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作品为作者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今天的热搜“清华大学毕业半年被裁员”引起了网友们的广泛讨论,很多人感慨说:“连清华毕业的都免不了被裁,经济形势确实是不太好啊”,一份调研报告发现大部分人当前都害怕自己被裁员了。
早几年,如果你被裁员了,那很有可能是因为你学历和能力不够,或者是价值观与公司不符等原因;而现在被裁员大概率是因为企业停止增长,人员过剩了,收益放缓后降本增效首当其冲的就是拿人员成本开刀,因为这是最立竿见影的,尽管可能是饮鸩止渴,和个人的能力一点关系都没有。
职场就像一个江湖,你不仅要有一身好本领,还要情商智商在线,即使是这样,也并不是谁都无法被取代的。除了老板自己,每个人分分钟都有裁员走人的可能,所以把公司当作家,把工作看得过重的人,此时就会感到十分焦虑,因为不知道被裁员以后自己该做什么?
既然我们改变不了现状,能做到的就是抓住当下,做好自己。
首先,早布局,早觉醒,掌握主动权。
列出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擅长什么,不擅长什么,我的能力是什么?边界是什么?目标是什么?早点思考一个问题:“如果今天我不工作了,我还能做什么?”
要把主动权掌握在自己的手里,把自己当成老板来经营自己的事业,锻炼自己的创业者思维,只有这样,你才不会处于被动的局面。
儿子上小学时托管的小饭桌阿姨的丈夫是一名高级工程师,因为公司裁员,他主动提出了提前退休,早几年他就自己考出了工程监理的证书,离职以后他就去一家化学工厂做了工程监理的工作,每个月两万的收入,能够无缝隙地离职再就业,都与他未雨绸缪,提前做准备有关系。
能够为自己未来负责的,只有你自己,所以要做好自己的人生规划,一步一个脚印走好。
其次,技多不压身,打造多维竞争力。
你学到的本领都在你身上,可伴你终身,你比你想象中都要强大,只要你愿意,你永远都来得及。
除了深耕专业技术,做好本职工作外,你还要在业余时间专注特长多学本领,能摄影会剪辑会写作会写文案会作图......总比什么都不会的你被看见的机会更大,未来更有竞争力吧?
隔壁公司的中层管理人员小周是我的朋友,我经常惊讶于她怎么有那么多技能,她既是一级人力资源管理师、又是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还是国际财富管理专家,还擅长写作,业余时间她搞了很多副业工作,不仅给报刊和公众号写文章,还做保险规划工作,培训和咨询工作....我一方面惊叹于她的精力,一方面也佩服她的多才多艺。
我问她为什么学习了这么多技能时,她说:“我所在的公司不像你们公司那么稳定,所以公司的人都很有危机感,业余时间都在努力学习各种技能给自己傍身,现在我也习惯了让业余时间更加充实起来,给自己增加竞争筹码,我现在副业收入都已经是主业的3~4倍了。”
小周去年还用副业赚的钱给自己买了一辆奥迪车,对于公司裁不裁员的问题,她看得很淡,丝毫没有焦虑感。
最后,忠诚于人生目标,找到你的驱动力。
5年以后我们会在哪里?10年以后我们又会在哪里?20年以后呢?我们这一生总不能碌碌无为,什么都没有做成吧。哪怕让这个世界起一个小小的涟漪,也不枉来这时间一趟啊。
我们还是需要有自己明确的人生规划的,有了明确的方向和目标,才能确定我们未来的道路。如果到现在前路还充满迷雾,那就不停地思考和问自己:”你究竟想成为一个怎样的你呢?"是每天早九晚五打工拿薪水勉强谋生和挣扎在温饱线上的你,还是希望未来能够有所作为的你呢?
哪一种一旦被选择都值得支持,只要你找准了自己的人生目标,努力去追求生活的意义和价值就是一种进步,不能游戏和浪费人生,也不能一事无成。
前同事和朋友小马23岁刚毕业的时候,就制定好了自己的“人生规划”:
30岁,赚到自己人生的第一个一百万;
33岁,上海买房,成家立业;
36岁,成为公司高管;
......
不得不佩服的是,短短15年时间,这一切都按照他的人生规划做到了,目前成为了一家知名德国外企公司的亚太区总裁,而且还在上海买的还是上千万的别墅,有了两个宝贝女儿,家庭事业美满。
所有的一切都是未知数,我们能做好的只有当下,我们不能改变环境,我们唯一能够改变的只有我们自己,多干别人不愿意干的活,走少有人走的路,善于运用周边一切资源。你才是你人生的主角,最终的结果由自己说了算。
作者:陌小诺,用脚步丈量世界,用眼睛记录风景,用文字思考人生,听风耳语,偶有顿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交四方友,赚万贯钱,用有限的人生体验不一样的精彩!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