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应天理,善长恶消】——觉悟传统文化兴时态(43)

【顺应天理,善长恶消】——觉悟传统文化兴时态(43)

一、天理人情

保存心中本具的天理,消灭人的私有欲望。仁即是天理,不仁即是人欲。义即是天理,不义即是人欲。忠即是天理,不忠即是人欲。孝即是天理,不孝即是人欲。心平气和即是天理,浮躁骄狂即是人欲。是谓存其天理,灭其人欲。

人化物也者,灭天理而穷人欲者也。于是有悖逆诈伪之心,有淫泆作乱之事。所谓“灭天理而穷人欲者”就是指泯灭天理而为所欲为者。

人心私欲,故危殆。道心天理,故精微。灭私欲则天理明矣。所谓“灭私欲则天理明”,就是要“存天理、灭人欲”。

孔子所谓“克己复礼”;《中庸》所谓“致中和”,“尊德性”,“道问学”;《大学》所谓“明明德”;《书》曰“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圣贤千言万语,只是教人存天理、灭人欲。

天有春夏秋冬,地有金木水火,人有仁义礼智,皆以四者相为用也。理者有条理,仁义礼智皆有之。大而天地万物,小而起居食息,皆太极阴阳之理也。至于一草一木昆虫之微,亦各各有理。天地之间,有理有气,理者也,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天下万物当然之则便是理。世间之物,无不有理,皆须格过。天下之理,终而复始,所以恒而不穷。恒,非一定之谓也,一定则不能恒矣。惟随时变异,乃常道也。天地常久之道,天下常久之理。非知道者孰能识之?有此理,便有此天地;若无此理,便亦无天地,无人无物,都无该载了!有理,便有气流行,发育万物。

天理包含道理、规律、秩序、准则、规定性。天理既是天之大理,又是物之小理,还是人之道理。天理是自然之理,是万物之常理,是事物本来的规律,是社会之秩序,是人的道理、情理。天地之心,天地之理。心固是主宰底意,然所谓主宰者,即是理也,不是心外别有个理,理外别有个心。窃谓天地无心,仁便是天地之心。仁者,天下之公,善之本也。仁者,天下之正理,失正理则无序而不和。

孟子说:“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朱熹也中说:“鱼与熊掌皆美味,而熊掌尤美也。” 鱼,我所欲是合道理的人欲,熊掌,我所欲也是合道理的人欲,舍鱼而取熊掌者还是合道理的人欲,这些都属于天理。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所欲不必沉溺,只有所向便是欲。合理的饮食欲望是天理,过分的要求美味就是要灭的人欲。天理与 人欲是相对的,正常的合理的人欲就是天理,过分的、多余的甚至是罪恶的人欲就是要灭的人欲。人之所以为人就是因为有人性,人性就是仁爱之心,但人也是动物,所以人也有动物性,就是说人有时候也有兽性。这兽性就是邪恶之心。这也是要灭的人欲。

孔子认为:“人之初性本善。” 荀子认为:“人之初性本恶。” 朱熹认为:“人生气禀,理有善恶。” 朱熹说的“存天理” 存的是孔子说人之初性本善的善,是人性中善的部分。朱熹说的“灭人欲”要灭的荀子说人之初性本恶的恶,是人性中恶的部分。

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这就是人欲,这样的人欲是符合人的生理需求,而他应该限定在一定的原则之内,也就是不违背天理下的人欲,所要消灭的人欲是人超过节制后的私欲,不当有而有的,是非分的,这才是完整的存天理、灭人欲,一定要清楚人欲是说的人的私欲。

二、天理昭彰

人间夫妇愿白首,男长女大无疾疚。男娶妻兮女嫁夫,频见森孙会行走。若还此愿遂心怀,百年瞑目黄泉台。莫教中道有差跌,前妻晚妇情离乖。晚妇狠毒胜蛇蝎,枕边谮语无休歇。自己生儿似宝珍,他人子女遭磨灭。饭不饭兮茶不茶,蓬头垢面徒伤嗟。舜幼历山终夜泣,闵骞十月衣芦花。

舜,古代历史传说中的一个帝王。历山,是他曾经在那里耕种过的地方。幼时他的继母屡次想害他,他总是设法躲避、忍耐过去。终夜泣, 是说他受了继母的陷害而整夜哭泣。闵骞,即闵子骞,春秋时鲁国人。性孝友。后母虑待他,把丝绵装在亲生的两个儿子的衣服里,把芦花装在闵子骞的衣服中。他父亲知道了,准备不要他的后母,他说:“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劝他父亲不要那样作。申生,春秋时晋献公的太子。献公宠爱骊姬,骊姬想立她自己的儿子奚齐做太子,于是设计陷害申生,申生被迫自杀。伯奇,周宣王的大臣尹吉甫的儿子。受后母的谗害,被逐。他悲伤自己的遭遇,作《履雷操》曲。

这篇言语,大抵说人家继母心肠狠毒,将亲生子女胜过一颗九曲明珠,乃希世之宝,何等珍重。这也是人之常情,不足为怪。单可恨的,偏生要把前妻男女,百般凌虐,粪土不如。若年纪在十五六岁,还不十分受苦。纵然磨灭,渐渐长大,日子有数。惟有十岁内外的小儿女,最为可怜。然虽如此,其间原有三等。哪三等?

