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COS开发环境重新配置
代理 安装 ClashX 设置为允许本机代理
终端需要代理:
export https_proxy=http://127.0.0.1:7890 http_proxy=http://127.0.0.1:7890 all_proxy=socks5://127.0.0.1:7890
首先通过app store 安装 Xcode 和 Xcode Command Line Tools
xcode-select –-install
安装Homebrew
/bin/bash -c "$(curl -fsSL https://raw.githubusercontent.com/Homebrew/install/HEAD/install.sh)"
安装过程可能由于网络问题失败,直接打开https://raw.githubusercontent.com/Homebrew/install/HEAD/install.sh
内容复制后,直接新建install.sh文件安装
vim install.sh
chmod +x install.sh
sh install.sh
Homebrew 安装成功后 可以通过 brew install 安装开发需要的软件
使用过程中总会遇到软件下载特别慢的问题,通过将默认源更改为国内的镜像地址,可以极大地提高下载速度
更换为清华源
更换brew.git
cd "$(brew --repo)"
git remote set-url origin https://mirrors.tuna.tsinghua.edu.cn/git/homebrew/brew.git
更换核心软件仓库(homebrew-core.git)
cd "$(brew --repo)/Library/Taps/homebrew/homebrew-core"
git remote set-url origin https://mirrors.tuna.tsinghua.edu.cn/git/homebrew/homebrew-core.git
更换Home Bottles源
长期更换:
echo 'export HOMEBREW_BOTTLE_DOMAIN=https://mirrors.tuna.tsinghua.edu.cn/homebrew-bottles' >> ~/.bash_profile
source ~/.bash_profile
临时更换:
export HOMEBREW_BOTTLE_DOMAIN=https://mirrors.tuna.tsinghua.edu.cn/homebrew-bottles
更换为中科大源
更换brew.git
cd "$(brew --repo)"
git remote set-url origin https://mirrors.ustc.edu.cn/brew.git
更换核心软件仓库(homebrew-core.git)
cd "$(brew --repo)/Library/Taps/homebrew/homebrew-core"
git remote set-url origin https://mirrors.ustc.edu.cn/homebrew-core.git
更换Home cask软件仓库
cd "$(brew --repo)"/Library/Taps/homebrew/homebrew-cask
git remote set-url origin https://mirrors.ustc.edu.cn/homebrew-cask.git
更换Home Bottles源
长期更换:
echo 'export HOMEBREW_BOTTLE_DOMAIN=https://mirrors.ustc.edu.cn/homebrew-bottles' >> ~/.bash_profile
source ~/.bash_profile
临时更换:
export HOMEBREW_BOTTLE_DOMAIN=https://mirrors.ustc.edu.cn/homebrew-bottles
重置默认源
重置brew.git
cd "$(brew --repo)"
git remote set-url origin https://github.com/Homebrew/brew.git
重置核心软件仓库
cd "$(brew --repo)/Library/Taps/homebrew/homebrew-core"
git remote set-url origin https://github.com/Homebrew/homebrew-core.git
重置Homebrew cask软件仓库
cd "$(brew --repo)"/Library/Taps/homebrew/homebrew-cask
git remote set-url origin https://github.com/Homebrew/homebrew-cask
重置Homebrew Bottles源
注释掉bash配置文件里的有关Homebrew Bottles即可恢复官方源。 重启bash或让bash重读配置文件。
参考
清华Homebrew 镜像使用帮助
中科大Homebrew 源使用帮助
