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很久以前,有两个好朋友,受到国王重托,一起去远方寻找传说中的财富和幸福。
他们历尽千辛万苦,终于看见了闪光的金子,看见了流淌着奶与蜜的乐园……但是,一条湍急的大江档住了去路。
怎么办?一个束手无策,摇摇头,往回走;一个当即行动,骑上一根木头,过了江。结果可想而知,前者因退缩被国王斩首,后者因勇敢前行满载而归,得到了国王的嘉奖。
现在,我们假设面对大江的人是你,你会是前者还是后者呢?安德鲁•罗文选择了后者,骑上木头,勇敢前行。
安德鲁•罗文就是今天我们要分享的这本书《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主人公。1857年,罗文出生于弗吉尼亚,1881年毕业于西点军校,1898年,任美国陆军中慰的罗文,因完成了把信送给加西亚这个重要军事任务,被授予杰出军人勋章,晋升为陆军上校。1943年1月10日在旧金山逝世。
作者阿尔伯特•哈伯德(1856—1915),美国著名作家和出版家。1899年,他写了一篇关于安德鲁•罗文的文章《把信送给加西亚》,刊登在《菲士利人》杂志上,立刻引起了巨大的轰动,此后,以此为主要内容的书籍更是畅销全世界,是全球公认成就个人和团队的劢志经典。
我们主要分享这本书中的三个重要观点:“没有任何借口的人”最受欢迎;执行力是决定命运的关键力量;优秀品德比才华更重要。
观点一:“没有任何借口的人”最受欢迎。
当罗文接到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任务时,他接过信,没有问“他在什么地方?”而是不负重托、雷厉风行、倾尽全力去完成任务。因为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
战争年代,罗文是受欢迎的。今天的世界,同样需要像罗文一样的人,当给他们下达工作任务时,他们不找任何理由,没有任何借口,在自己的岗位上,努力完成好工作。米娜就是这样的人。
米娜是一家酒店的普通服务生,脸上永远充满笑意,感染着每一位遇到她的人。德林先生是一个有点刻板和要求严格的人。在他离开酒店的前一天晚上,一不小心把咖啡洒到了裤子上,他穿的是一条浅色裤子,咖啡将他的裤腿染上了一大片颜色。对于追求完美的德林先生来说,换一条与上衣不搭的裤子是他不能容忍的,洗衣房员工又下班了,自己也不会清理。无奈之下,他找到了米娜,米娜表示了同情和理解,她愿意拿回家,自己帮德林先生清洗好。
第二天一早,德林先生收到了洗得干干净净、熨烫平整的裤子,他的脸上露出了极为满意的笑容。后来,年轻的米娜被酒店提升为总经理。原来德林先生是这家酒店总部的首席执行官。
米娜当时完全可以告诉德林先生,这不是她的本职工作,她也没有办法。然后,耸耸肩,露出一个同情的表情。但是米娜没有,没有找任何借口,她亲自给德林先生洗干净了裤子。服务生米娜的服务终极目标就是,让客人带着满意的笑容离开酒店。
反观我们的周围,经常会发现这样的人,他们不负责任,相互推诿,连自己份内的工作都不愿意做,都做不好。反而是满腹牢骚,负面情绪爆棚,经常慨叹人生的不公,却从来不从自身找原因。当一项工作摆在他们面前的时候,他们会找各种借口,推脱的理由一大把,就是不肯付诸行动。事实上,只要他们行动起来,会发现所有的借口都不是问题。眼前的工作,他们只看到了困难,却失去了一个成就自己的机遇。这样的人是不受欢迎的人。他们不能成为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
机遇与挑战是并存的,假如米娜不是为德林先生提供了满意的服务,就不会有后来的提职与加薪。米娜是那个能够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
观点二:执行力是决定命运的关键力量。
在把信送给加西亚这个事件中,我们不难发现,罗文之所以能够出色完成任务,执行力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罗文毕业于西点军校,当时,他在美国陆军已经服役17年,完全具备完成任务的军事才能,所以才会被选中送信。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他不畏艰险,冲破重重险阻,勇敢地向着加西亚靠近,他忠诚,机智,专注,不达目的绝不罢休,最终,完成了被大家认为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在战场,罗文卓越的执行力成就了他。在职场,执行力仍然是决定一个人命运的关键力量。我们来看一个美国钢铁大王安德鲁•卡耐基的小故事。
青年时期,卡耐基找到一份电报投递员的工作,他十分珍惜自己的工作,干得有声有色。但他并没有满足现状,他渴望成为一名电报接线员。为了实现理想,他开始自学,每天下班后,他认真钻研电报知识,第二天一大早,他又赶在接线员上班前练习电报收发技术。