第一等,乃富贵之家,生时自有乳母养娘伏侍,到五六岁便送入学中读书。况且亲族蕃盛,手下婢仆,耳目众多,尚怕被人谈论,还要存个体面。不致有饥寒打骂之苦。或者自生得有子女,就要独吞家财,也只在枕上挑拨唆弄。正是:

焚廪损阶事可伤,申生遭谤伯奇殃。后妻煽处从来有,几个男儿肯直肠。

第二等,乃中户人家,虽则体面还有,料道幼时,未必有乳母养娘伏侍,诸色尽要在继母手内出放。那饥寒打骂就不能够免了。若父亲是个硬挣的,定然卫护儿女,与老婆反目厮闹,不许她凌虐。也有惧怕丈夫厉害,背着眼方敢施行。倘遇了那不怕天,不怕地,也不怕羞,也不怕死,越杀越上的泼悍婆娘,动辄便拖刀弄剑,不是刎颈上吊,定是奔井投河,惯把死来吓老公,常有弄假成真,连家业都完在她身上。俗语道得好,逆子顽妻,无药可治。遇着这般泼妇,难道终日厮闹不成?少不得闹过几次,奈何她不下,到只得诈瞎装聋,含糊忍痛。也有将来过继与人,也有送去为僧学道,或托在父兄外家寄养。这还是有些血气的所为。又有等逆种,横肚腹,烂心肝,忍心害理,无情义的汉子。前妻在生时,何等恩爱,把儿女也何等怜惜。到得死后,娶了晚妻,或奉承她妆奁富厚,或贪恋颜色美丽,或中年娶了少妇,因这几般上,弄得神魂颠倒,意乱心迷,将前妻昔日恩义,撇向东洋大海。儿女也渐渐做了眼中之钉,肉内之刺。到得打骂,莫说护卫劝解,反要加上一顿,取她的欢心。常有后生儿女都已婚嫁,前妻之子,尚无妻室。公论上说不去时,胡乱娶个与他。后母还千方百计,做下魇魅 ,要他夫妻不睦。若是魇魅不灵,便打儿子,骂媳妇,撺掇老公告忤逆,赶逐出去。那男女之间,女儿更觉苦楚。孩子家打过了,或向学中攻书,或与邻家孩子们顽耍,还可以消遣。做了女儿时,终日不离房户,与那夜叉婆挤做一块,不住脚把她使唤,还要限每日做若干女工。做得少,打骂自不必说。及至赶足了,却又嫌好道欠,也原脱白不过。生下儿女,恰像写着包揽文书的,日夜替她怀抱,倘若啼哭,便道是不情愿,使性儿难为她孩子。偶或有些病症,又道是故意惊吓出来的。就是身上有个蚊虫疤儿,一定也说是故意放来叮的。更有一节苦处,任你滴水成冰的天气,少不得向水孔中洗浣污秽衣服,还要憎嫌洗得不洁净,加一场咒骂。熬到十五六岁,渐渐成人。那时打骂,就把污话来肮脏了。不骂要趁汉,定说想老公。可怜女子家无处伸诉,只好向背后吞声饮泣!倘或听见,又道装这许多妖势。多少女子当不起这般羞辱,自去寻了一条死路。有诗为证:

不正夫纲但怕婆,怕婆无奈后妻何。任她打骂亲生女,暗地心疼不敢诃。

第三等,乃朝趁暮食,肩担之家。此等人家儿女,纵是生母在时,只好苟免饥寒,料道没甚丰衣足食。巴到十来岁,也就要指望教去学做生意,趁三文五文帮贴柴火。若又遇着个凶恶继母,岂不是苦上加苦。口中吃的,定然有一顿没一顿,担饥忍饿。就要口热汤,也须请问个主意,不敢擅专。身上穿的,不是前拖一块,定是后破一片。受冻捱寒,也不敢在他面前说个冷字。那几根头发,整年也难得与梳子相会。胡乱挽个角儿,还不是得披头盖脸。两只脚久常赤着,从不曾见鞋袜面。若得了双草鞋,就胜如穿着粉底早靴。专任的是劈柴烧火,担水提浆。稍不如意,软的是拳头脚尖,硬的是木柴棍棒。那咒骂乃口头言语,只当与他消闲。到得将就挑得担子,便限着每日要赚若干钱钞。若还缺了一文,少不得敲个半死。倘肯撺掇老公,卖与人家为奴,这就算她一点阴骘。所以小户人家儿女,经着后母,十个到有九个磨折死了。有诗为证:

小家儿女受难辛,后母加添妄怒嗔。打骂饥寒浑不免,人前一样唤娘亲。

明朝正德年间,北京顺天府旗手卫,有个荫籍百户李雄。他虽是武弁出身,却从幼聪明好学,深知典籍。及至年长,身材魁伟,膂力过人,使得好刀,射得好箭,是一个文武兼备的将官。因随太监张永征陕西安化王有功,升锦衣卫千户。娶得个夫人何氏。夫妻十分恩爱。生下三女一男,儿子名曰承祖,长女名玉英,次女名桃英,三女名月英。原来是先花后果的。倒是玉英居长,次即承祖。不想何氏自产月英之后,便染了个虚怯症候。不上半年,呜呼哀哉。可怜:

