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周利用空余时间,断断续续把九边的《向上生长》看完了,感觉还不错,就把内容分享出来给大家看看,说不定也能受到一些启发。
九边据说是百万读者都称赞不绝的口碑作者,这也是他的第一本书。我来回翻看了两遍,也写了两篇感悟分享在微博上,确实受到了一些启发。不过这本书应该是作者闲暇时写的一篇篇优质的读书感想,最终选了一些适合个人成长的篇章组合成了一本书。因为我从全书结构上来讲,没看到非常紧密的前后联系,可以将每章里的一篇都剥离出来细细阅读,快速看一遍的话,可能会觉得有些乱或者是重复,所以得好好梳理一番。
该书一共六个章节,
第一章 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
第二章 财富的本质
第三章 认知突围
第四章 积极才是硬道理
第五章 年轻的时候,我们该如何选择
第六章 看懂趋势,掌控未来
全书想要突出的重点可以大致按照丹尼尔·戈尔曼的《情商》里的几个章节来概括,即自我认知、自我管理、社会意识、机会之窗这四个重要内容。
一、自我认知
我们得对自己的水平有个客观并且深刻的认知——我们大部分人都是一个资质平庸、智商一般的人。我们一定要承认自己平庸,否则我们会浪费掉自身最重要的一个资质:肯下笨功夫。
认知错位的话,会导致绝大部分人,智商平庸还总想走捷径。
认清自身后,就可以对周围形势进行分析了,看看周围与我们竞争的那些人是什么情况。
一、大部分人又懒又笨,他们一辈子也没努力过,没主动过,更没有主动做过艰难的决定,只是被动地接受生活的摆布,过一天算一天。这里的“努力”指的是“主动出击”,克服恐惧,迎接挑战。处处被动被生活蹂躏,那叫“辛苦”。所以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你只要稍微努力一下,瞬间就可以超越70%的人,而且越早越好,越晚就越被动了。
二、社会确实是存在分层的,但社会竞争又不需要你比所有人都强,你不需要做第一也不需要做第二,你完全没必要跟那些人竞争。你只需要稍微努力一下,超过绝大部分又懒又笨的人,然后再踏踏实实,干什么事都努力认真些,多给别人笑脸,别总觉得别人欠自己。好好攒钱,就可以超过社会上80%的人,再在这个基础上做得更好一些,进全社会前10%并不难。
二、自我管理
对自己和形势有了清晰的认识后,我们就知道自己需要去努力了。所以我们需要去学习,只有持续学习持续输入新信息,才不会让我们朝“熵增”趋势发展。关于技能提升或者成长有几个方面需要着重下工夫。
一、奖励,奖励必须是反馈型的,有确定性的,可度量的。
二、练习,先把基础打牢,然后再提升层级,越学越难,在每个阶段都扎实练习。
三、工具,一个人掌握了复杂工具,才真正具备了能力,只掌握简单的工具是没用的。复杂的工具指的是 SQL工具、数据库、ECLIPSE、复杂图像编辑工具、建模工具等,人的能力只有和工具叠加起来,才能形成效果。
四、时间,在学习前期,一个人是没有方向、没有思路、没有全局感的,最重要的就是不断投入时间,过一段时间就会突然清晰了。
很多人不管做什么事,如果做一段时间,没什么感觉,也不太顺利,就开始怀疑自己没天赋或者选择错误。这种想法是错误的,你一个普通人,你有啥天赋?你最应该考虑的问题是:
1.现在是慢启动阶段,要什么自行车?
2.数量都不够,要什么效果?