一天早晨,公司有一份异常紧急的电报要收,但接线员都没有上班,而卡耐基正好赶到。他立即接收电报,并用最快的速度送到了客户手里。他干得非常出色,为公司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公司对他的做法大加赞赏,很快,他被提升为接线员。
从此,卡耐基更加勤奋敬业,凡是经他手接收的电报,从来没有发生过一次失误。当一条专门电报线在宾夕法尼亚铁路公司建立时,他被派去当接线员。他的敬业精神与超强的执行力引起了公司的重视,不久,卡耐基被任命为宾夕法尼亚铁路公司的监理秘书。
现在我们对第二个观点做个总结,因为青年卡耐基不安于现状,有更高的目标追求,并能够努力付诸实施;还因为他能够努力工作,能够出色地完成每一项工作,得到了公司的认可。他是公司业务最好的接线员,也是公司最值得信任的员工。所以,当命运之神向他一次次招手之时,他所具有的卓越执行力起了重要的作用,让他牵到了命运之神的手。应了那句老话,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一个看似偶然的机会,为他实现了自身更高的价值,提供了施展的空间,这其实是一个必然。
观点三:优秀品德比才华更重要。
罗文必将被人们永远铭记,与其说是因为他的军事才能,不如说是因为他优秀的道德品质。他的“敬业、主动、忠诚、勤奋”,以及他绝对的勇气和不屈不挠的精神,才是他完成任务的关键。
作者将罗文与当时社会中的一些人进行了对比。“世界上到处都是有才华的穷人”,作者写道:“我认识一个有真才实学的人,他缺乏自己创业当老板的能力,而且对别人也没有任何价值,因为他总是偏执地怀疑,他的老板正在或者想要压迫他。他没有管理别人的能力,也不愿意被管理。如果让他把信送给加西亚,他很有可能回答说:“你自己去吧!”“今夜,这个人沿街寻找工作,风呼呼地灌进他的破外套。没有一个认识他的人敢雇佣他,因为他总是扇动不满情绪。”
这里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缺少勇气,没有担当,满身负能量的落魄者的形象。 试想,如果你是老板,一定也不会给这样的人机会,你要聘用的员工一定是像罗文一样的、具有优秀品德的人。
现代的大企业在选人、用人时,都会把人品放在第一位。因为一个人的人品如果有问题,即使他有再高的才华,也不能保证他一定对公司发展有利;相反,他的不良品行,有可能伤害到公司的利益。
微软公司就曾发生过这样一个案例。有一个职员,将公司软件盗卖给竞争对手,从中获利200多万元。当微软起诉他时,他因为羞愧,在出庭前自杀了。但是他给公司造成的损失已经无法挽回了。
众所周知,能够进入微软的人一定不是一般的人,他在智力、能力、才华方面一定有许多过人之处。但是,这个案例中的职员却是做人不及格,为了个人的利益牺牲公司的利益。最后连面对错误,承担责任的勇气都没有,选择了当逃兵,放弃了宝贵的生命。
我国古代也将“才胜于德、德胜于才”作为划分“小人”和“君子”的标准,一个贤明的君主会力求做到远小人而亲君子,德为上,才次之。
有才无德的人不一定有多大贡献,但一定会给社会造成危害,像秦桧、严嵩这样的大奸大恶之人,哪个不是满腹经纶,虽然曾经权倾朝野,最终还不是被订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北大才子弑母案也为人们敲响了警钟,道德品质教育的严重缺失引起了社会的关注与思考。
有德无才的人,可能只是平庸,也许不能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但是他的优秀品德一样会感染到他周围的人,温暖着他们,影响着他们,比如那些评选出来的道德楷模,他们是平凡的,但他们又是不平凡的,他们的优秀品德值得每一个人学习,这是他们对社会做出的贡献。
所以说,优秀的品德才是安身立命的根本,比才华更重要。我们期待德才兼备的人,期待能够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他们是我们这个社会发展的中流砥柱。
到这里,本书的三个观点我们就全部分享完了。我们来回顾一下,首先我们讲了机会只会留给不找借口、勤勉实干的人; 接着讲的是执行力是决定一个人命运的关键力量;最后分享的是优秀品德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比才华更重要。
生而为人,在这个世上走一遭,总要留下点什么。无论你是社会精英,还是普通一员,总要做事情,总要把事情做成、做好。作为积极进取的行动者和任务目标的象征,罗文和加西亚早已不在人世,但是,亿万个罗文正在密林中穿行,向着加西亚靠近……你准备好了吗?
时代呼唤着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如果你已心有所动,就要大胆行动,在时代的洪流中,骑上木头,飞速向着传说中的财富和幸福靠近。不要找任何借口,即刻行动吧,你就是罗文,你就是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