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由于世界气候异常加剧,一到夏天,要么大旱,要么就是暴雨,2021年,7月12日,是河南最难忘的一天的开始,河南遭受到历年来最大暴雨奇袭,郑州,开封,驻马店等多地区都从来没有过的强降雨,郑州尤其严重,仅仅几个小时的功夫,暴雨把几乎一个郑州都淹到水里,对广大人民和财产造成了不可估量的重大损失,可怕的还在后面的,这样类似接近的降雨,断断续续降了两个月之多。
这是怎么了?有人怪是降雨量确实太大了,有的指责是城市规划的原因,有的怪罪于城市的排水问题,主要的反映的也就是这两三种声音。
郑州的海绵设计系统
不过,郑州是中国为数不多的才用海绵城市设计最早的城市,已经竣工的项目高达三百六十多座,在国家投入上也可谓为数不多的大城市,远超发达城市,但是仅仅几个小时不到,全部沦陷。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现在城市怎么了?一旦下雨,唯一的办法,难道就是只能全力抽水,排洪吗?
“内陆看海”的段子便俯拾即是。人们并不是真的愿意靠皮划艇出行,也不愿意天天在马路上捕鱼,调侃的背后是人们对于城市内涝问题的无奈和关切。
这些年媒体和大众普遍关注的焦点几乎一边倒地投向地下管网建设,认为排水不畅才是内涝的主因。但几年来投入大量财力修建,成就寥寥,“海面”依然。
现在很多城市出现内涝,不仅仅是单一的排水不畅、地下管网不合理的问题,而是城市在开发的过程中忽视了生态,使其失去了“弹性”。例如,今年大雨过后,不仅仅郑州和开封等城市,当前建设仍然水泥地面的密集使用,这就是罪魁祸首之一。大面积的硬化覆盖土地,大量的雨水将无处可走,只能利用管渠等方式排泄:多个洪峰一旦叠加,很容易就会形成内涝。这种末端集中控制的设计理念,结果往往会导致逢雨必涝:早涝急转。
现在国际和国内主要行内专家,一致认为观点,也是为广大城市规划设计认可的观点是:城市生态系统作为一个典型的复杂系统:系统内部个体之间存在错综复杂的非线性相互作用,要解决当前的城市内涝等生态环境问题,必须了解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复杂性科学研究中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弹性”或“可塑性”概念在这里极具现实意义。生态弹性城市会更好地利用绿地、自流和净化雨水,一方面补充了地下水,另一方面也让土地和地表生命植被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也就是说,一个城市或一个区域需要一定量的地表水流域和湿地面积,来储存常年雨水减少地表径流。而目前的城市建设,不仅浪费了宝贵的雨水资源,而且让水系统的生态服务功能也一同被浪费。
神曲景观根据多年的设计经验所得,城市不仅仅存在这方面不足,治理经验不足能,考虑问题不充分,才是解决目前的城市建设上出现的问题和现象难题,不能仅仅靠几本专家论著和论证就能改变现在的干戈现状,这里面肯定存在着我们更多忽略的关键点,没有仅仅抓住问题的实质,理论源于实践,却高于实践,每一个城市都不是十全十美,各个城市的实际地理情况各有不同,我们不能靠一种方法解决问题,只不过我们不了解方法而已,每一个理论想法的提出都一定的时效性,新的环境在无时无刻改变着我们对大自然改造的方法和策略,是与时间的前进而不断进取的,不断完善治理水平,我们决不能静止观察问题解决问题。固守某几套理论和理念!从实践当中出发,一个一个解决问题!
现实是残酷的,城市内涝短期内很难解决。中国城市建设密度太高,城市硬化几乎到处都是,如果采取大面积清除硬化的解决方式,若在中国推行恐怕效果不大。与此同时,内涝的解决不是一城一地的任务,涉及整个流域和区域的开发,这一点使问题变得更加复杂。
生态弹性,是一个贯穿城市开发始终的问题。这就要求,城市首先要解决生态基础建设。一个城市在设计之初就应该确定湿地面积与陆地总面积的比例,并以此为红线。
另外,还应注重低影响开发。这就要求在设计、工程、施工和管理等整个开发过程中对环境影响的最小化,对雨洪资源影响的最小化:同时必须尊重地形、地貌、水文和植被等等,
不能把城市河流作为内涝污河,不能破坏水岸边的草沟和草坡,这样才可以保护好水系自净的能力。
我们唯一的办法,就是减少大自然对我们的影响和伤害,同时反过来,我们也要尽量减少对大自然的无止尽的迫害作用!一个在生态学上具有弹性的城市:就像是一块巨大的海绵,遇到有降雨时能够就地或者就近吸收、存蓄、渗透及净化雨水,补充地下水和调节水循环;在干旱缺水时有条件地将蓄存的水释放出来,并加以利用,从而让水在城市中的迁移活动更加“自然”。事实上,生态弹性城市与中国当前推行的海绵城市异曲同工。这样就可以尽可能优化利用生态系统的特征和组件,如雨水花园、下沉绿地、植被草沟等手段。这样的城市系统就需要生态系统合理的资源配置和空间格局的综合部署。
作者:河南省神曲景观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图片:图片为网络搜集,如果侵权请联系我删除。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没有作者授权,禁止商业使用!文中观点仅代表个人观点。
从今天起,应朋友要求,神曲景观增加了城市规划设计相关内容!谢谢大家的支持和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