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7日,高考全国Ⅰ卷、Ⅱ卷不约而同地把“演讲稿”作为写作的考查类型,震惊一片学生家长。虽说对作文难度增加早有心理准备,今年高考作文命题还是带了很多惊吓——格局更大、应用性更强、形式更加灵活、知识考查范围越来越广……这样的难度,语文教材根本承受不了。
也难怪有考生一出来就表示,准备好的素材全都没用上!
语文为王,得语文者得“天下”
从2017年开始改革,到2018年命题变化,再到2019年全国统一部编版语文教材,2020年全国将迎来新高考。国家考试指导委员会委员,北京师范大学原副校长顾明远教授针对这次高考改革曾明确指出,这次的新高考改革前后酝酿了整整4年时间,经过了10多轮讨论,最后再次通过国务院、中央常委会议讨论,才确定最终版本!
经过重重关卡讨论出来的教改条例,将“语文”放到了很高的位置:不仅占比越来越大,而且难度将大大提高。
为什么这样改?答案其实显而易见。
一个没有国学底蕴的民族,是没有根本的!
曾经的中国,雄师初醒,一切都在缓慢复苏之中,学英语、引技术成了国之重点。
而今,阿中盛世开放,我国日益繁华。国既已安,作为国之根本的中华文化,其教学载体——语文,自然成了教育界的大佬。
随着国家近几年的教育改革,一些新闻媒体知直呼:语文为王的时代,得语文者得天下!
其实,这绝不是耸人听闻,在这个的教育体系里,语文的占比是最大的。
语文成绩的好坏,将影响所有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决定性时刻,作为家长我们绝对不能掉以轻心。
耽于纸上谈兵,只能败走麦城
全国Ⅰ卷作文试题“热爱劳动,从我做起”、Ⅱ卷作文试题“青春接棒,强国有我”,明确规定考生必须采用演讲稿、书信、观后感及慰问信等特定实用性文体写作。一方面,是对“强化学生关键能力培养”这个高考改革的呼应,借考题向大众传达:综合运用语文能力解决实际问题,将语文生活化、实用化的重要性。
另一方面,它也是在考查学生的思维格局、引导孩子树立文化自信、培养家国情怀,呼应了“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出发,注重语文学科的价值导向”的政策导向。
因此,今后学生要想在作文上拿高分,如果只停留在单向思维阶段,沉于书本,纸上谈兵,素材旧、立意浅、境界浮于表面,基本上是写不出高分作文。因为文章的思想性,来源于日常生活的实践与思考,耽于单一的书本学习,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欲得高分,演讲之能不可不有
不得不说,不加强日常生活的实际操练,作文将成为孩子的梦魇。而操练的最佳方式,莫过于让孩子学一门语言技能,而提高语言水平的技能莫过于“演讲”, 最好的证明便是今年谁也没料到的“演讲稿”。
因为除了语言的表达,演讲还包括肢体语言、面部表情、语音语调的变化,它多方面、立体化地挖掘、培养学员的表现力,让学员最大程度地提高自己的语言表现水平,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演讲是世界第一讲”!
高考要求写演讲稿作文,高考语文的考察方向也正在从书面的写作能力一步步转向实际生活的语言表达。在高考这场大战中,想要拿下语文这块大蛋糕,除了传统的基础知识学习,还需要走出书本,面向生活。
新时代,练习演讲与口才,不再只是才艺与技能的训练,更是做好高考这场大战的不可或缺的实践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