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阅兵典礼礼炮鸣放
1949年新中国成立,在开国大典上,54门礼炮齐鸣28响,这代表了中国共产党诞生28年,领导中国人民创建了新中国。54门礼炮具体代表什么,一直没有明确的说法,有的说是代表了当时参加新政协的54个单位。
70年的阅兵典礼上,28门礼炮,排成两排(合计56门),齐鸣70炮。合计56门礼炮象征着56个民族大家庭,28代表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到1949年走过的28年奋斗历程,70响礼炮象征着新中国70载春华秋实。
2.战旗方队意义深远
100面战旗组成的战旗方队,集中展示了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以及新中国成立以来荣誉功勋部队的战旗。这个方队的设立有利于增强阅兵活动的历史纵深感厚重感,表达对革命先烈的深切缅怀,对荣誉部队传统作风的接续传承。
3. 战略军种的全新亮相
火箭军是我国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是我国大国地位的战略支撑,素有“大国重器”美誉。它的前生“第二炮兵”,由1966年7月1日毛主席亲自批准成立,为了保密的需要,周恩来总理亲自命名为“第二炮兵”,而其实它是由常规导弹部队和战略核导弹部队等组成的。2015年12月31日这支部队,正式更名为“火箭军”。本次参加新中国建国70周年阅兵,这是火箭军更名后首次以战略军种的名义参加。
4.群众游行展示新中国70年辉煌成就
10万群众和70组彩车以“同心共筑中国梦”为主题,分“建国创业”“改革开放”“伟大复兴”三个部分,展现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