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这段话,大家耳熟能详,意思是三十立志,到了四十就应该对自己的思想和想做的事情都有了明确的目标,对人对事都不迷茫。而我到了而今,已届不惑之年,却仍然有惑。
我也曾为少年,那时心底总是相信付出总有回报,努力终将成功,世界都是纯白,坏人并不存在,别人对我的苛刻和责难,不过是为了磨砺我;那时我总是有浑身用不完的劲,再多的苦,再难的路,都义无反顾的去趟,哪怕摔得遍体鳞伤,隔天起来就又元气满满的原地复活。在别人口中,我是个傻的,不知变通,又倔强,还不会说好话,听到这些的时候会难过,但大部分时光,我是快乐的。管他们呢,我是世界的王!
曾几何时,我走过了三十而立,在时间的侵染下慢慢变了,四十不惑,是的,这个词真的准确,不惑,我终于能明白周围发生的每一件事,前因后果,脉络清晰;每一个人的表情和动作,能在一霎那明白所有的潜台词———我不用再思量,再困惑了,但我的快乐也不见了,内心一片荒芜。
我到底是为了什么而活呢?无数个夜里我这样问自己,我是谁?我想要什么?这辈子我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世事洞明了,我却并不快乐,对客观世界没有了疑惑,内心世界却更加迷茫,日子还在一天天滑过,心里的困惑无从解脱。
荣格说,每个人都有两次生命。第一次是活给别人看的,第二次是活给自己的。第二次生命,常常从四十岁开始。
我想荣格,一定是明白了什么的,所以他才以“第二次生命”来定义自己四十岁之后的人生。心中有信念,有目标的人是幸福的,通往目标的路让人义无反顾,亲爱的友友们,如果你们也已过不惑之年,你们能不能告诉我,你们觉得应该为什么而活呢?是什么支撑着你们,在现实的面目已经清晰后,在经历过生活的残酷后,仍然对未来抱持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