iTerm2 + Oh My Zsh + powerlevel9k
iTerm2
iTerm2 是一款Mac下的终端工具,相比较自带的 Terminal 丰富了好多日常功能。个人自己最常用的还是便捷的分屏功能,打开多个终端可以便捷的分成几块,一块挂 Servers ,一块儿跑脚本,一块空着等待调试等等。 具体的 Features 可以查看 iTerm2 官方的介绍页面: https://www.iterm2.com/features.html
安装 iTerm2 可以选择官网下载 dmg 安装,或者选择 brew 安装,这里我选择通过 brew 安装,方便日后版本维护。
brew cask install iTerm2
然后我个人还喜欢将 iTerm2 调整成为默认在屏幕下方弹出,宽度控制为 100% 屏幕宽度,这样可以跟 Sublime Text 、Atom 等编辑器配合使用。
具体配置在:
Preferences -> Profiles -> windows -> style -> 'Full-Width Bottom of Screen'
配置好之后,再打开 iTerm2 就可以看到已经是在屏幕下方弹出了。
Oh My Zsh
在Mac OS系统中,默认就已经提供了多种 Shell 供用户选择,其中 Zsh 就是一种功能强大的可定制的 Shell ,但是为自己日常的命令一个个配置有点儿费时费力,这就可以应用 Oh My Zsh 来直接使用一套提供好的命令包,例如 gp
等于 git push
、 gl
等于 git pull
等等,具体的可以在此查看 https://github.com/robbyrussell/oh-my-zsh/wiki/Plugins 。
安装也很简单:
sh -c "$(curl -fsSL https://raw.githubusercontent.com/robbyrussell/oh-my-zsh/master/tools/install.sh)"
[图片上传失败...(image-5d446a-1609159904544)]
使用代理或者建立脚本安装
安装好之后重启终端查看当前的Shell版本
echo $SHELL
如果当前的shell不是zsh,我们可以通过
chsh -s /bin/zsh
切换为 zsh,一样需要重启终端生效。
美化 zsh
安装好 zsh 之后,打开终端就会发现样式从之前的 xxx@user 的形式改成了一个 ~ ,样式有点儿简单,接下来我们来美化终端。
安装 powerlevel9k
powerlevel9k 是一个非常热门的 zsh 主题,其中提供很多更多的样式配置与功能等,我们选择直接安装该方案。
git clone https://github.com/bhilburn/powerlevel9k.git ~/.oh-my-zsh/custom/themes/powerlevel9k
打开 zshrc
vim ~/.zshrc
source ~/.zshrc
将 ZSH_THEME="robbyrussell"
改为 ZSH_THEME="powerlevel9k/powerlevel9k"
,保存退出。
重启终端之后就会看到终端样式变了,其中存在一些乱码,然后接下来我们来处置这些因为特殊字符导致的乱码。
安装 powerline 字体
git clone https://github.com/powerline/fonts.git
cd fonts
./install.sh
然后我们就可以在 iTerm2 的偏好中依次:
Preferences -> Profiles -> text -> font -> Change Font -> 选择 “Roboto Mono for Powerline”
保存,即可看到对应的样式了。
定制自己的终端样式
因为 powerlevel9k
中存在很多可以定制的项,比如我不喜欢一直在终端中显示 hostname 感觉很浪费空间,所以我们可以选择去除掉 hostname 的显示,在 ~/.zshrc
中加入一条:
POWERLEVEL9K_CONTEXT_TEMPLATE="%n"
其它相关定制内容,可以参照 powerlevel9k
官方文档 进行。
安装zsh-syntax-highlighting语法高亮插件
zsh-syntax-highlighting:语法高亮,命令正确执行时是绿色的,失败时是红色的
git clone https://github.com/zsh-users/zsh-syntax-highlighting.git ${ZSH_CUSTOM:-~/.oh-my-zsh/custom}/plugins/zsh-syntax-highlighting
安装zsh-autosuggestions语法历史记录插件
zsh-autosuggestions:输入命令时,会提供命令补全,路径补全等,按键盘 → 补全
git clone https://github.com/zsh-users/zsh-autosuggestions ${ZSH_CUSTOM:-~/.oh-my-zsh/custom}/plugins/zsh-autosuggestions
zsh-history-substring-search:
这个是记住执行过的命令的,使用上下键可以方便的再次执行指定的
