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认知挑战

昨天读《逻辑思维:我懂你的知识焦虑》知道了两个概念:文科生思维和理科生思维。

文科生讲究形象、具体、情感抒发,比如只用小桥、流水、人家这三个非常具象的东西,就能够堆叠出那种抒发不出来的情感。理工科学生则往往讲究冷静、理性、逻辑这一套。

只是学的课不一样,怎么能有贵贱之分呢?但是,落实到思维方式上,确实完全不同。

文科生思维对于产生社会协作、吸引更大规模的资源是至关重要的。越到互联网时代的深处,一个人是不是能写会说、情商高,就变得越来越重要。

文科生思维的两大缺陷:第一,我们不相信数据,不相信专家;第二,我们只相信有一个单向的好事,不相信背后的选择和代价。所以,文科生思维虽然符合我们的情感需求,但是它真的挡上了我们了解真实世界的眼睛。

理工科思维,也就是经济学思维。它让我们知道,这个世界上的事实远比我们看到的要复杂,社会结构、社会协作和人心的复杂度远超我们的想象。

这个世界上真的有绝对好的东西、绝对坏的东西吗?没有,我们看到每一个选择背后的代价,然后用精密的计算,用理性去权衡,最后找到一个均衡点,没有什么东西是值得不顾代价去追求的。

机会成本不是一个具体的数字,而是一个理解世界的方式。本质上就是要认识到,任何一个选择背后都要付出代价。我们看到每一个选择背后的代价,然后用精密的计算,用理性去权衡,最后找到一个均衡点,没有什么东西是值得不顾代价去追求的。

怎样贯彻理工科思维呢?就是相信专业人员,因为这是人类社会构成一个大协作体的基本机制,这个机制就是封装复杂、接口简单。

人类社会的大协作不是乌泱乌泱70亿人全部在一块儿,你帮我,我帮你,而是形成了一个一个的模块,然后再组装在一起,其模块内部极为复杂,这就叫封装复杂。但是,模块和模块之间的接口变得非常之简单。

就好像电脑里面的元器件,科学原理何其复杂,但是无非就是分成主板、硬盘、内存等几个大的模块,社会分工也是围绕这些模块进行的。和菜头说:“什么叫修飞机?修飞机不是用螺丝刀来修每一个器件,而是看得出来问题,用机器一测量,说这个模块坏了,然后整体换掉。这才叫修飞机。”

求知的过程是一个极其漫长的、动态的、开放的过程,越是要求真,就越不能执着于真。

在现代社会,我们怎样做一个更好的自己,完成自己的认知升级,做一个更聪明的人、一个站在高处的人?

承认代价,比较权衡,不问是非,只争高下。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认知差距的本质 经济学思维奇葩在哪儿? 为什么用经济学的思维方法来思考这些问题,得出来的结论会这么让人毁三观、大跌...
    90265b23659c阅读 544评论 0 0
  • 1. 魔鬼经济学 史蒂芬·列维特的《魔鬼经济学》取得巨大的成功,采用经济学方法研究了广阔的的问题: 日本相扑比赛作...
    马骋阅读 2,203评论 0 1
  • 从一朵两朵到最后的星星点点 你是那么从容 优雅绽放 明艳艳的黄 婀娜的身姿 带给人们清新与曼妙 你就是那个落入凡间...
    竹青青阅读 201评论 1 2
  • 入冬初雪今方晴, 碧树青山裹素银。 湖中浮出连城璧, 人间建起白玉京。
    伥鬼Simon阅读 218评论 0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