留得旧时残锦绣,每因肠断动悲伤。

那时玉英刚刚六岁,承祖五岁,桃英三岁,月英只有五六个月。虽有养娘奶子伏侍,到底像小鸡失了鸡母,七慌八乱,啼啼哭哭。李雄见儿女这般苦楚,心下烦恼。只得终日住在家中窝伴。他本是个官身,顾着家里,便耽搁了公事。到得干办了公事,却又没工夫照管儿女。真个公私不能两尽。捱了几个月日,思想终不是长法,要娶个继室。遂央媒寻亲。那媒婆是走千家踏万户的,得了这句言语,到处一兜,那些人家闻得李雄年纪只有三十来岁,又是锦衣卫千户,一进门就称奶奶,谁个不肯。三日之间,就请了若干庚帖送来,任凭李雄选择。俗语有云:

姻缘本是前生定,不许今人作主张。

李雄千择万选,却拣了个姓焦的人家女儿,年方一十六岁,父母双亡,哥嫂作主。那哥哥叫做焦榕,专在各衙门打干,是一个油里滑的光棍。李雄一时没眼色,成了这头亲事。少不得行礼纳聘。不则一日,娶得回家,花烛成亲。那焦氏生得有六七分颜色,女工针指,却也百伶百俐,只是心肠有些狠毒。见了四个小儿女,便生嫉妒之念。又见丈夫十分爱惜,又不时叮嘱好生抚育,越发不怀好意。他想道:“若没有这一窝子贼男女,那官职产业好歹是我生子女来承受。如今遗下许多短命贼种,纵挣得泼天家计,少不得被他们先拔头筹。设使久后,也只有今日这些家业,派到我的子女,所存几何,可不白白与他辛苦一世?须是哄热了丈夫,后然用言语唆冷他父子,磨灭死两三个,止存个把,就易处了。”你道天下有这样好笑的事!自己方才十五六岁,还未知命短命长,生育不生育中,就算到几十年后之事,起这等残忍念头,要害前妻儿女,可胜叹哉!有诗为证:

娶妻原为生儿女,现成儿女反为仇。不是妇人心最毒,还因男子没长筹。

自此之后,焦氏将着丈夫百般殷勤趋奉。况兼正在妙龄,打扮得如花朵相似。枕席之间,曲意取媚。果然哄得李雄千欢万喜,百顺百依。只有一件不肯听。你道是哪一件?但说到儿女面上,便道:“可怜他没娘之子,年幼娇痴。倘有不到之处,须将好言训诲,莫要深责。”焦氏撺咬了几次,见不肯听,忍耐不住。一日趁老公不在家,寻起李承祖事过,揪来打骂。不道那孩子头皮寡薄,她的手儿又老辣。一顿乱扫,那头上却如酵到馒头,登时肿起几个大疙瘩。可怜打得那孩子无个地孔可钻,号淘痛哭。养娘奶子解劝不住。那玉英年纪虽小,生性聪慧,看见兄弟无故遭此毒打,已明白晚母不是个善良之辈。心中苦楚,泪珠乱落。在旁看不过,向前道声:“母亲,兄弟年幼无知,望乞饶恕则个!”焦氏喝道:“小贱人!谁要你多言?难道我打不得么?你的打也只就在头上滴溜溜转了,却与别人讨饶?”玉英闻得这语,愈加哀楚。正打之间,李雄已回。那孩子抱住父亲,放声号恸。李雄见打得这般光景,暴躁如雷,翻天作地,闹将起来。那婆娘索性抓破脸皮,反要死要活,分毫不让。早有人报知焦榕,特来劝慰。李雄告诉道,“娶令妹来,专为要照管这几个儿女,岂是没人打骂,娶来凌贱不成!况又几番嘱咐,可怜无母娇幼。你即是亲母一般,凡事将就些。反故意打得如此模样!”焦榕假意埋怨了妹子几句,陪个不是,道:“舍妹一来年纪小,不知世故;二来也因从幼养娇了性子,在家任意惯了。妹丈不消气得!”又道:“省得在此不喜欢,待我接回去住几日,劝喻他下次不可如此。”道罢,作别而去。少顷,雇乘轿子,差个女使接焦氏到家。那婆娘一进门,就埋怨焦榕道:“哥哥,奴总有甚不好处,也该看爹娘份上访个好对头匹配才是,怎么胡乱肮脏送在这样人家,误我的终身?”焦榕笑道:“论起嫁这锦衣卫千户,也不算肮脏了。但是你自己没有见识,怎么抱怨别人?”焦氏道:“那见得我没有见识?”焦榕道:“妹夫既将儿女爱惜,就顺着他性儿,一般着些痛热。”焦氏嚷道:“又不是亲生的,教我着疼热,还要算计哩!”焦榕笑道:“正因这上,说你没见识。自古道,将欲取之,必固与之。你心下越不喜欢这男女,越该加意爱护。”焦氏道:“我恨不得顷刻除了这几个冤孽,方才干净,为何反要将他爱护?”焦榕道:“大抵小儿女,料没甚大过失,况婢仆都是他旧人,与你恩义尚疏。稍加责罚,此辈就到家主面前轻事重报,说你怎地凌虐。妹夫必然着意防范,何由除得?他存了这片疑心,就是生病死了,还要疑你有甚缘故,可不是无丝有线!你若将就容得,落得做好人。抚养大了,不怕不孝顺你。”焦氏把头三四摇道:“这是断然不成!”焦榕道:“毕竞容不得,须依我说话。今后将他如亲生看待,婢仆们施些小惠,结为心腹,暗地察访。内中倘有无心向你,井口嘴不好的,便赶逐出去。如此过了一年两载,妹夫信得你真了,婢仆又皆是心腹,你也必然生下子女,分了其爱。那时觑个机会,先除却这孩子,料不疑虑到你。那几个丫头,等待年长,叮嘱童仆们一齐驾起风波,只说有私情勾当。妹夫是有官职的,怕人耻笑,自然逼其自尽。是这样阴唆阳劝做去,岂不省了目下受气?又见得你是好人。”焦氏听了这片言语,不胜喜欢道:“哥哥言之有理!是我错埋怨你了。今番回去,依此而行。倘到紧要处,再来与哥哥商量。”

