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输入和不断输出

当“一起写吧!”来到第211天的的时候,真的觉得不可思议。

什么时候开始有如此的毅力一天不落的坚持做一件事情,这可一点也都不像“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我呀!不是我自夸,我觉得这次我“真的值得表扬”。

想想这二百多个日日夜夜,虽有不易,但也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很多的事情,并不是你“不能”而是你“不为”,就像《为学》中所说“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所以“能与不能”皆在“为与不为”一念之间。

所以现在也能够为以前的“不能”找到理由了,那就是惰性使然,不愿意去承担,不愿意去“挑战”自己,当决心要跨出那一步的时候,事情便已经成功了一半了,不是吗?

回顾这二百多天,每天大部分的时候写作的字数大部分控制在一千字左右,文章短的时候也可以达到七八百字,“每月一精品”则另当别论,因为按照“挑战”要求必须达到两千字以上,这个是需要提前准备的。想想也是不可思议,每天在一定的时间段,不管手头在忙什么事情,工作的、家庭的,总会自然而然的放下手头的活,“主动”的去写东西,这是以前所没有过的经历,我觉得这可能已经“习惯成自然了吧!”。

最大的感觉就是知道了怎么样才可以坚持“写下去”,那就是“持续输入和不断地输出”,“持续输入”就是要不断的阅读,只有阅读,你的写作之泉才不会枯竭。所以我每天写东西之前定会去翻一翻我“订阅号”里的一些东西,看看《洞见》里有没有好的文章;看看《微信读书》里有没有新的书籍;听听张文质老师又说了哪些新的教育观点;看看《家校会》里有没有好的家校共育好观点……通过读这些文章,我总能从其中找到要写作的触发点。这可能就是小尘老师说的“写不下去,就去读书。”是呀,当你真正的读书了,你才会有下一步的“写”。

由此,我想到了学生的写作,现在当然学生要写一点点的东西,那实在是太难了,一提起写作文,那个“头大呀!”别提有多难受了,一堂课下来总是写不了几个字,作文尤其不敢让他们拿回家写,一拿回家个个都去找“度娘”,写出的东西一个样子,有时候同一篇文章在班里可以出现好几篇,看着看着就生气。为何这样难?究其原因就是“输入”不够,那“输出“当然困难了”,可是一天想让他们多读书,他们的一个借口“作业太多,根本没有时间读书。”就“搪塞”了你。

可是整天坐在教室里想,我想是写不出好文章的,对于我对于学生应该是一样的,所以要让学生不再为写作文发愁,唯一的办法就是让他们不断地读书“持续的输入”,才有可能“顺利的输出”。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