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中的“四联”通常指的是律诗的结构,律诗是一种格律严谨的古典诗歌形式,常见的有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一首完整的律诗通常包含四联,每联两句,总共八句。
1,首联(第一联)
通常用于点题、开篇或引出主题,奠定全诗的基调。例如描绘场景、时间、地点,或直接表达情感。
2,颔联(第二联)
承接首联,进一步展开描述或抒发情感。颔联通常要求对仗工整(词性、结构、平仄相对),是律诗中的重要部分。
3,颈联(第三联)
在结构上起转折或深化作用,继续推进诗意的发展。同样需要严格对仗,与颔联形成呼应或对比。
4,尾联(第四联)
总结全诗,表达作者的情思、感慨或寄托,常以抒情、议论收尾,给读者留下余韵。
示例(以杜甫的七言律诗《登高》为例):
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描绘秋日江边的景象,营造萧瑟氛围。
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对仗工整,扩展视野,深化悲秋之感。
颈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转向个人身世之悲,与自然景象形成对比。
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抒发年老困顿的无奈,收束全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