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偏执的父亲,逃离社会、逃离人群、逃离校园、逃离商业,在森林中制造了属于一个家庭的世外桃源,也用纯粹的诗歌、艺术、法律和哲学以及无比生猛的野外生存技能培养了六个与社会完全脱轨的孩子。直到有一天,他们的母亲因不忍病痛折磨,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为和外界争夺对妻子、母亲遗体处置权的他们第一次走出了自己的乌托邦……——《神奇队长》
我们究竟要逃离什么
电影从开篇便讲述了一个有关“逃离”的故事。“逃离”,不知在西方社会多少人的内心和行动同时踊跃地践行着这一壮举,在我们的国家和我所生活的地方,“逃离”的话题无处不在,“逃离”的方法不尽其数。
每天清晨,上班路上的收音机中主持人义愤填膺的斥责高房价带给年轻人的巨大压力,以及无法逃离只得面对此种窘境的无奈和对政府屡次施压却不见成效的悲愤,每一次深入的探讨都得出不得不“逃离北上广”的结论,可最终却无法告诉人们,我们究竟能够逃往何处;中午,在单位食堂,人过中年的同事依然在为涨价5毛、1元的饭菜义愤填膺,逃离体制已经不再是只年轻人的口号,在机关生存了半辈子的“老同志”,终于看清形势利害,想要离开机关、离开体制已经只能是人过中年之后的一声叹息;下班回家的晚高峰,5公里的路程已经走了半个小时,远远看着一条通往外城的车流却丝毫没有移动的预兆,此时,我又幻想了一下逃离城市回归田园之后的晚年愿景,慢慢挪动着和身体同样疲惫的车轮。
从清晨到傍晚的每一个时刻,我都有逃离的冲动和理由,无法对现状产生足够的满意度一定是我最想逃离的理由。电影中的父亲起初是为了治愈患有精神疾病的母亲,才大胆地做出了这个决定,现代生活让他原本天然的个性无法得到满足,妻子的病痛也因此被他归结于社会生活的压抑。一次巨大的逃离,仿佛背后真的拥有了一个不得不走的理由。
逃离可以带来多久的安宁
不仅仅是父亲的逃离,电影中,一起做决定的还有孩子们的母亲。如果这个故事发生在中国,那么深受病痛折磨的母亲一定还会因为无法负担的高医药费而选择出走,但这是一部西方电影,母亲将她病痛的来源归咎于对社会的无所适从,这不是一种刻奇,是一个病入膏肓的人正在努力抓住一棵稻草。
可是稻草是否能够挽留一家人多久?
逃离的答案发生在母亲去世后,外公外婆希望按照传统教徒的方式在教堂内最后一次歌颂她一生的德行,庄严而完整的葬入墓地。而这也是她母亲最不能忍受的,在偷偷寄给父亲的遗嘱上她细数了对墓葬传统的不满之后,希望自己可以被火化之后冲进下水道流走。足够荒诞,但是也要被足够尊重。电影的后半段,我过瘾的观看着孩子们大喊出“拯救母亲!”的豪言壮语,却也忍受着孩子们在走出乌托邦后所面临的无尽尴尬。
这种尴尬似曾相识。我的挚友曾经大学毕业便供职于机关单位,每日茶水文件公务琐事,下班后偶尔在饭局上给领导挡挡酒、说些言不由衷的话,插科打诨的过着平淡的日子。三年后,身边朋友纷纷提拔,可他依然在自己的岗位上认认真真地“跑龙套”。有一天,他突发了逃离的念头。也许这个想法的出现并不够突然,长时间的不满和压抑每天都在积聚发酵,而“离开体制赚大钱”的论调又越唱越猛。我们曾经三五好友一起劈头盖脸的劝阻过,父母亲戚更是在他面前说尽了道理。最终还是没有束缚住这个已经放飞自我的心灵。
他离开了,逃离了体制也逃离了自我的枷锁。很快他成功入职了一家体制外的企业,看他依然每日茶水文件和琐事,下班之后更加密集的给领导挡酒,说了更多言不由衷的话,新生活的兴奋只维持了两个多月,又是在普通的一天,他再次萌发了逃离的念头。之后,我目睹了他跳了一家又一家公司,换了一个又一个工作,却无一例外的都已逃离为结束。
逃离永远只是暂时,而面对才是王道。
绝对的叛逆就是顺从
故事的转折开始于大儿子Bo同时收到哈佛、斯坦佛、麻省理工几所名校的offer,这是母亲临去世前偷偷帮他申请的。母亲唯恐父亲不允许孩子走进真正的“学校”,而在提前埋下了伏笔。Bo想出去看看这个世界本来的样子,这个孩子被父亲训练的健壮、理性、礼貌,只是他对社会无知的如一张白纸。也在这个时候,女儿Vespyr为了从外公外婆家带走弟弟Rellian从房顶摔伤。在外公的启示下,父亲终于开始思考自己的逃离是否真的是一个最好的选择。
孩子们成功地偷出了母亲的遗体,在海边他们穿着最鲜艳的衣服,唱着母亲生前最喜欢的歌,仿佛这不是一场葬礼而是一出喜剧的落幕,然后按照她生前的遗愿那样将她的骨灰在马桶中冲走,随着一阵水流和旋涡,直到最小的孩子欢快地喊出"Good bye mama!"。故事的最终,父亲放弃了森林的放逐生活,在他和妻子曾经居住的小屋中和孩子们开始了新的生活。他每天为孩子们做好早餐,再送他们上校车,Bo最终放弃了几所名牌大学而是选择了一个小众的国家去经历另一种人生。
这是一个温暖而俗套的结尾,可也是生活应有的本质,我们无法去面对那些困难的时候,其实更多是无法面对自己的懦弱。没有一劳永逸的逃离,过度的叛逆一定是顺从,在这个不是特别好的世界里,我愿意慢慢变强,不再逃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