git clone https://github.com/zsh-users/zsh-history-substring-search ${ZSH_CUSTOM:-~/.oh-my-zsh/custom}/plugins/zsh-history-substring-search
vim .zshrc
plugins=(git
z
zsh-syntax-highlighting
zsh-history-substring-search
zsh-autosuggestions
)
source .zshrc
这里我还加多了个z插件,这个插件是自带的,不用自己安装,只要加到plugins中去就可以,它的作用是可以快速的cd到指定的目录中去,比如第一次你使用cd .oh-my-zsh/custom/plugins/跳转到plugins目录下,下次你只要使用 z plugins 就可以直接跳转到该目录下了,还可模糊匹配,直接使用类似 z plu 就可以跳转到plugins目录下
配置 Git
正如你在 起步 中看到的,可以用 git config
配置 Git。 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设置你的名字和邮件地址:
$ git config --global user.name "John Doe"
$ git config --global user.email johndoe@example.com
现在,你会了解到许多更有趣的选项,并用类似的方式来定制 Git。
配置git经常使用的命令
vim ~/.gitconfig
[alias]
co = checkout
br = branch
ci = commit
st = status
lg = log --graph --pretty=format:'%Cred%h%Creset -%C(yellow)%d%Creset %C(bold blue)%s%Creset %Cgreen(%cr) <%an>%Creset' --abbrev-commit --date=relative
PicGo + Gitee(码云)实现markdown图床
markdown是一门易于上手能帮助作者专心写作的文档编辑语言,它的好处太多了,建议想自己动手做笔记写博客的朋友都可以学一学,10分钟上手(我昨天晚上还不会用,今天就开始用它写博客了。。足以证明它是真的很简单)
Tpyora是一款优雅的markdown编辑器,也推荐给大家,至于安装和配置,比安装word还简单,就不赘述了
1. 安装
- PicGo
- picgo-plugin-gitee-uploader插件
首先打开picgo官网,下载安装包
安装之后打开主界面
点击右边的gitee-uploader 1.1.2开始安装
这里注意一下,必须要先安装node.js才能安装插件,没装的自己装一下,然后重启就行。
这个地方有两个插件,我试了一遍,两个都能用
2. 建立gitee(码云)图床库
注册码云的方法很简单,网站引导都是中文,不多说了,我们直接建立自己的图床库。
点击右上角的+号,新建仓库
[图片上传失败...(image-123746-1609159904544)]
新建仓库的要点如下:
-
输入一个仓库名称
-
其次将仓库设为公开
-
勾选使用Readme文件初始化这个仓库
这个选项勾上,这样码云会自动给你的仓库建立master分支,这点很重要!!! 我因为这点折腾了很久,因为使用github做图床picgo好像会自动帮你生成master分支,而picgo里的gitee插件不会帮你自动生成分支。
[图片上传失败...(image-da3779-1609159904544)]
点击创建进入下一步
3. 配置PicGo
安装了gitee-uploader 1.1.2插件之后,我们开始配置插件
配置插件的要点如下:
[图片上传失败...(image-bb04e6-1609159904544)]
-
repo:用户名/仓库名称,比如我自己的仓库leonG7/blogImage,也可以直接复制仓库的url
[图片上传失败...(image-872c91-1609159904544)]
branch:分支,这里写上master
token:填入码云的私人令牌
path:路径,一般写上img
customPath:提交消息,这一项和下一项customURL都不用填。在提交到码云后,会显示提交消息,插件默认提交的是
Upload 图片名 by picGo - 时间
这个token怎么获取,下面登录进自己的码云
- 点击头像,进入设置
[图片上传失败...(image-c822bf-1609159904544)]
- 找到右边安全设置里面的私人令牌
[图片上传失败...(image-20ec92-1609159904544)]
-
点击
生成新令牌
,把projects这一项勾上,其他的不用勾,然后提交[图片上传失败...(image-ad2c10-1609159904544)]
这里需要验证一下密码,验证密码之后会出来一串数字,这一串数字就是你的token,将这串数字复制到刚才的配置里面去。
[图片上传失败...(image-6105b3-1609159904544)]
注意:这个令牌只会明文显示一次,建议在配置插件的时候再来生成令牌,直接复制进去,搞丢了又要重新生成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