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文成〈大学〉学习笔记17》

《金文成〈大学〉学习笔记17》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今天是戊戌年庚申月辛丑日,七月廿七,2018年9月6日星期四。

上一节王夫之先生指出八条目的两个角度:统筹角度是八条目其实一件事,分析角度则是一个又一个环节,次序不能乱,功夫不能省。对此,我的理解是,一件事是实践意义上的,而"条理即序,文理会通"则是理论意义上的。实践要求我们功夫要打通,这是统筹的要求;理论则需要做到逻辑分明,这是分析的要求。统筹和分析,发生在时间范畴里。

这一节继续学习王夫之先生对格物和致知的矛盾要素的分析,这节讲的是内外,显然,这是从空间范畴进行分析。

如果说格物是以外言,致知是以内言,这种区分并无意义,仅仅只是加上了一个内和外的名词,但从本质上来说功用是一样的,比如说格物这件事,如果因为物是外在的,就将格物定义为外在的活动说得通吗?难道能把格的人、格的行为也视为外在的行为吗?我们把探究事物原理的行为称为"格物",既有主体的人,也有客体的物,现在,非要通过内和外的概念,把这个活动割裂为二,这就是庸人自扰了。

既然功用为一,又说“致知在格物”,那么,怎可割裂开来说格物在格物,致知在致知呢?

明天继续。

【学习参考书目】

《四书章句集注》朱熹著

《张居正讲解<大学>》张居正著

《资治通鉴直解》张居正著

《读四书大全说》王夫之著

《张汝伦老师诸书》张汝伦著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