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门相残:孙膑遭暗算

春秋战国故事302

庞涓到魏国做了将军后,应魏惠王的要求,将师兄孙膑也召了过来,安排他住在自己的府中。孙膑很感谢庞涓的举荐之情,庞涓也露出一副有恩于人的神色。孙膑向他讲述了鬼谷先生为自己改名的事,庞涓惊讶地说:“宾改为膑。膑可不是个好字,为什么要改呢?”

孙膑说:“这是先生的命令,我不敢违抗。”

第二天,两人一同入朝,拜见魏惠王。魏惠王走下台阶迎接,礼节非常恭敬。孙膑两次下拜,上奏说:“我只是一个乡野村夫,承蒙大王以厚礼聘请,非常惭愧。”

魏惠王说:“墨子极力称赞先生,说您独得孙武的秘传。我盼望先生到来,就像口渴的人盼望喝水一样。如今有幸,承蒙先生屈尊前来,终于满足了我的平生愿望。”

他又问庞涓:“我想任命孙先生为副军师,与你共同掌管兵权,你意下如何?”

庞涓回答说:“我和孙膑是同窗结义的兄弟,孙膑是兄长,怎么能让兄长做副手呢?不如暂且任命他为客卿,等他立下功绩,我必定让出爵位,心甘情愿地居于他之下。”

魏惠王采纳了他的建议,立即任命孙膑为客卿,赏赐了一座府第,地位次于庞涓。庞涓提议让孙膑做客卿,表面上是表示优待尊崇,实际上是将孙膑当成宾客,不用臣子的礼节对待他,也不把兵权分给他。孙膑忠厚,没有丝毫怀疑,两人从此往来频繁。

庞涓心想:“孙膑习得秘传,却没有向我透露,必须想办法试探他。”于是设宴邀请孙膑喝酒,在酒席上谈论兵法。孙膑对答如流。

孙膑也问了庞涓几个问题,庞涓不知道答案,假意说:“这不是孙武子《兵法》上记载的吗?”

孙膑毫无疑虑,回答说:“是的。”

庞涓说:“我过去也承蒙鬼谷先生传授,只是自己不用心,以至有所遗忘。今天想借来再看一看,一定会报答你。”

孙膑说:“这本书经过先生的注解,非常清晰明了,和原著的书稿不同。先生只让我看了三天就拿走了,我手上也没有抄本。”

庞涓不死心,又问:“兄长还记得内容吗?”

孙膑说:“依稀还有些记忆。”

庞涓急切地想让孙膑把孙武的兵法传授给自己,但一时难以逼迫。过了几天,魏惠王想试试孙膑的才能,就在教场检阅军队,让孙膑和庞涓两人各自演练阵法。庞涓布置的阵法,孙膑一看就能说出是什么阵,用什么方法破解。孙膑排好一个阵,庞涓却茫然不识,只好私下问孙膑。

孙膑说:“这就是‘颠倒八门阵’。”

庞涓问:“有变化吗?”

孙膑说:“进攻时,它就会变成‘长蛇阵’。”

庞涓探听到孙膑的话,赶紧抢先报告魏惠王说:“孙膑布置的是‘颠倒八门阵’,可以变成‘长蛇阵’。”

过了一会儿,魏惠王又问孙膑,得到了相同的回答,便认为庞涓的才能不输于孙膑,心中更加高兴。

庞涓回到府中,心想:“孙膑的才能远胜过我,如果现在不除掉他,将来必定会被他欺压。”

第二天,两人在会面的时候,庞涓私下问孙膑说:“兄长的宗族都在齐国,现在你已经在魏国做官,为什么不派人把他们接到这里,共享荣华富贵呢?”

孙膑流着泪说:“你虽然和我是同学,但不了解我家的情况。我四岁丧母,九岁丧父,在叔父孙乔身边长大。叔父在齐康公手下做大夫,后来,田太公把齐康公放逐到海滨,把他的旧臣全部赶走,很多人都被诛杀。我的宗族也因此离散,叔父和堂兄孙平、孙卓,带着我避难逃到周国。因为遇到荒年,让我做佣工,到周国北门外干活,他们父子从此不知去向。我后来长大,听邻居说鬼谷先生道行高深,心中仰慕,就独自前去学习。一连过了多年,家乡杳无音信,哪里还有宗族可以联系呢!”