说到数量这个词,必须得将硅谷王川在网上发的一段文字拎出来给大家看看。
1. 所有的我们以为的质量问题,大多本质是数量问题,因为数量不够,差几个数量级而已。
2. 数量就是最重要的质量。大部分质量问题,在微观上看,就是某个地方数量不够。
3. 最大的误区是,明明是数量不够的问题,因为错误地以为瓶颈在于质量,幻想在不增加数量的前提下,用某种奇技淫巧,偷工减料达到目的。
这时候玄学、迷信和各种无病呻吟就出现了。数量不够,底子不够厚时,很多事情是做不到的。即使有时看似有捷径,欠的账迟早是要还的。
五、运动,运动不仅仅能减肥,更能帮助改善注意力,使精神非常饱满。
三、社会意识
世界很大,资源很足,最倒霉的事就是被锁在一个视野狭小的范围内,跟太多人一起竞争。要学会跳出那个小圈子,跳出来的办法就是去做有价值的事。社会竞争很激烈,也没想象的那么激烈。在一个人十几年、几十年如一日的奋斗面前,绝大部分人都是渣,因为绝大部分人都只是辛苦,并不是奋斗。
所以大家要对自己做的事情有个价值认识,一定要区分开哪些东西有长线价值,哪些东西的长线价值是自己的。上班,写作投稿,这两个结果都一样,工作成果的后续效益都是没有的,都被公司和其他人拿走了。但后续效益才是真正的剩余价值。
这里有必要提到一个词“资源边界”,就是我们习惯用静态眼光看世界,在当时的资源边界以内思考问题。如果能够突破这个边界,很多事情就不再是问题。
那怎么扩展资源边界,把触角伸到未知领域呢?具体怎么做作者也不知道,但作者举了个反例来说明那样做是不利于扩展边界的。就是人到中年,总是习惯性搞自我封闭,不再吸收,不再去扩展,觉得自己年龄大了,学不会了,有点时间不如看会儿抖音电视剧什么的,这种心态从资源探索角度来看是极其消极的。
大家往往总是高估自己一天能学会的东西,低估三年能学会的东西,大家细细体会这句话,很有意思。
四、机会之窗
还在奋斗的我们需要明白为什么穷人难翻身呢?问题出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穷人最难突破的就是父母
很多父母自己一事无成,教育起孩子来头头是道,但孩子好像故意跟他们对着干,无论父母说什么,孩子就是不停。 这是一个值得让很多父母反思的现象:绝大部分父母都没有意识到,孩子是在模仿自己啊。
排除低概率基因变异的情况,孩子从父母那里继承了两套基因,一套是生理学意义上的基因,你孩子长得像你,跟你有着一样的瞳孔颜色和耳垂形状,这是生理基因。另一套是社会学意义上的基因,你孩子做事方式也很像你,思考方式也很像你。如果没有义务教育,你的孩子大概率就是你的翻版,这就叫社会基因。
二、可怕的同质化分层
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出现了一种情况,即各个层次的人会聚在一起。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优秀的人会聚在一起,这倒也不是他们故意排外,而是一种能从数学上证明的“同质化分层”机制。这种现象跨越物种,跨越文明,任何地方都存在。
三、消费的枷锁
这些年大家慢慢开始意识到如果买几套房子,坐当包租公包租婆该多舒服,道理大家都懂,可是那一大笔启动资金就得让穷人穷尽一生甚至几辈子才能买下一套房子。
在《富爸爸,穷爸爸》里,有句话对我影响很深:穷人和富人都会买奢侈品,穷人往往用他们每个月的血汗钱购买,那本应该用来投资或者留给他们子女的财富。富人则是用他们所产生的资本够本。
四、习得性无助
如果一个人长时间处于一种缺乏选择的状态,大脑潜意识会慢慢认为做任何事都无法改变现状改变自身命运,于是会进入一种习得性无助的状态,变得更为消极。即使情况改变,有机可乘时,也不去行动。这种情况严重时,会导致免疫力下降,甚至会得抑郁症。
当然选择过多时也会出现三个问题题:决策需要耗费更多精力;选择后犯错误的可能性更大;犯错误造成的心里挫折感更强。
五、从小的决定开始吧
社会对穷人是真的不怎么友好的,阶层越靠下,可使用的资源也越少,试错成本也就相对越高。而这个世界做什么事都是需要试错的,试错需要成本。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多思考多行动,多尝试一些低成本试错而且有长期红利的事情。
我们可以了解一下,富人是怎么赚钱的。
1.低成本资金
低利率对有钱的大佬来说,是一件爽的不得了的事,这意味着市场上有很多很多资金,而且成本极低。这时候从银行贷款、从市场上筹集资金是一件相当容易的事情,而且优质资产越多,违约概率越小,议价能力就越强,利率还会比别人更低。
2.超高杠杆
资本主义的本质是关系,我们可以好好体会下这句话的内涵。大佬们开挂的人生关键就是关系、廉价资金、内部信息这三元素在循环起作用,并且相互促进形成正反馈。
3.全球布局
大佬们不会担心把钱投向房地产、股市,泡沫破裂,因为他们可以在全球分散资产配置。
以上就是我总结的全书内容,很多东西我都在尝试中,我也相信,慢慢坚持一定会有效果的。
PS:其实我对于第六章最后两篇没怎么看懂,希望等自己看了更多书籍后,再回顾这本书能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