且说李雄因老婆凌贱儿女,反添上一顶愁帽儿,想道:“指望娶她来看顾儿女,却到增了一个魔头!后边日子正长,教这小男女怎生得过?”左思右算,想出一个道理。你道是什么道理?收拾起一间书室,请下一个老儒,把玉英、承祖送入书堂读书。每日茶饭俱着人送进去吃。直至晚方才放学。教他远了晚娘,躲这打骂。那桃英、月英自有奶子照管,料然无妨。常言:夫妻是打骂不开的。过了数日,只得差人去接焦氏。焦榕备些礼物,送将回来。焦氏知得请下先生,也解了其意,更不道破。这番归来,果然比先大不相同,一味将笑撮在脸上,调引这几个小男女,亲亲热热,胜如亲生。莫说打骂,便是气儿也不再呵一口。待婢仆们也十分宽恕,不常赏赐小东西。但凡下人,肚肠极是窄狭,得了须微之利,便极口称功诵德,欢声溢耳。李雄初时甚觉奇异,只道惧怕他闹吵,当面假意殷勤,背后未必如此。几遍暗地打听,冷眼偷瞧,更不见有甚别样做作。过了年余,愈加珍爱。李雄万分喜悦,想道:“不知大舅怎生样劝喻,便能改过从善。如此可见好人原容易做的,只在一转念耳。”从此放下这片肚肠。夫妻恩爱愈笃。那焦氏巴不能生下个儿子。谁知做亲二年,尚没身孕。心中着急,往各处寺观庵堂,烧香许愿。那菩萨果是有些灵验。烧了香,许过愿,真个就身怀六甲。到得十月满足,生下一个儿子,乳名亚奴。你道为何叫这般名字?原来民间有个俗套,恐怕小儿养不大,常把贱物为名,取其易长的意思。因此每每有牛儿狗儿之名。那焦氏也恐难养,又不好叫这般名色,故只唤做亚奴,以为比奴仆尚次一等,即如牛儿狗儿之意。李雄只道焦氏真心爱惜儿女,今番生下亚奴,亦十分珍重。三朝满月,遍请亲友吃庆喜筵宴,不在话下。常言说得好:只愁不养,不愁不长。睫眼间,不觉亚奴忽又已周岁。那时玉英已是十龄,长得婉丽飘逸,如画图中人物。且又赋性敏慧,读书过目成诵,善能吟诗作赋。其它描花刺绣,不教自会。兄弟李承租,虽然也是个聪明孩子,到底赶不上姐姐,会咏绿萼梅,诗曰:

并是调莹种,偏栽碧玉枝。不夸红有艳,兼笑白无奇。蕊绽万忘彖,宛香作沐建。陇头羌笛奏,芳草碧云山。

因有了这般才藻,李雄倍加喜欢。连桃英、月英也送入书堂读书。又尝对焦氏说道:“玉英女儿,有如此美才,后日不舍得嫁她出去。访一个有才学的秀士入赘家来,待他夫妇唱和,可不好么?”焦氏口虽赞美,心下越增妒忌。正要设计下手。不想其年乃正德十四年,陕西杨九儿据皋兰山起事。屡败官军,地方告急。朝廷遣都指挥赵忠充总兵官,统领兵马前去征讨。赵忠知得李雄智勇相兼,特荐为前部先锋。你想军情之事,火一般紧急,可能够少缓?半月之间,择日出师。李雄收拾行装器械,带领家丁起程。临行时又叮嘱焦氏,好生看管儿女。焦氏答道:“这事不消吩咐!但愿你阵面上神灵护佑,马到成功,博个封妻荫子。”夫妻父子正在分别,外边报:“赵爷特令教场相会。”李雄洒泪出门。急急上马,直至教场中演武厅上与诸将参谒已毕,朝廷又差兵部官犒劳,三军齐向北阙谢恩,口称万岁三声。赵爷传令李雄带领前部军马先行。李雄领了将令,放起三个轰天大炮,众军一声呐喊,遍地锣鸣,离了教场,望陕西而进。军容整肃,器仗鲜明,一路上逢山开径,遇水叠桥,不则一日,已至陕西地面,安营下寨,等大军到来,一齐进发。与杨军连战数阵,互相胜负。到七月十四,杨军挑战。赵爷令李雄出阵。那李雄统领部下精兵,奋勇杀入。杨军抵挡不住,大败而走。李雄乘胜追逐数里。不想杨军伏兵四起,团团围住,左冲右突,不能得脱。外面救兵又被截断。李雄部下虽然精勇,终是众寡不敌。鏖战到晚,全军尽没。可怜李雄盖世英雄,到此一场春梦!正是:

正气千寻横宇宙,孤魂万里占清寒。

却说焦氏方要下手,恰好遇着丈夫出征,可不天凑其便。李雄去了数日,一乘轿子,抬到焦榕家里,与他商议。焦榕道:“据我主意,再缓几时。”焦氏道:“却是为何?”焦榕道:“妹夫不在家,死了定生疑惑。如今还是把他倍加好好看承。妹夫回家知道,越信你是个好人。那时出个不意,弄个手脚,必无疑虑。可不妙哉!”焦氏依了焦榕说话,真个把玉英、姊妹看承比前又胜几分。终日盼望李雄得胜回朝。谁知已到八月初旬,陕西报到京中,说七月十四日与贼交锋,前部千户李雄恃勇深入,先胜后败,全军尽没。焦榕是幼在各衙门当干的,猛然却得这个消息,吃了一惊,如飞报与妹子。焦氏闻说丈夫战死,放声号哭。那玉英姊妹尤为可怜,一个个哭得死而复苏。焦氏与焦榕商议,就把先生打发出门,合家挂孝,招魂设祭,摆设灵座。亲友尽来吊唁。那时焦氏将脸皮翻转,动辄便是打骂。又过了月余,焦氏向焦榕道:“如今丈夫已死,更无别虑。动了手罢。”焦榕道:“到有个妙策在此,不消得下手。只教他死在他乡外郡,又怨你不着。”焦氏忙问有何妙策。焦榕道,“妹夫阵亡,不知尸首下落。再捱两月,等到严寒天气,差一个心腹家人,同承祖到陕西寻觅妹夫骸骨。他是个孩子家,哪曾经途路风霜之苦。水土不服,自然中道病死。设或熬得到彼处,叮嘱家人撇了他,暗地自回。那时身畔没了盘缠,进退无门,不是冻死,定然饿死。这几个丫头,饶她性命,卖与人为妾作婢,还值好些银子。岂非一举两得!”焦氏连称有理。耐至腊月初旬,焦氏唤过李承祖说道:“你父亲半世辛勤,不幸丧于沙场,无葬身之地。虽在九泉,安能瞑目!昨日闻得舅舅说,近日赵总兵连胜数阵,敌兵退去千里之外,道路已是宁静。我欲亲往陕西寻觅你父亲骸骨归葬,少尽夫妻之情。又恐我是个少年寡妇,出头露面,必被外人谈耻。故此只得叫家人苗全服待你去走遭。倘能寻得回来,也见你为子的一点孝心。行囊都已准备下了,明早便好登程。”承祖闻言,双眼流泪道:“母亲言之有理!孩儿明早便行。”玉英料道不是好意,大吃一惊,乃道:“告母亲,爹爹暴弃沙场,理合兄弟前去寻觅。但他年纪幼小,路途跋涉,未曾经惯。万一有些山高水低,可不枉送一死?何不再差一人,与苗全同去,总是一般的。”焦氏大怒道:“你这逆种!当初你父在日,将你姐妹如珍宝一般爱惜。如今死了,便忘恩背义,连骸骨也不要了!你读了许多书,难道不晓得昔日木兰代父征战,缇紫上书代刑?这两个一般也是幼年女子,有此孝顺之心。你不能够学她这般志气,也去寻觅父亲骸骨,反阻当兄弟莫去!况且承祖还是个男子汉,一路又有人服侍,须不比木兰女上阵征战,出生入死。哪见得有什么山高水低,枉送性命!要你这般样不孝女何用!”一顿乱嚷,把玉英羞得满面通红,哭告道:“孩儿岂不念爹爹生身大恩,寻访骸尸归葬?只因兄弟们年纪尚幼,恐受不得辛苦。孩儿情愿代兄弟一行。”焦氏道:“你便想要到外边去游山玩景快活,只怕我心里还不肯哩。”当晚玉英姊妹挤在一处言别,呜呜的哭了半夜,李承祖道:“姐姐,爹爹骸骨暴弃在外,就死也说不得。待我去寻觅回来,也教母亲放心。不必你忧虑。”到了次早,焦氏催促起程。姊妹们洒泪而别。焦氏又道:“你若寻不着父亲骸骨,也不必来见我。”李承祖哭道:“孩儿如不得爹爹骨殖,料然也无颜再见母亲。”苗全扶他上牲口了,经出京师。你道那苗全是谁?乃是焦氏赠嫁的家人中第一个心腹,已暗领主母之命,自在不言之表。主仆二人离了京师,望陕西进发。此时正是隆冬天气,朔风如箭,地上积雪有三四尺高。往来牲口,恰如在绵花堆里行走。那李承祖不上十岁孩子,况且从幼娇养的,何曾受这般苦楚!在牲口背上把不住的寒颤,常常望着雪窝里颠将下来。在路晓行夜宿,约走了十数日。李承祖渐渐饮食减少,生起病来。对苗全道:“我身子觉得不好,且将息两日再行。”苗全道:“小官人,奶奶付的盘缠有限,忙忙赶到那边,只怕转去还用度不来。路上若再阻阁两日,越发弄不来了。且勉强捱到省下,那时将养几日罢。”李承祖又问:“到省下还有几多路?”苗全笑道:“早哩!极快还要二十个日子。”李承祖无可奈何,只得熬着病体,含闷而行。有诗为证:

可怜童稚离家乡,匹马迢迢去路长! 遥望沙场何处是?乱云衰草带斜阳。

又行了两日。李承祖看看病体转重,牲口甚难坐。苗全又不肯暂停,也不雇脚力,故意扶着步行。明明要送他上路的意思。又捱了半日,来到一个地方名唤保安村。李承祖道:“苗全,我半步移不动了,快些寻个宿店歇罢。”苗全闻言,暗想道:“看他这个模样,料然活不成了。若到店客中住下,便难脱身。不如撇在此间,回家去罢。”乃道:“小官人,客店离此尚远。你既行走不动,且坐在此,待我先去放下包裹,然后来背你去,何如?”李承祖道:“这话说得有理。”遂扶到一家门首,阶沿上坐下。苗全拽开脚步,走向前去,问个小路抄转,买些饭食吃了,雇个牲口,原从旧路回家去了。

且说李承祖坐在阶沿上,等了一回,不见苗全转来。自觉身子存坐不安,倒身卧下,一觉睡去。那个人家却是个孤孀老妪,住得一间屋儿,坐在门口纺纱。初时见一汉子扶个小厮,坐于门口,也不在其意。直至傍晚,拿只桶儿要去打水,恰好拦门熟睡,叫道:“兀那小官人快起来!让我们打水。”李承祖从梦中惊醒,只道苗全来了。睁眼看时,乃是那屋里的老妪。便挣扎坐起道:“老婆婆有甚话说?”那老妪听得语言不是本地上人物,问道,“你是何处来的,却睡在此间?”李承祖道,“我是京中来的。只因身子有病,行走不动,借坐片时。等家人来到,即便去了。”老妪道:“你家人在哪里?”李承祖道:“他说先至客店中,放下包裹,然后来背我去。”老妪道:“哎约!我见你那家人去时,还是上午。如今天将晚了,难道还走不到?想必包裹中有甚银两,撇下你逃走去了。”李承祖因睡得昏昏沉沉,不曾看天色早晚,只道不多一回。闻了此言,急回头仰天观望,果然日已矬西。吃了一惊,暗想道:“一定这狗才料我病势渐凶,懒得服侍,逃走去了。如今教我进退两难,怎生是好!”禁不住眼中流泪,放声啼哭。有几个邻家俱走来观看。那老妪见他哭的苦楚,亦觉孤惜,倒放下水桶,问道:“小官人,你父母是何等样人?有甚紧事,这般寒天冷月,随个家人行走?还要往哪里去?”李承祖带泪说道:“不瞒老婆婆说,我父亲是锦衣卫千户,因随赵总兵往陕西征讨,不幸父亲阵亡。母亲着我同家人苗全到战场上寻觅骸骨归葬。不料途中患病,这奴才就撇我而逃。多分也做个他乡之鬼了。”说罢,又哭。众人闻言,各各嗟叹。那老妪道:“可怜,可怜!原来是好人家子息,些些年纪,有如此孝心,难得,难得!只是你身子既然有病,还在这冷石上,愈加不好了。且闯闽起来,到我铺上去睡睡。或者你家人还来也未可知。”李承祖道:“多谢婆婆美情!恐不好打搅。”那老妪道:“说哪里话!谁人没有患难之处。”遂向前扶他进屋里去。邻家也各自散了。承祖跨入门槛,看时,侧边便是个火炕,那铺儿就在炕上。老妪支持他睡下,急急去汲水烧汤,与承祖吃。到半夜间,老妪摸他身上,犹如一块火炭。至天明看时,神思昏迷,人事不省。那老妪央人去请医诊脉,取出钱钞,赎药与他吃,早晚服侍。那些邻家听见李承祖病凶,在背后笑那老妪着甚要紧,讨这样烦恼!老妪听见,只做不知,毫无倦怠。这也是李承祖未该命绝,得遇这般好人。有诗为证:

家中母子犹成怨,路次闲人反着疼!美恶性生天壤异,反教陌路笑亲情。

李承祖这场大病,捱过残年,直至二月中方才稍可。在铺上看着那老妪谢道:“多感婆婆慈悲,救我性命!正是再生父母。若能挣扎回去,定当厚报大德。”那老妪道:“小官人何出此言!老身不过见你路途孤苦,故此相留,有何恩德,却说厚报二字!”光阴迅速,倏忽又三月已尽,四月将交。那时李承祖病体全愈,身子碍挣, 遂要别了老妪,去寻父亲骸骨。那老妪道:“小官人,你病体新痊,只怕还不可劳动。二来前去不知尚有几多路程,你孤身独自,又无盘缠,如何去得。不如住在这里,待我访问近边有入京的,托他与你带信到家,放个的当亲人来同去方好。”承祖道:“承婆婆过虑。只是家里也没有甚亲人可来。二则在此久扰,于心不安。三则这般温和时候,正好行走。倘再捱几时,天道炎热,又是一节苦楚。我的病症,觉得全妥,料也无妨。就是一路去,少不得是个大道,自然有人往来。待我慢慢求乞前去,寻看了父亲骸骨,再来相会。”那老妪道:“你纵到彼寻着骸骨,又无银两装载回去,也是枉然。”李承祖道:“那边少不得有官府。待我去求告,或者可怜我父为国身亡,设法装送回家,也未可知。”那老妪再三苦留不住,又去寻凑几钱银子相赠。两下凄凄惨惨,不忍分别,到象个嫡亲母。临别时,那老妪含着眼泪嘱道:“小官人转来,是必再看看老身,莫要竞自过去!”李承祖喉间哽咽,答应不出,点头泣涕而去。走两步,又回头来观看。那老妪在门首,也直至望不见了,方才哭进屋里。这些邻家没一个不笑他是个痴婆子:“一个远方流落的小厮,白白里赔钱赔钞,服侍得才好,急松松就去了。有甚好处,还这般哭泣!不知他眼泪是何处来的?”遂把这事做笑话传说。看官,你想那老妪乃是贫穷寡妇,倒有些义气。一个从不识面的患病小厮,收留回去,看顾好了,临行又再赠银两,依依不舍。像这班邻里,都是须眉男子,自己不肯施仁仗义,及见他人做了好事,反又摘唇簸嘴。可见人面相同,人心各别。

且说李承祖又无脚力,又不认得路径,顺着大道,一路问讯,捱向前去。觉道劳倦,随分庵堂寺院,市镇乡村,即便借宿。又亏着那老妪这几钱银子,将就半饥半饱,度到临洮府。那地方自遭兵火之后,道路荒凉,人民稀少。承祖问了向日争战之处,直至皋兰山相近,思想要祭奠父亲一番。怎奈身边只着十数文铜钱,只得单买了一陌纸钱,讨个火种,向战场一路跑来。远远望去,只见一片旷野,并无个人影来往,心中先有五分惧怯。便立住脚,不敢进步。却又想道:“我受了千辛万苦,方到此间。若是害怕,怎能够寻得爹爹骸骨?须索拚命前去。”大着胆飞奔到战场中。举目看时,果然好凄惨也!但见:

荒原漠漠,野草萋萋。四郊荆棘交横,一望黄沙无际。髑髅暴露,远胜昔日英雄;白骨抛残,可惜当年壮士!阴风习习,惟闻鬼哭神号;寒露濛濛,但见狐奔兔走。猿啼夜月肠应断,雁唳秋云魂自消。