庞涓又问:“那么兄长还惦记故乡的祖坟吗?”

孙膑说:“人非草木,怎能忘记根本?先生在我临走的时候,也说‘功名最终在故土。’现在我已经做了魏国的臣子,这话就不必再提了。”

庞涓探听到这些情况,假装应和道:“兄长的话很对,大丈夫在哪里都能建立功业,何必一定要在故乡呢?”

大约过了半年,孙膑已经忘记了这段对话。一天,他退朝回来,忽然看见有个山东口音的汉子,向别人打听说:“这里是孙客卿的家吗?”

孙膑命人把他叫进府中,询问来历。那人说:“我姓丁名乙,是临淄人,在周国做买卖。你的兄长有一封信托我送到鬼谷,听说贵人已经在魏国做官,就绕道来这里。”说完,把信呈上。孙膑接过信,拆开来一看,信中说:

愚兄孙平、孙卓贤弟膑亲:自从家门不幸,宗族离散,不知不觉已经三年。我们流落宋国为人耕种放牧,你的叔父一病不起,业已去世。我们在异乡无依无靠,苦不堪言幸好王尽释前嫌,把我们召回故里。我们正想迎接贤弟归来,重新建立家门。听说贤弟在鬼谷学习,你是一块良玉经过雕琢,必定能成大器。现在拜托这位客商捎信给你,希望你早回来,兄弟重逢

孙膑看了信,信以为真,心中想念家人,不禁大哭起来。丁乙说:“您的兄长吩咐我,劝贵人早早还乡,骨肉相聚。”

孙膑说:“我已经在魏国做官,这件事不能过于草率。”于是款待丁乙酒菜,写了一封回信,先叙述思乡之情,接着写道:“弟弟已经在魏国做官,不能马上回去,等稍有成就,然后再慢慢考虑回乡的事。”送给丁乙一锭黄金作为路费。

丁乙接过回信,当下告辞离去。这个丁乙并不是帮忙送信的商人,而是庞涓的心腹徐甲。庞涓套出孙膑家中的情况后,就伪造孙平、孙卓的书信,让徐甲假称齐国商人去拜见孙膑。孙膑和兄弟从小离别,笔迹分辨不清,就信以为真了。

庞涓骗到回信后,就仿照孙膑的笔迹又写了一封信,只改了后面几句话,说:“弟弟目前在魏国做官,心中挂念故土,不久就会谋划回去。如果齐王不嫌弃我才能微薄,我自当尽力。

庞涓私下入宫拜见魏惠王,屏退左右,把伪造的书信呈上,说:“孙膑果然有背叛魏国,投靠齐国的心意,最近暗中与齐国使者联系,写了回信。我派人在郊外拦截,搜到了这封信。”

魏惠王看完,问道:“孙膑心中挂念故土,难道是因为我没有重用他,未能让他充分发挥才能吗?”

庞涓回答说:“孙膑的祖父孙武是吴王的大将,后来还是回到了齐国。父母之邦,谁能忘情呢?大王虽然重用孙膑,但是孙膑的心眷恋齐国,一定不能为魏国尽力。他的才能不在我之下,如果齐国任用他为大将,必然会与魏国争雄,这是大王日后的祸患。不如杀了他。”

魏惠王说:“孙膑应召而来,现在并未有明确的罪状,如果突然杀了他,恐怕天下人会说我轻视士人。”

庞涓回答说:“大王的话很有道理。我应当劝说孙膑,如果他肯留在魏国,大王就给他加官晋爵,如果他不愿意,大王就把他交给我处置,我自有办法。”

庞涓辞别了魏惠王,去见孙膑,问道:“听说兄长收到了家书,有这回事吗?”

