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什么时候开始,只要我们打定心思,所作所为是“为你好”,就可以不顾别人的感受了?
你给的是苦口良药,你是全世界唯一真心关心病人的人,就可以不顾病人的感受,将良药强行灌给病人吗?
病人不想吃你的药,可能是她知道自己对这个药过敏有副作用,可能是她还有别的病,吃你这幅药可能会有影响。并不是因为她不信任你,或者总是听信他人,同样的错误一犯再犯。
所以别强行让别人接受你的观点了好吗?更别因为你觉得你是对的,就伤害别人的感受,甚至为了达到目标口不择言。
其实你根本不需要“那个理由”,了解别人为什么不吃你开的药。如果别人没吃你的药,你就相信她一定有她的理由甚至苦衷。这是尊重。这个理由她也许有天会给你,也许永远不说出口,说不说出来不重要,只要她过得好,给不给你一个理由不重要。这是爱。
这是个成年人的故事。但也许对于孩子也不是那么不适合。当我们有冲动去施加某种“控制”,想想你的坚持是真理吗?还是主观的价值判断。想想那个受体,不论年龄大小,与你关系有多亲近,他始终是独立的生命。除了教他对错好坏(这可能是父母天然的倾向吧),他有他的感受,也需要你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