果碰巧孩子犯了错就会受到无辜地牵连,成了家里的替罪羊。坏情绪是会传染的,这是心理学的“踢猫效应”。
其实论语中君子的行为告诉我们不要怕别人不知道我们,即使在别人误解时还依然要保持内心的坦荡,不用一直想着“我没错,错的是别人”。非要争个你死我活,那么家庭中有多少个小事和小矛盾会上升为大矛盾和大危机。
其实两性关系中哪有什么公平和对错?无非是我让你一尺,你让我一寸。但是当他说一些我不爱听的话时,为什么我做不到心情平静呢?为什么我做不到不反驳,只做好自己的就行了呢?一个原因是我没有富足的心态,把他人的评价看得很重。
所以人生是一场修行,有问题是好的,因为时间会给我们答案,也会让我们在学习和生活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