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若水
今年七月十一号,我们一行15个人开启了前往贵州毕节山区的支教之旅。怀揣着对前方未知的欣喜以及满满的激动,我们踏上了征程。
初识猫场
经过18个小时的火车硬座折磨和长达三小时的山路颠簸,我们拖着笨重的行李终于到达了目的地——贵州省毕节市猫场镇一小。不得不说,学校从外部条件看来,在当地也是首屈一指的。清一色的装潢加上花草的点缀,使得学校散发着青春与活力。一阵感叹之后,我们开始犯愁了:接下来的衣食住行该怎么安排。幸得学校校长的安排,我们成功入住了教室,在打开门的那一刹那,残破的高低不齐的桌子映入眼帘。面面相觑的间隙,队长一声令下,我们便开始忙碌起来。清扫的、拼桌子的,大家都特别卖力。然而因为有太多高低不齐的桌子存在,根本就没法拼成完整的一大片。无奈之下,校长又开了另一间教室。感激涕零之间,我们以最快速度整理好桌子,再铺上一层海绵垫,简单的“大通铺”就算是完成了。已经筋疲力竭的我们顾不得舟车劳顿之后有无洗漱,倒头就睡,第一天完美落幕。
支教路上
在简单落实了吃饭(学校食堂有锅碗瓢盆)、洗澡(在距离一千多米的宾馆开房轮流洗)等问题后,我们开始了忙碌的招生。从老师那了解到,虽然学校硬件设施较好,但是师资力量严重缺乏,上半年就有十四名女老师请产假。而且猫场镇留守儿童较多,学生成绩也普遍不理想。当我们看到学生的成绩单时,发现整个小学都只用考语文数学,但是仅开两门总分也是不尽人意。考虑到这个问题,我们决定开设多节辅导课,专门辅导学生暑期作业。外加其余音乐、美术、书法等课。因时间有限,我们委托老师在班群联系家长。不一会儿,就有家长带着孩子陆陆续续来报到了。我们分批跟他们道明开设的课程以及签订了安全责任书。忙碌了几个小时,原定开设三个班大概九十人的计划被完全打乱,来的人数已经远远超过预期。碍于我们支教队员人数有限,我们只能向后来的家长说明情况。看着一个又一个佝偻的老人带着孩子用贵州方言苦苦央求,我们于心不忍,于是一次又一次放宽标准,到最后孩子数量达到一百多人。
正式见面的时候终于到了。作为一二年级的助班,看着五十多个如此可爱的小脸庞,自我介绍都显得太过正式。简单的认识之后,我们组织了小游戏、自我介绍和班委竞选,有积极举手在讲台上一本正经发言的小朋友,也有上讲台后却一言不发的小朋友,亦有起哄却死活不愿意举手的小朋友,天真稚嫩的表情与动作,惹得我们忍俊不禁。
接下来就是正式教学了。
我负责的是音乐课,刚开始准备教尤克里里的我犹豫了,因为缺少器材,口头教学肯定也是没有多大效果的,于是后来的音乐课就基本按照教授歌曲外加尤克里里伴奏。小孩子们的兴趣也很大,第一首歌教的是张悬的《宝贝》,因为自己本身就很喜欢这首歌,加上好听易学,自然成为了我首堂课的教学歌曲。孩子们虽小,音乐素养却出乎我意料,一遍下来后就已经学的差不多了。于是我以游戏比拼的方法让孩子们巩固歌曲,第一堂课就在轻松的氛围下结束了。
经过低年级教学的轻松愉悦,我信心满满走进了高年级的教室(虽然对其班上三剑客早有耳闻)。看着前几排座位都空着,我暗笑:这是提前进入了大学生活?也就知道了这个班级不好“对付”。果然,作为小学的“老油条”,他们只对玩游戏有兴趣,上课各自做自己的事情,低年级的奖励方法已经不奏效了。为了调动他们上课的积极性,我只好以物质奖励(江西财经大学纪念纸牌)引起他们的兴趣,而最终的效果也还是不错的。而早有耳闻的“三剑客”竟然也没有捣乱。
于是课就这么有条不紊的上着,我也和孩子们混的越来越熟。
不舍猫场
这是在猫场第三天的午后。队长突然宣布开会,于是接下的消息犹如晴天霹雳,因为某种原因,毕节市教育局严禁支教。当时的我们不解,不都签订了安全协议书么,我们好不容易步入正轨,现在竟然要打道回府?在一阵热烈的讨论下,我们暂定通知小朋友来回路上一定要家长接送,如果这样还不行的话,就有两条路可走。一种是去另一支教队所在地贵阳市修文县小箐乡共同支教,另一种是去小箐乡郭田村重新招生,重头再来。我们别无选择,待到第二天早上,发现教育局还是没有审批,我们只好对那些家长宣布支教只能中断。家长们也无奈的回应:我都放下了家里的农活送孩子来了,没想到……在凝重的氛围下,我们和家长和孩子们道了别,以最快速度收拾好东西,带着桶和盆等生活用品以及自己的行李赶往了贵阳。经过一条条蜿蜒颠簸的山路,望着越来越远的猫场,回想着小孩子们的点点滴滴,每个人的心里都仿佛放了一个沉重的秤砣。
终于还是离开了猫场,不同的是,这次的离别却来的那么猝不及防。
待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