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向的人最好的充电方法就是自己待着

内向是一种心理品质,是指心理能量来自于内心世界的人一群人。全世界约有40%的人是内向型人格。但大多数内向者都不会去表达自己的想法,因此造成了社会上对内向人格的误解。

我是一名内向者。其实,在生活中,无论是从外在还是平时的相处中,我隐藏的很好。我的朋友们都只是觉得我只是比较宅。

我从小就不擅长社交,年纪小的时候,我对此并不是很在意,因为我找到了最容易交到朋友的方法,那就是当看到有小朋友身边没有人的时候,主动去找她们说话,聊聊学习上的问题,聊聊兴趣爱好等,只要有共同的话题,就可以聊很久。那时候大家都是最天真烂漫的年纪,觉得只要聊过天,就成为好朋友了。因此,我的身边一直围绕着许多的朋友。现在回想起来,其实被朋友们围绕着的我,内心是骄傲的,按现在的我的想法,那就是莫名的虚荣心,因为自己有很多的朋友,有很多人喜欢,那对于小小年纪,又思想简单的我,骄傲是正常的。同时,现在的我回想起来也不禁觉得有点好笑,原来虚荣心这种东西,果然是不分年龄的啊,无论当时的我是否懂得,下意识还是反应了我内心的想法。

看到这里应该会觉得很奇怪,为什么都有那么多的朋友了,我还会说我是一个内向者?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内向和外向的区别不是在与外在表现,而是在于自身。外向者可以从社交中获得心理能量,也就是越社交,他们心理越健康。但内向者则会在社交中损耗心理能量,他们需要独处来恢复自己。

大家通常都会认为内向者都一样,但事实上,内向者有很多种分类。比较大的分类就有四种,包括社交型内向,思考型内向,焦虑型内向,和克制型内向。他们之间差别可大了。

我就属于社交型内向者。

社交型内向者可以表现的非常外向,他们可以在人群中游刃有余。但社交仍然会消耗他们的心理能量。在几次社交后,他们必须要休息。

每次在我主动找那些朋友聊天之前,我的内心是挣扎了很久的,我给自己做了许多准备活动,我思考着什么样的话题可以引起对方的兴趣,内心举例了许多。确定话题之后,最重要的就是该怎么行动,只有克服内心的退缩,迈出那一步,走到对方面前,才可以与对方交流。我的内心一直在自我鼓励,很庆幸,大多数时候我都克服了它,迈出了那一步,与她们成为朋友。为此,我很珍惜这些朋友,因为她们是我努力迈出那一步之后得到的成果。与此同时,不断的自我挣扎,自我鼓励,也消耗了我许多的心理能量,有时会感到疲倦,感到厌烦,那样我就需要放松我自己,给自己充充电。

内向的人最好的充电方法就是自己待着。

我会找个地方,自己安静的待着,或者听听音乐,放空自己的大脑,又哪怕什么都不干,也不会觉得无聊,放松一下自己,给自己充充电。

或许有人会说,既然觉得与人交往那么累的话,为什么不选择放弃呢。对于这一疑问,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对此做出了比较专业的回答,他提到社交需要,人都是有感情的动物,希望与别人交往,避免孤独,希望归属于一个团体以得到关心、爱护、友谊和忠诚。

对于我的性格,现在的我虽然觉得有些烦恼,但是我并不讨厌那样的自己。

在心理学上,内向外向并没有任何好坏之分,没必要为某种性格苦恼。接受自己,做最好的自己!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