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作为一个文科生,但好像我天生与历史无缘,那些历史故事、历史人物,总是走不进我的心里。就如“秦”这个朝代,似乎唯一的印象就是“中国第一个大一统王朝”。除此之外的记忆,相比较书,更多的来自于各种电视剧,比如《寻秦记》这类。
意外地被《大秦帝国(精华版)》这本书吸引,还是因为它大气的外表和厚实的装帧,让喜欢读书的我爱不释手。所以,拿到它的第一个目的并不是为了读,而是为了收藏,但为了满足好奇心,还是忍不住翻开了。
孙皓晖的这本《大秦帝国》与其他版本的有很多不同,其中最大的不同,就是书名所提出的“精华”二字。之所以被称为是“精华版”,我认为主要有两点原因:
第一,诚如作者所说的那样,这本书并非记载了大秦帝国的全部兴衰变迁,而是进行了删选。比如,删除了包括山东六国的独立故事,删去了阴阳、天象这些不具备传承的元素,也删掉了与历史无关的民俗起居、婚姻礼仪等,这样做是为了将整个目光聚焦于“秦”创建的历史。
第二,是整本书是经过了作者的重新梳理和阐述。作者孙皓晖,作为一个中国文明史领域重要的理论家,以及著名的历史小说家,他以更简单易懂的方式,让即使是非历史专业,没有做过历史研究的人,也可以轻松阅读,收获到自己想要的信息,读到一个又一个酣畅淋漓的历史故事。
书中每部分的内容,都独立成为章节,我们就不必一定要从头到尾读,而是可以从自己感兴趣的任何一页开始阅读,这大大降低了阅读难度,提升了阅读体验,让我们可以更轻松的了解大秦帝国的历史。
在这种愉快的阅读氛围中,我快速翻完了《大秦帝国》这本书。 虽然,这本书的结尾并不是大秦帝国的灭亡,而是嬴政死去,这个一代帝王黯然退出了历史舞台,可即使是这样,我也总想着,如果他没有做出错误的决定,如果他不执意北上,不派蒙毅回咸阳;如果他最终托付的人不是赵高,而是李斯;如果……那样,结果会不会有所不同呢?
我们都知道世上没有后悔药,也没有那么多如果,可我们也不知道,嬴政对自己临死的这个决策是否有过后悔,但他临终的一系列决定,确确实实决定了秦的命运,或者说让秦注定走向了灭亡。
说实话,读完全书以后,能记住的并不多,但书中人物、故事给我带来的震撼,却久久不能平静,因为我们所读的不仅是一个故事,还有作者的思考,让我们更清楚地看待历史和人物。此外,心里难免充斥着割舍不掉的遗憾和惋惜。让我想起了那句“眼看他高楼起,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除了这些,在书中,还能看到很多熟悉的典故。比如荆轲刺秦王、晏子使楚、围魏救赵、合纵连横、田忌赛马……如果说之前看这些,只是单纯的看到了这个故事本身。那么,在《大秦帝国》中,我们可以更清楚的了解到,故事前后发生了什么,这些故事的主人公们这么做,到底是为了什么,从而更清楚的明白事情的来龙去脉。
同时,你还会发现,对于整本书来说,这些故事只是历史一个很小的时间点,这些人也只是属于大秦帝国这个时代,这个时间长河里的小人物,或者说是一个过客。
所以,当我们透过人物、故事,去看时代,去了解历史时,就会感受到自己的渺小,也会更清楚一个国家,一种文明诞生、发展和延续,需要的从来不是“1”,而是数以万计的“0”,是数以万计人努力、拼搏的结果。
这让我想起,在《大秦帝国(精华版》的开篇,作者孙皓晖将大秦帝国与罗马帝国相比。同样都曾是泱泱大国,为什么消失后,一个的文明,随着时代更迭发展,而另一个的文明,却遗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作为后来人,我们没有资格去判断哪种文明更好,我们只知道哪一个是时代的最终选择,因为历史已经给出了答案。
因此,如果你对历史感兴趣,如果你想了解大秦帝国的形成、发展,又或者你对大秦帝国这个时代中的某段历史、某个人物,有着执念,想要探寻,那不妨翻开《大秦帝国(精华版)》这本书,去了解它,去触摸它,去感受那个时代所带来的震撼与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