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半尖叫

朦朦胧胧,从楼上窗户传来,尖叫声:“我就是犯贱,就是不写作业?你能把我怎么样?”

楼上的邻居,櫈子倒地,撕打着,父亲在咆哮:“养你有什么用?整天不学习,长大,能干什么?”

女孩撕心裂肺地哭喊着,“你打吧!打死我吧!我早就不想活了?”声音尖锐,在漆黑的夜里,显得格外粗犷。

睡眠彻底搅黄,翻看手机,零晨一点半。啊?这么晚?周未?父母还在和女孩较量……

打斗声此起彼伏,父亲在吼,“你能不能声音小点?难道让整栋楼都听见?”母亲似乎在阻拦,父女之间的一场战争。

女孩的声音有增无减,“你能把我怎么样?”时断时续的哭喊,划破了夜空,划破了父母的心。

楼上的女孩,十三岁,初一。微胖,圆脸,一双会说话的大眼睛,见人就笑,平常在电梯里遇到,阿姨长阿姨短地打招呼,给我留下非常懂事的印象。

父亲在厂里上班,母亲没有工作,女孩八岁时,家里又添了弟弟。弟弟很掏气,常常欺负女孩,揪着她的长辫子,摇来晃去,无论女孩怎样发怒,弟弟都不屑一顾。

什么原因,让如此懂事的女孩,夜半里哭嚎着,闹得不得安宁?

父亲的控诉还在进行?只是压底了声音,成年人的崩溃,在深夜,畅通无阻……

没有人了解,一位父亲,肩上的担子有多重?多少压力才使他和女孩决一雌雄?很显然,父亲无法掌控女孩,而女孩呢?竭力挣脱父亲的掌控。

谁懂青春期的女孩?心里想些什么?她为什么敢顶撞父亲?为什么不愿学习?她行为背后的动机是什么?

每个孩子和父母之间,都注定要有一场战争:

如果孩子赢了,是喜剧;

如果父母赢了,是悲剧。

面对一个千方百计想战胜父母的孩子,父母真正要做的不是对抗,也不是镇压。

而是让孩子打败自己。

当一个孩子不断地推他的父母,挑衅他的父母,不断地做这个测试的时候,其实,他就是想看看父母爱不爱自己。

楼上邻居,采取对抗方式,以家长的姿态命令女孩学习,显然很失败,愤怒,彻斯底里…

简·尼尔森说:“赢得十几岁孩子的最好方法,是以和善,坚定,尊重的态度,先和他们站在一边。让孩子在被理解的支撑中,得到自尊感和归属感。”

不是言语和行动上战胜孩子,父母要懂得示弱和共情。孩子的内心无比渴望,父母的关注,接纳,无条件的爱。

真希望楼上的邻居,闭上你的嘴,管理好自己失控的情绪,不动怒,不动粗,心平气和和女孩沟通,了解她,疏导她,接纳她,认可她。

真正的爱,不是压榨,不是剥削,更不是控制,而是尊重、接纳、鼓励、包容、信任。放手,让孩子去做他喜欢的事,让孩子成长为自己渴望的模样。

孩子是独立的个体,有独立的思想和灵魂。父母只是给孩子生命,给孩子创造好的生活环境。不做孩子的鞭策者,而做孩子的领路人。

唯愿女孩能懂父亲的良苦用心,正确认识自己,拥抱自己,热爱自己,超越自己!

唯愿家长,接纳孩子的平凡,无条件地爱孩子。孩子是父母的“复印件”,做一流的“原件”,孩子怎么会差呢?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睡得正香,被窗外的尖叫声吵醒,侧耳倾听,有孩子的哭闹声,女人的歇斯底里的尖叫声,间或还有男人的低吼声……这半夜三更...
    在水一方_y阅读 377评论 0 1
  • 2017年,夏,燥热。 折腾了三个礼拜,搬了两次家,终于是安定下来。 至于搬两次家的原因,原本第一处相中的租房,价...
    邵兴邦阅读 1,017评论 0 2
  • 从我记事起,在村街上时常会看到一位老婆婆,满头银发,脸色苍白,佝偻着腰,手柱拐杖,穿着一身黑衣服,一个人背着个框,...
    潇涛阅读 392评论 3 6
  • 我是黑夜里大雨纷飞的人啊 1 “又到一年六月,有人笑有人哭,有人欢乐有人忧愁,有人惊喜有人失落,有的觉得收获满满有...
    陌忘宇阅读 8,626评论 28 53
  • 首先介绍下自己的背景: 我11年左右入市到现在,也差不多有4年时间,看过一些关于股票投资的书籍,对于巴菲特等股神的...
    瞎投资阅读 5,816评论 3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