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花开别样红 民族团结情意浓 ——选区变化中的民族情结

2022年4月21日至22日,中国共产党广西壮族自治区代表会议在南宁召开,会议选举产生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出席党的二十大代表。在广西参选的党中央提名的代表候选人习近平同志,以全票当选党的二十大代表。从上海到贵州再到广西,选区的变化中,体现的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少数民族人民的深厚情感,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关心关切,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踔厉笃行,彰显了习近平民族观。

从上海到贵州,是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不能落下”的庄严承诺。地处中国西南腹地的贵州,一直被贴着“贫穷落后”的标签,“走不完的大山,看不完的辛酸”就是形容当时贵州最贴切的词语。2017年,贵州正处于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和国家领导人,带头到欠发达地区、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少数民族聚居地的省份参选,充分体现了总书记对老少边穷地区的关怀,是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生动注解。如今,贵州已千年梦圆铸奇迹,顺利步入小康社会,彻底撕掉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标签,减贫人数、易地扶贫搬迁人数均为全国之最,正在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书写了减贫奇迹的精彩篇章。

从贵州到广西,是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一个民族也不能落下”的新征程。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考察时指出“现在全中国56个民族都脱贫了,兑现了我们的庄严承诺。但我们还不能停步,接下来要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迈进,一个民族也不能少,加油、努力,再长征!”广西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自治区,也是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二十大,习近平总书记的选区从贵州到广西,体现了党中央对少数民族地区共同富裕的坚定决心,体现了对少数民族人民的深厚情感,体现了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美好愿景。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各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一粒一粒的石榴籽紧紧拥抱在一起,恰如56个民族紧紧拥抱在一起,共同组成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56个民族共同的梦,归根到底要靠56个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只有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同心协力,奋楫笃行,才能全面建设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是中华民族的生命所在、力量所在、希望所在,各族人民要心手相牵、团结奋进,共创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共享民族复兴的伟大荣光。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