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个医生

图片发自简书App

愚公虽“愚”却有勇气移山

                而我却只能搬“砖”


   相信绝大多数人都有个习惯,那就是去到医院后,看到“白大褂”都称医生。问路,问医生;检查,问医生;看病,问医生;甚至,找不着wC,同样问医生。

  殊不知,“医生”是个非常活泛的称呼,内外妇儿骨伤是医生,药房针炙制剂也是医生,化验超声CT同样是医生。正如司机一样,飞机司机,火车司机,汽车司机,摩托车司机,自行车司机(嘿嘿),都可称司机吧。后者相互之间的区别,三岁孩童都明白,那么,同理,前者(医生)相互之间同样区别很大,甚至千差才别。

   日常工作中,我们碰到最多的问题,就是这句“医生,我这是什么病?又该哪么治?”这其中许多问题我们能清晰解答,一部分解释不清,不过,我都选择请他去咨询首诊医师。原因如下:

   1)现如今甭说省级医院、三级医院,就连县级与好点乡镇医院的管理都日趋完善,各种相关规章制度精细无比,比如“首诊负责制”就是其一。若我们帮病人解释了,好说话的医生没关系,否则首诊医会有意见的,说我们“狗抓耗子——多管闲事儿”毕竞我们只是辅助科室医生。

  2)病友咨询的问题,不同医生的回答肯定是有区别的,这个取决于医生的技术与经验。如果解释得清,与临床的治疗不冲突那也没事;如果我们的说法与临床不一致,那么在病人心中会出现摇摆与矛盾,如果耽误了诊治,那更是得不偿失!

图片发自简书App

  另外,做为一个检查科医生,虽然工作快20年,但自认为还做不到“干一行爱一行”。从内心来说,工作只是谋生的方式,并不表示我多喜爱这个职业。平时,都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严格按制度要求自己,做好份内事,不出头冒尖,不拖人后腿就行。

 因此,我从不认可自己是一名合格的“白大褂”。那么,就只有工作与工作以外一半一半咯,这就是一个为了生存而生存的1/2个医生。。。




(只是表述个人内心感受,不强求谁赞同。喜欢我喜,不喜勿喷!)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