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称:简书
产品类型:写作软件、阅读社区
这是百度百科对简书的描述,为一个内容导向的UGC应用。按描述和看到的来讲,目的应是是通过文字分享交流构建社交。
信息架构
总图
主任务流
发表文章的步骤
从最直观的信息架构看起,简书首页采用的是传统的是自然架构与层级架构相结合的方式,无限加载的列表流很好的适应了用户“闲逛,漫无目的”的场景,图文结合的列表加大了单纯文章的吸引力,但是:
1.注意力从标题到图片再回到标题,视觉流并不流畅(看下面那张图)
2.长时间浏览单一列表,易产生阅读疲劳,且对于列表来讲,没有图片的部 分,在布局上看并不整齐。
3.评论与喜欢放在标题下的作用应是:1.判断文章热度 2.让用户有参与感 3.感到社区的活力。这里评论与喜欢表现出来的感觉相近,而评论比喜欢更能反映出其他人对文章的参与度,且作为一个鼓励交流的社区来讲,评论应比喜欢功能层级更高。所以完全可以只留评论在这里。
4. 列表也不是按时间线排序的,时间无规律的变化也会让用户产生迷茫感,所以这里把时间去掉更好些。
交互细节
评论
文章阅读页的回复,如果用左边这种需要点一下进去评论的表达方式,对于用户的直观问题是,是否评论,但如果用图二的方式显示,直观就是,评论些什么。显然,直接把输入框摆在那里的效果更好些。
首页瀑布流列表中时间的表示
1.日期与时间本身字体很小,颜色与背景色对比度也低,可以看出是出于弱化信息层级的角度考虑,但日期与时间之间间距过小导致看起来像是一串数字符。
2.无规律的时间线,很容易让用户产生迷茫感。
3.一个鼓励通过内容交流的社区,文章应是最主要的,而文章与新闻的区别在于文章的价值在于其内容,而新闻则多了个时效性,新鲜的才最好。对于文章来讲时间并没有那么重要。
综上,首页瀑布流标题上的时间是可以去掉的。
发布后的反馈
关于反馈的问题,无论是发布了文章后,还是保存为私密文章,都没有足够的提示,缺乏操作反馈的情况下,用户怎么知道是否操作成功了呢?还是失败了?
用户应该能够清楚了解系统的状态 ---- Norman
文章私密性设置
当发布不想让人看到的东西时,下意识的反应是寻找不公开发布的设置,再点保存,或者是直接保存,是不会是下意识去点关闭的。
一致性
三个点点,两处长一样,咋用法还不一样捏~
点进去前是通用设置,进去后咋成设置了呢。。。。说好的通用设置呢~~~~看下面的小字。。。
系统在其结构和指令设计上应保持一致的风格,从而尽量减少用户因记错或者记不起如何操作而引发的问题 ---- Norman
专题分类
当用户点到专题页面时,有可能是随机浏览,也有可能是有目的根据兴趣内容分类筛选。用户对于文章的认知是单篇文章组成的集合体,而专题则是有目的的,按逻辑划分的一些集合体。对于有一定心理预期,但不确定具体目标的用户,在分散随机的文章页面是不易得到满足的,这个时候就会转到专题页面,按心理预期分类查找。例:用户进入阅读软件,可能的一种使用方式是,用户心里已经有一个明确的思路,找某类文章看看,所以用户进入专题页面,选择某类专题,然后进行浏览。
表现层
移动应用的主要特点有使用场景复杂,用户注意力差,时间碎片化,屏幕尺寸小,胖胖的手指和不大的屏幕,这些都导致了对移动端应用极高的要求。
而首页导双导航的灰底色和深灰色的字并没有形成足够的对比度。从认知角度来讲,越小的字辨识度越低,对比度越差辨识度越低,这里作为主要场景下重点功能的导航显然表现是不够的。导航的视觉层级明显低于下面的列表流和中央硕大的写作按钮,更不用提闪烁的BANNER了。
当然,如果设计者的角度是目前简书内容并不完善,不鼓励按类搜索,那就当最后三段没说╮(╯_╰)╭。
交互初学者的一点小看法,大家有不同意见欢迎多多交流O(∩_∩)O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