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往事,思来者”。太史公的箴言如晨钟暮鼓,穿越千年依然振聋发聩。在波澜壮阔的新时代征程上,回望百年党史这座精神富矿,每一次用心感悟、深入探寻,都是一次思想的淬炼、一次灵魂的叩问、一次力量的凝聚。它不仅承载着过往的辉煌与艰辛,更蕴藏着指引我们破浪前行的时代密码。
党史富矿中蕴藏着颠扑不破的真理力量,在新时代绽放更璀璨的光芒。 从南湖红船的微弱灯光到今日领航复兴的巍巍巨轮,一部党史,就是一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伟大探索史。陈望道“真理的味道非常甜”的故事,是早期共产党人对真理矢志不渝追求的生动缩影。这真理的力量,在历史实践中不断淬炼升华:井冈山的星火照亮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小岗村的红手印按响了改革开放的春雷,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则宣告了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在新时代,这一真理伟力正磅礴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之中。从科技自立自强到乡村全面振兴,从生态文明建设到高水平对外开放,每一项成就都是党的创新理论在新时代实践中的有力印证,是我们应对风险挑战、把握历史主动的“定盘星”和“指南针”。
党史富矿中矗立着永不磨灭的精神丰碑,在新时代激荡更澎湃的伟力。 无数英烈用鲜血和生命熔铸的精神谱系,是融入中华民族血脉最深沉的红色基因。方志敏在狱中憧憬着“可爱的中国”,其豪迈誓言背后是坚不可摧的信仰长城。这信仰的力量,在烽火硝烟中锻造了夏明翰“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铮铮铁骨,在建设岁月里铸就了焦裕禄“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的公仆情怀。在新时代的广阔舞台上,这精神丰碑闪耀着更为夺目的光辉:抗疫精神中“逆行而上”的担当,脱贫攻坚精神里“上下同心”的伟力,科学家精神、企业家精神、劳模工匠精神的竞相迸发……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宝贵财富,在新征程上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正化为亿万人民攻坚克难、砥砺奋进的磅礴动能,支撑着我们面对惊涛骇浪而岿然不动。
党史富矿最终指向的是启迪当下、烛照未来的实践智慧,为新时代导航定向。 杜牧在《阿房宫赋》中警示:“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清醒的良药。我们党在百年奋斗中,积累了治国理政的宝贵经验,也铭刻着深刻的教训。从“两个务必”的“进京赶考”警钟,到新时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永恒课题,再到“三个务必”的时代新要求,党史中蕴含的群众路线根本方法、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勇气、居安思危的底线思维,为我们应对新时代的风险挑战提供了根本遵循。它深刻诠释了我们党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两个答案”——人民监督与自我革命,这是我们党永葆生机活力、确保基业长青的制胜法宝,是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驾驭复杂局面、引领复兴航船的根本指南。
“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党的百年伟业正是这一历史辩证法的雄浑乐章。这座取之不尽的精神富矿,是新时代“赶考”路上的“资治通鉴”,是滋养初心、淬炼灵魂的“源头活水”。
让我们以敬畏之心深耕这座富矿,以钻研之态汲取智慧养分。让党史之光照亮前路,以历史之镜鉴照得失,在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中,不断传承那永不褪色的精神谱系,汲取那穿越时空的真理伟力,以更加坚定的步伐、更加昂扬的姿态,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续写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璀璨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