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早,家里领导说:《波西米亚狂想曲》上映了,咱们去看吧。我说“行”。领导又说:“看IMAX,最后二十分钟,必须IMAX。” 我说“好。”于是,白天忙忙碌碌地做了一天无用功、尽享水逆末期最后的反反复复之后,晚上19点30分,终于跟家里领导准时在影院坐下。
大银幕上,《somebody to love》的音乐已经响起,奥斯卡新科影帝拉米.马雷克扮演的Freddie Mercury穿着白色的紧身背心,带着金色金属臂箍,步履轻盈,踏上了1985年7月13日伦敦温布利大球场的LIVE AID(拯救生命)演唱会的舞台。7万人体育场,人山人海,座无虚席。
然而,Queen并没有立即开唱,银幕上画风一变,画面被切换到15年前,Freddie籍籍无名的机场搬运工时代。整部影片以Queen在LiveAid1985这场载入人类史册的摇滚音乐会上压轴出场开镜,倒述主唱Freddie Mercury和Queen乐队从初创到巅峰的坎坷历程,又以Queen乐队在音乐会上,25分钟引爆全场,引领全场7万人同声合唱《We Are The Champions》达到事业巅峰结束。
这部影片最终斩获奥斯卡最佳男主角、最佳音效、最佳音效剪辑、最佳剪辑四项大奖,提名最佳影片。作为一名表面温柔、内心狂野、深藏摇滚情结的文艺老年,这部《波西米亚狂想曲》极大地满足了萧遥同学少年时代、青年时代关于流浪和不羁的全部梦想,重温了Queen乐队的22首作品,尤其是著名的《Bohemian Rhapsody》、《We Are the Champions》、《Killer Queen》、《We Will Rock You》、《Somebody to Love》等脍炙人口的经典名作,是萧遥近年来最佳观影体验之一,五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