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禅寺印象


二零一五年八月十三日晨记,与唐老师同游南禅寺,微雨。自北向南略游古建,今已到达南禅。

图片发自简书App

晨曦,踏着小雨赶往南禅古寺。

从一条无名沙路向前挺进便到了寺前。一条羊肠小道,沙路无泥;雨下松间漫步,清清爽爽新新。而这条连名字都未曾取得的小路尽头,那一片朦胧墨绿,便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大木作建筑-----南禅寺,亦是真正的阆苑仙境。

图片发自简书App

转眼已站在寺前。斑驳的老墙前几株老树,寺院枕着山石林木的翠微苍影,坠着蓊郁山谷的寂静无声。

一阵微风吹过,铜铃脆响,铜色轻波传入耳畔。铜铃,是我们佛教的象征,是我们皮肤的颜色。

院墙朱红,在这满目青墨的山林中,是一颗寇色玛瑙;是一点眉目朱砂;在这偌大如宇宙的天空下,像踮脚瞭望的舞女,像她高跟的舞鞋。

踏上砖石的台阶,这一道道痕清清浅浅,凸凸凹凹,是时光用笔刻下的。走在这台阶上,每登一级,便是跨过一个时代。

图片发自简书App

进朱漆的门,便是南禅寺的大殿所在了。

南禅寺坐北朝南,规模不大;寺院南北长60米,东西宽51米多。现分东、西两院,共有6座殿宇。是中国现今为止,已发现的最早的大木做建筑;距今1200多年。中间3座为唐代建筑,两边的配殿却也是明清时期的建筑。

图片发自简书App

殿内不大,精致小巧,仅仅是两进身的院落。但,只有我们为数不多的几个人,寂静烟波中最容易识得真像,寂静隔绝了身边的空气,我在这千年殿堂中感到了真实的平静。

身边的哪怕一缕轻尘都是千万年的积淀,而南禅寺一砖一瓦,一草一木的永恒都如是。苍颉的灵感不灭,美丽的汉字不老,南禅的砖石不换。这时雨打在我的脸上。天潮潮地湿湿的,雨下得清清冷冷,淋淋漓漓。淅淅沥沥的打在南禅鳞鳞千瓣的瓦片上,砸在挑起的飞檐上,砸进我的心里。

走进大殿躲避冷雨,丹青墨色,是一幅幅壁画,是一尊尊造像。旋塑如仙女的云鬓般盘居屋檐上。昏暗的殿内所见犹此,但却不仅如此。

图片发自简书App

抚上精致的斗拱的立柱,千年积淀一瞬心间。眼前浮现出唐代的鬼匠搭好一架架椽,脊上鸱吻,摆上造像后满意的汗水和笑容;浮现出梁思成和林徽因找到这最古大木作建筑时欣慰的笑容。

而千年百年的战乱中,它留存了下来,当落霞与孤鹭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时,他完工了,当剑门细雨,渭城轻尘消失时,他又存留下来了。而这,不仅仅是建筑的留存,更是华夏文明千百年的流传。在这寂静的山谷中,华夏文明千年不变。

在这千年的历史积淀中,雨打在了那里,我心真的为他痴了,醉了……

此扫盲图出自爱塔传奇唐大华老师

雨停了,我们便回途了,但那千年的华夏文明的厚重感却在我心里扎了根,发了芽。

前尘隔海,古屋不老,而南禅印象永不忘,华夏文明永不老。

The End.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把时间当作朋友。第三章 通过管理时间和时间作朋友讲到如何更好的和时间成为朋友,接下里我们一起来学习分享方法。 第一...
    美琳琳阅读 322评论 0 0
  • “只有巧合才是值得书写的,可一旦被写下,你便需要背负终生。” 第一次听到《烈日灼心》的片名,是他们在上海电影节上三...
    小悟空阅读 500评论 1 1
  • 第16天·21天OH卡美颜瘦身课 #玩卡不卡·每日一抽# 每一位都可以通过这张卡片觉察自己: 1、直觉他叫什么名字...
    止语格物阅读 258评论 0 0
  • 选择排序(Selection Sort)会在在未排序序列中找到最小(大)元素,存放到排序序列的起始位置,然后继续以...
    FlyElephant阅读 598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