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文学家的散文,语言看起来平平淡淡,好像一条缓缓向前流淌的小河,没有波澜起伏,没有激情的水花……然而,当我们真正走入文本,品味它们的语言,我们就会如层层剥笋一般,找到作者蕴藏于其中的深情,破解出作者的心灵密码。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是一篇回忆性叙事散文。散文重在表现“我之心”,解读的重心就在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这种“感情”是作者在此时此地此刻的真情流露。
课文的开头, 1988年2月16日,这一个日期写得清清楚楚,年月日的清晰记录看出作者对这一个日子刻骨铭心。然而这个日子却还是除夕夜,陪伴着哀伤的是象征喜庆的鞭炮声——在大家欢声笑语庆贺新春的时刻,您却孤身一人走向不归路。在鞭炮声中,撕心裂肺的,此生再不相见的离别之痛隐藏在“双层的悲哀”中。
作者为何对叶圣陶先生的逝世有这样哀痛的心情呢?
一、叶圣陶先生是“立德”的最高典范
《左传》说不朽居第一位的是立德。“德”是什么?新华字典的解释是“好的品行”。再结合作者后一句评论“叶圣陶先生是单一的儒”来看,“德”也指儒家学说的“德”,包括忠、孝、仁、义、温良、恭敬、谦让等。“在这方面,就我熟悉的一些前辈说,叶圣陶先生总当排在最前列。”——这里,作者并没有说这是他个人的看法,而是“前辈”说的。前辈指的是年辈长、资历深的人。作者张中行先生是著名语文教育家、学者、作家。在1988年,张中行先生也已经是79岁高龄了。在年龄上、在社会地位上,张先生说的话足以有代表性,很明显,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为了把叶圣陶先生的“德”推举到更高的位置。一个“总”,一个“最”, 这两个词,一个是时间副词,说明这种判断的恒常,一个是程度副词,说明在人们心目中叶圣陶先生德高望重是数第一的,这是作者以及前辈们对叶圣陶先生在“德”这个方面无可取代地位的一种最高肯定。这样一位大写的人离开了,哀痛之情要如何言说呢?
二、叶圣陶先生待人宽厚
“凡是同叶圣陶先生有些交往的,无不为他的待人厚而深受感动。”“凡是”用了极其肯定的语气,涵盖了所有与叶圣陶先生有过交往的人。“有些交往”包括了交往深以及交往并不深的人,还包括交往时间长和并不长的人。然而这些人“无不”“深受感动”。这句话不仅突出叶老“待人厚”是所有人的共同认识,而且表现了作者对叶老的尊重和爱戴,对叶老人格魅力的肯定和赞叹。
从前文一句“我编课本,他领导编课本”可以知道,叶老是张中行先生的顶头上司。然而,这位上司因为自己普通话生疏而请张先生帮忙修改,然后又因为一两处他认为可以不动的地方,与张先生切磋同不同意恢复,“一定亲自来”、“谦虚而恳切”地询问,“好像应该做主的是我,不是他。”在两千年封建文化的熏陶下,且不说长者为尊,就是顶头上司,也一直是高高在上的呀,有叶老宽厚至此,能不让人感动至深?
更不用说他晚年时候,已经不能起床,面对问候者“举手打拱,不断地说谢谢。”——“不断地”三字,我们仿佛可以看见病得起不了床的叶老,忍住身体的不适,忍住自己的痛苦忧伤,勉力举起双手,满怀感恩地感谢来看望他的人。
这种宽厚,是极高的人生境界才能具备的品质,是一种大爱,是一种普度众生的大慈悲,能于无声处给人震撼。叶老先生就是这样的躬行君子,在不动声色中影响了无数人。所以,作者在叶老逝世之后愈发感念他的难得,他的待人宽厚,哀斯人不在,哀美德难寻。我们可以真切理解到作者内心的无比哀痛之情。
三、叶圣陶先生的严于律己与语文界乱象
叶圣陶先生的严于律己包括正心修身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叶圣陶先生心怀天下,他历任教育部副部长,他规范了现代汉语的语法、修辞、词汇、标点、简化字,他使学习汉语言变得简单。他为废除繁琐复杂的古汉语旧制和改良封建教育理念不停做斗争。他一直在坚持的一件事就是:删繁就简。
作者写道:“我们在一起的时候,常常谈到写文章,他不止一次地说……”“常常”、“不止一次”说明多次,为何要反复地说呢?因为语文的乱象多,难以控制,这使得心忧语文发展的叶老寝食难安。叶圣陶先生对自己的要求很高,同时他也要把这种对写作的要求推广出去,所以“常常、不止一次”地说。
乱象纷纷而叶老往矣!此刻的遗憾与哀伤,只能化做结尾的谆谆告诫。
平实的文字蕴含着真情,平淡的叙述深藏心灵的密码。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在张中行先生的文字中,让我们敬仰叶圣陶先生的风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