孙膑是个忠诚正直的人,毫不疑虑,回答说:“确实有。”于是详细地讲述了信中要他还乡的意思。

庞涓说:“兄弟久别故土,思念家乡是人之常情。为什么不在魏王面前请一两个月的假,回去祭扫先祖坟墓,然后再回来呢?”

孙膑说:“恐怕主公怀疑,不会答应我的请求。”

庞涓说:“兄长试试看,我会在旁边极力促成。”

孙膑说:“全靠贤弟成全。”

当天晚上,庞涓又去见惠王,上奏说:“我奉大王的命令去劝说孙膑,孙膑不仅拒绝留下,而且还说了怨恨的话。如果他现在上奏请假,主公就可以治他私通齐国使者的罪。”魏惠王点头。

第二天,孙膑果然呈上一封奏章,要求请假一个多月,回齐国祭扫祖坟。魏惠王看到奏章,心中大怒,在末尾批道:“孙膑私通齐国使者,现在又请求回去,显然有意背叛魏国,辜负了我对他的委任。应削去官职,交由军师府问罪。”

军政司奉旨,把孙膑带到军师府来见庞涓。庞涓一见到他,就假装惊讶地说:“兄长为什么到了这里?”

军政司宣读了魏惠王的命令。庞涓领了旨,对孙膑说:“兄长遭受这样的奇冤,我会在大王面前极力保释你。”说完,命人驾车,去见惠王。

庞涓上奏说:“孙膑虽然有私通齐国使者的罪,但罪不至死。不如砍去他的双脚,在他脸上刺字,让他成为废人,终身不能回到故土。这样既保全了他的性命,又没有后患,岂不是两全其美?我不敢擅自做主,特地来请示!”

魏惠王说:“你的处理很恰当。”

庞涓回到军师府,对孙膑说:“魏王非常恼怒,想对兄长处以极刑。我再三劝阻,才说服魏王让你保全性命。死罪虽已免,但仍要砍去双脚,在脸上刺字。这是魏国的法律,不是我不尽力。”

孙膑叹息说:“老师说‘虽然有残害,但不是大凶。’现在我能保住性命,这是贤弟的功劳。我不敢忘记,将来一定报答!”

庞涓于是叫来刀斧手,把孙膑绑住,剔去他的两个膝盖骨。孙膑大叫一声,昏死过去,半晌才苏醒过来。庞涓又让人用针刺他的脸,刺出“私通外国”四个字,用墨涂上。

庞涓假意哭了几声,把刀疮药敷在孙膑的膝盖上,拿布裹起来,将他抬到书馆,用好言抚慰,膳食调养。大约过了一个多月,孙膑的伤口愈合了,只是膝盖已经损坏,两腿无力,不能行动,只好盘坐着。

本故事基于《东周列国志》进行编写,原创作品,持续推出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必删

辞别鬼谷:庞涓、孙膑下山

铁腕立信:商鞅变法

帝道、王道、霸道:卫鞅的治国术

卫殃奔秦:魏国失奇才

地方官述职:齐威王的考核之道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孙膑来到魏国,住在庞涓府中,孙膑先谢过庞涓举荐,庞涓十分得意。孙膑又说,鬼谷先生替他将“宾”改成“膑”,庞涓说,这...
    越女阿青阅读 228评论 0 15
  • “三晋”里头的魏国,本来挺强盛。这会儿看秦国超过了自己,魏惠王也学秦孝公的样子,打算找个“卫鞅”。他花了好...
    baiyunye阅读 309评论 0 0
  • 春秋战国故事301 周朝的阳城(今河南登封市东南)有一处地方,那里山谷幽深,林木茂密,人迹罕至,所以被称为鬼谷。谷...
    已阅君阅读 342评论 3 21
  • 上回说庞涓提议将孙膑刖足黥面,魏惠王准奏。 庞涓回到府中,对孙膑说,魏王十分恼怒,要对兄长加以极刑,弟弟在魏王面前...
    越女阿青阅读 390评论 0 17
  • 至,则以法断其两足而黥之,欲使终身废弃。——《资治通鉴》第二卷 有人说孙膑是兵圣孙武的后代。这是不是真的,恐怕连孙...
    至简君阅读 1,395评论 7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