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2016年最后一次水逆即将来袭,请12星座做好心理防御工作。即使没有水逆,依据职场惯例,到了年底,大概不少攒够了一肚子委屈的职场小白们心里暗暗撂狠:拿了年终奖就辞职!对于这些职场抱怨,我想长者的姿态对小白们温柔以待:“乖,摸摸头。”再以过来人的姿态来一记重拳:“别委屈了,在职场里你以为你是谁?”
对于离职不离职,我们需要就事论事因人而异。但道理上讲,你从一个公司到另一个公司,奇葩人和事即使不是如出一辙也是各有千秋。即使到了新公司,你会依然发现,工作中最难的不是应付不了的项目和搞不定的人际关系,而是你得清清楚楚明白你是谁。
逻辑对了,事儿就顺了。
此处,先来讲一个故事
有一年,我负责的HR部门要针对所有营业员针对他们某项工作技能组织一场业务考核。对于这样的考核,大约很多营业员的内心是抗拒的。然而从公司发展角度,通过考核提升业务技能显然是必须的。那么这里,显然就存在了公司需要和营业员抗拒的心理博弈。
有一天,我的下属小马老师去总店考核,我跟着去看看情况。前面几名营业员的考核非常顺利,直到小霍姑娘。听到喊她的名字,小霍姑娘脖子一梗,脆生生亮堂堂来了一句:“我不考!”
我不动声色,本来是想看小马老师怎样处理这种应急事件。可是这时候,店经理过来了。看到员工的抵抗态度,店经理马上责问了一句:“你为什么不考,主管没有通知你?”小霍姑娘一看店经理,选择了服软认怂,万般不情愿地配合了考核。
出乎意料,她的考核成绩还不错。考核完毕,旁边营业员积极发挥了女孩子酷爱八卦的天性,跑过去打听:“你考得怎么样?”小霍姑娘观察了一下店经理已经离开,继续脖子一梗,甩了个脸色给同事:“考得不好!”
再接下来,小霍姑娘接待了两组顾客,每一组顾客看到的都是一张怒目金刚脸。这一切,又被店经理看到了。她对小霍姑娘说:”到我办公室……”
对于我公司店经理辅导员工的能力我深信不疑。所以店经理怎么做思想工作的细节我没有关心,我就问了店经理一个问题:员工怎么解释自己的行为?店经理回答:员工说了,她就是个直脾气。
哇塞!我们来分析分析
自然人状态下,“直脾气”无所谓对错。但是在职场,你肆无忌惮的直脾气合适吗?来,看看这些人眼里你是谁。
1、店经理眼里你是谁?
一个店经理,管理60多位员工,加上营业员的岗位特点就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所以她并不会时刻关注到每一位员工。但她特别熟悉每天帮她落实执行各项政策制度的4名主管。所以,员工发生了问题,店经理的直觉马上归责到主管身上。所以第一时间,店经理的反应就是:“主管没有通知你?”
所以,你在店经理眼里,你不是小霍姑娘,你代表了主管的执行力。
2、平行部门眼里你是谁?
作为本次主考的人力资源部,我们总共要考14家连锁店。如果总店出现几个这样的案例,而其他连锁店没有出现过。我们有意无意就会得出一个观点:“总店管理有问题。”
所以,无论是HR,还是其他后勤行政支持部门眼里,你不是小霍姑娘,你代表整个连锁店员工的精神面貌和管理水平。
3、顾客眼里你是谁?
哪怕你带着名牌接待,顾客根本不会记得你是谁。他们兴致勃勃而来,郁郁寡欢离去。出了大门,糟糕的购物体验只会形成一个决心:再也不来这家公司购物了!
顾客眼里,你不是小霍姑娘,你代表了公司品牌形象和服务水准。
好嘞,让我们形成共识吧!
职场不是净土,你难免遇到某些糟心事儿,譬如不靠谱的领导,挖坑的同事,充满心机的小人,不求上进的下属。但既然是职场常态,就无需在意。不如把精力放在提升自己,促进觉醒上面。你会发现:所有痛苦的背后都是源于一些自相矛盾的逻辑。
今天的逻辑普及知识是:职场上你是你,但你又不完全是你。
职场不相信眼泪。公司最大的道德是保证平台正常运行,这样全体才会有饭吃。职场最大的慈善就是如果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冲突,把无情表现地淋漓尽致。
所有能让公司这个平台更加熠熠生辉的个性,你保留着就成了你不可代替的价值和个人风格。
所有破坏公司形象和平台和谐的个性,就让你成了众矢之的。
作为职员,如果你不能忘我,你就成了领导同事眼里不合群不好相处的人;你的遭遇就是不断被谈话,遭受否定和冷遇。受了批评,不要怪怨领导不懂你,你懂过领导的喜忧吗?
作为领导,如果你不能忘我,你的资源政策决定带着明显个人好恶,你的下属不会明说,但他们将会默默屏蔽真实信息,从内心里对你冷漠疏远。等你树倒猢狲散的那一天,不要怪世态炎凉,想想曾经你做过的一切。
这些,是我们想要的吗?
别委屈了,今天不是来安慰的,而是让你醍醐灌顶:职场里,你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