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西游记》的感悟

《西游记》可以说是一部妇孺皆知的作品,人们虽不至于说对它的故事情节烂熟于心但也可以说是略知一二。而我最开始知道《西游记》这部作品是通过观看86版的电视连续剧《西游记》而得知的,那时候年纪还小并不知道什么是四大名著,只知道那是一部很好看的电视连续剧,而它几乎在每年的寒暑假都会播,可以说它几乎陪伴我们走过了整个快乐的童年时光,每每看到它都会忆起童年的快乐时光。那时候的我们总是很天真,幻想着有一天能够变成孙悟空,羡慕它的七十二变、它的神通广大。

《西游记》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其作者是明代小说家吴承恩,字汝忠,号射阳居士,淮安山阳人。《西游记》是由吴承恩在民间流传的唐僧取经故事和相关话本、杂剧的基础上编撰而成的,它是神怪小说的经典代表之作。该书主要讲述了孙悟空、猪八戒、沙悟净保护唐僧到西天求取真经的故事。它以去西天取经为故事的主线,从石猴诞生写起,然后到孙悟空去找菩提祖师学艺、大闹天空、被压五指山等小故事之后,最后,孙悟空在观世音菩萨的点化之下答应保护唐僧去西天取经。他们师徒二人在取经的路途中,唐僧又相继收服了猪八戒、沙和尚二人,师徒四人在去往西天取经的路途中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之后最终取得了真经,修成了正果,实现了他们的目标。世人都说性格决定命运,而我则不这样认为。在《西游记》这部经典作品的人物塑造中也向我们充分地证明了性格就并非会决定命运,而决定命运的关键就取决于你是否具有战胜困难、坚定信念的决心。他们师徒四人就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

孙悟空自称美猴王、齐天大圣。他有一双火眼金睛,能识破世间的一切妖魔鬼怪。他还拥有七十二变的本领,可以随意变成他想变成的样子来混淆妖怪的视线,从而打败他们。他本是一个桀骜不驯、叛逆、不愿受到拘束的人,却因紧箍咒而被唐僧束缚。他在取经路上虽然有时候因与唐僧有争执而回到花果山,但是最后他都能不计前嫌、一如既往地保护唐僧,不抛弃、不放弃,最终助唐僧取得了真经。

猪八戒的鲜明特征便是“贪”。他虽贪吃、贪睡、贪财还贪恋美色,但都是贪而不淫。除此之外,他不失为一个善良勇敢、知错能改、憨厚老实的人物形象。在取经路上,每当遇到困难的时候,他虽然都会嚷嚷着“分行李回高老庄”,但是他每一次都没有付诸行动,由此可见,他并不是真的想放弃取经,只是随便说说发泄发泄罢了。

沙和尚在大多数人的眼中或许是痴痴傻傻的形象,但是我并不这样认为,我觉得他其实是一个任劳任怨、不计较得失、肩挑重担、默默付出的人。他是师兄弟三人中最坚定信念的一个,他从没想过要放弃,始终坚定求取真经的目标。

唐僧或许在大多数人眼中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存在吧,其实并不然,他是在求取真经的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人物。虽然他是一个胆小怕事、懦弱无能、爱听信猪八戒的谗言、黑白不分的人,但是他却是一个虔诚的佛教教徒,他一心只想取得真经,从不被荣华富贵和美色诱惑,从来都没有因为荣华富贵和美色动摇过他求取真经的决心。除了美色和荣华富贵的诱惑之外,他在取经的道路上还会遇到重重困难,但是他都没有被困难打倒,始终有一颗坚定信念的决心,一心只为真经而去。正是因为唐僧具有坚定信念的决心,才会深深地影响了孙悟空、猪八戒、沙悟净三人。他们三人在唐僧的言传身教地影响之下得以修身养性,最终和唐僧取得真经,修成正果,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

虽然他们师徒四人的性格都不相同,但是他们最终都能够取得成功,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由此可见,性格并不是决定人生的重要因素,取决于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你是否有一颗坚定信念的心,你是否愿意为了你的理想信念而付出努力,不管遇到什么样的艰难险阻始终坚持,永不放弃。

                                                                  黄飞燕

                                                              1501134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常识 1、作者吴承恩,明代小说家。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淮安阳山(今江苏淮安人。 2、体裁:长篇神话小说 3、主要内...
    小杜之母阅读 1,538评论 0 2
  • 名著阅读《西游记》复习资料 主要知识点 1、《西游记》:一个奇幻的神话世界,体裁:长篇神话小说 2、作者:吴承恩,...
    波波说语文阅读 7,597评论 3 27
  • 第一 最爱看的是《西游记》 《西游记》是一部中国名著,我们从儿童时代就已经对《西游记》里面的人物啊,故事啊,非常的...
    冬日暖扬阅读 2,899评论 5 11
  • 忽然要拿笔写字。却发现,已久未动笔,笔已锈,久未动脑,脑已浊。回想此一年光景,收获不多,所做不少,却无一事可拿出...
    Asia刘阅读 118评论 0 0
  • 六岁入学堂,识文数数惶。 身单匆也过,百景再不香。 (面对教育,手足无措的,何止你一人?)
    文字虫阅读 162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