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有这样的烦恼,明明非常专注的学习,一复一日的不停学习,成绩还是没有办法提高;你是不是为了抓紧时间学习,不间断的拼命的学习知识;你是不是为了努力学习,一坐下就是一上午,不给自己任何休息的理由;不断的学习并没有错,但为什么你这么努力还是没有好的效果呢?想知道答案,那就让我带你继续往下看。
首先,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我们的大脑,很早以前神经学家就已经对大脑中两种思维网络模式间的互相切换取得了研究上的长足进步,即注意力高度集中的状态和更加放松的休息状态。我们把它分别叫做专注模式和发散模式,这两种模式对我们的学习都有非常的重要,缺一不可,为什么这么说呢?专注模式利用理性、连贯、分解的途径直接解决问题的一种模式。专注模式与大脑前额叶皮层集中注意力的能力相关。你把注意力集中到某样东西上,然后砰的一声,专注模式就开启了。而发散模式通常出现在我们在一个问题上挣扎了许久而不得思路,当你放松注意力,任由思维漫步时。所以,在我们学习的时候,要将这两种模式想结合,那问题来了,我们该如何培养这两种模式,怎么让它在我们的学习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呢?
在学习之前,计划你将要解决这道题或完成这个任务的最多时间,在做这件事情的期间,不要被其他事情打扰。在这段时间内,你的思维处于高度集中的过程,所以你的思想就会在根深蒂固的思维模式中乱窜,急于快速抓住一个解决方案,能更大程度的利用,但是,有的时候,我们在专注模式下并不能马上把这道数学题解决,因为我们的思维是定式的,我们只能通过自己脑袋里已有的知识去解决问题,经常被自己的直觉所误导,这也就是我们为什么在做数学题时,怎么也想不到解题方法。
在专注学习一段时间后,给大脑一个放松。亨利·庞加莱是19世纪的一位数学家。他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当时他为了攻克一个棘手的数学难题,花费数周,绞尽脑汁,却依然一无所获。于是他给自己放了个假。某天在法国南部乘公交车时,答案竟不期而至地闪现在了他的脑海里。虽然在度假,但他大脑中的一部分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虽然在回到巴黎后才开始整理细节,但他知道自己找到了正解。我们大多数人学习的时候经常不给自己的大脑一个放松的空间,认为只要我不断的思考,总会想出解决的方法,其实不然,想象从手电筒里打出来的光。专注模式下的光束更紧密,穿透力更强,径直打在一小块区域上。而如果你拨到发散模式,光柱会分散开,照亮的范围更广,但各处的光强都会降低。在你学习一段时间后适当的放松休息,何尝不是打开我们发散模式的一种更准确的选择呢,有的人可能会说了,放松就能有发散模式了吗?其实我们大脑,不是总是某一种模式,两种模式是相互存在我们的脑袋中的,放松的时候思维没有那么紧张,就更能有不同的思想和灵感出现。
解释了这两种模式后,你就应该知道充分将两种模式结合,不断在这两种模式中切换,才能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让我们用一只鸟来举例,一方面,它需要集中注意力才能从地面上啄取谷粒,获得食物;与此同时,它也必须警惕视野中是否有老鹰之类的天敌出现。处理这两种截然不同的任务,最好的方法是什么呢?当然是把它们区分对待。它可以让一个大脑半球集中注意力啄取食物,另一个则集中注意力在巡视周围环境的危险上。当两个大脑半球倾向于分别完成各自不同类型的任务时,生存下去的机会就更大了。如果你观察鸟类,就会发现,它们先啄一下,然后停下来四处张望——看上去就像是不停地在专注模式和发散模式之间切换。
说了以上这么多,希望这些方法对你的学习和工作有帮助,学习和工作效率能得到提高,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