李承祖吹起火种,焚化纸钱,望空哭拜一回。起来仔细寻觅,团团走遍,但见白骨交加,并没一个全尸。原来赵总兵杀退杨军,看见尸横遍野,心中不忍,即于战场上设祭阵亡将士,收拾尸骸焚化,因此没有全尸遗存。李承祖寻了半日,身子困倦,坐于乱草之中,歇息片时,忽然想起:“征战之际,遇着便杀,即为战场。料非只此一处。正不知爹爹当日死于哪个地方?我却专在此寻觅,岂不是个联子?”却又想道:“我李承祖好十分懵憧!爹爹身死已久,血肉定自腐坏,骸骨纵在目前,也难厮认。若寻认不出,可不空受劳碌!”心下苦楚,又向空祷告道:“爹爹阴灵不远,孩儿李承祖千里寻访至此,收取骸骨。怎奈不能厮认!爹爹,你上前尽忠报国,死后自是为神。乞显示骸骨所在,奉归安葬,免使暴露荒丘,为无祀之鬼。”祝罢,放声号哭。又向白骨丛中,东穿西走一回。看看天色渐晚,料来安身不得,随路行走,要寻个歇处。行不上一里田地,斜插里林子中,走出一个和尚来。那和尚见了李承祖,把他上下一相,说道:“你这孩子,好大胆! 此是什么所在,敢独自行走?”李承祖哭诉道:“小的乃京师人氏,只因父亲随赵总兵出征阵亡,特到此寻觅骸骨归葬。不道没个下落,天又将晚,要觅个宿处。师父若有庵院,可怜借歇一晚,也是无量功德!”那和尚道:“你这小小孩子,反有此孝心,难得,难得!只是尸骸都焚化尽了,哪里去寻觅!”李承祖见说这话,哭倒在地。那和尚扶起道:“小官人,哭也无益。且随我去住一晚,明日打点回家去罢。”李承祖无奈,只得随着和尚,又行了二里多路,来到一个小小村落。看来只有五六家人家。那和尚住的是一座小茅庵。开门进去,吹起火来,收拾些饭食,与李承祖吃了。问道:“小官人,你父亲是何卫军士?在哪个将官部下?叫甚名字?”李承祖道:“先父是锦衣卫千户,姓李名雄。”和尚大惊道:“原来是李爷的公子!”李承祖道:“师父,你如何晓得我先父?”和尚道:“实不相瞒,小僧原是羽林卫军人,名叫曾虎二,去年出征,拨在老爷部下。因见我勇力过人,留我帐前亲随,另眼看承。许我得胜之日,扶持一官。谁知七月十四,随老爷上阵,先斩了数百余级,敌人败去。一时恃勇,追逐十数里,深入重地。敌人伏兵四起,围裹在内。外面救兵又被截住,全军战没。只存老爷与小僧二人,各带重伤。只得同伏在乱尸之中。到深夜起来逃走,不想老爷已死。小僧望见旁边有一带土墙,随负至墙下,推倒墙土掩埋。那时敌兵反拦在前面,不能归营。逃到一个山湾中,遇一老僧,收留在庵。亏他服侍,调养好了金疮。朝暮劝化我出家。我也想,死里逃生,不如图个清闲自在。因此依了他,削发为僧。今年春间,老师傅身故。有两个徒弟道我是个外来僧,不容住在庵中。我想既已出家,争甚是非?让了他们,要往远方去,行脚经过此地,见这茅庵空闲,就做个安身之处,往远近村坊抄化度日。不想公子亲来,天遣相遇。”李承祖见说父亲尸骨尚在,倒身拜谢。和尚连忙扶住,又问道:“公子这般年娇力弱,如何家人也不带一个,独自行走?”李承祖将中途染病,苗全抛弃逃回,亏老妪救济前后事细细说出。又道:“若寻不见父亲骨殖,已拚触死沙场。天幸得遇吾师,使我父子皆安。”和尚道:“此皆老爷英灵不泯,公子孝行感格,天使其然。只是公子孑然一身,又没盘缠,怎能够装载回去?”公子道:“意欲求本处官府设法,不知可肯?”和尚笑道:“公子差矣!常言道,官情如纸薄。总然极厚相知,到得死后,也还未可必。何况素无相识?却做这般痴想!”李承祖道:“如此便怎么好?”和尚沉吟半晌,乃道:“不打紧!我有个道理在此。明日将骸骨盛在一件家伙之内,待我负着,慢慢一路抄化至京,可不是好么?”李承祖道:“吾师若肯用情,生死衔恩不浅!”和尚道:“我蒙老爷识拔之恩,少效犬马之劳,何足挂齿!”

到了次日,和尚向邻家化了一只破竹笼,两条索子,又借柄锄头,又买了几陌纸钱,锁上庵门,引李承祖前去。约有数里之程,也是一个村落,一发没个人烟。直到上墙边放下竹笼。李承祖就哭啼起来。和尚将纸钱焚化,拜祝一番,运起锄头,掘开泥土,露出一堆白骨。从脚上逐节儿收置笼中,掩上笼盖,将索子紧紧捆牢。和尚负在背上。李承祖掮了锄头,回至庵中。 和尚收拾衣钵被窝,打个包儿,做成一担,寻根竹子,挑出庵门。把锄头还了,又与各邻家作别,央他看守。二人离了此处,随路抄化,盘缠尽是有余。不则一日,已至保安村。李承祖想念那老妪的恩义,经来谢别。谁知那老妪自从李承祖去后,日夕挂怀,染成病症,一命归泉。有几个亲戚,与他备办后事,送出郊外,烧化久矣。李承祖问知邻里,望空遥拜,痛哭一场,方才上路。共行了三个多月,方达京都。离城尚有十里之远,见旁边有个酒店。和尚道:“公子且在此少歇。”齐入店中,将竹笼放于桌上,对李承祖说道:“本该送公子到府,向灵前叩个头儿才是。只是我原系军人,虽则出家,终有人认得。倘被拿作逃军,便难脱身。只得要在此告别,异日再图相会。”李承祖垂泪道:“吾师言虽有理,但承大德,到我家中,或可少尽。今在此处,无以为报,如之奈何?”和尚道:“何出此言!此行一则感老爷昔日恩谊,二则见公子穷途孤弱,故护送前来。那个贪图你的财物?”正说间,酒保将过酒肴。和尚先摆在竹笼前祭奠,一连叩了四五个头,起来又与李承祖拜别。两下各各流泪。饮了数杯,算还酒钱,又将钱雇个牲口,与李承祖乘坐。把竹笼教脚夫背了。自己也背上包裹,齐出店门,洒泪而别。有诗为证:

欲收父骨走风尘,千里孤穷一病身。老妪周旋僧作伴,皇天不负孝心人。

却说苗全自从撇了李承祖,雇着牲口赶到家中,只说已至战场,无处觅寻骸骨。小官人患病身亡。因少了盘缠,不能带回,就埋在彼。暗将真信透与焦氏。那时玉英姊妹一来思念父亲,二来被焦氏日夕打骂,不胜苦楚。又闻了这个消息,愈加悲伤。焦氏也假意啼哭一番。那童仆们见家主阵亡,小官人又死,各寻旺处飞去。单单剩得苗全夫妻和两个养娘,门庭冷如冰炭。焦氏恨不得一口气吹大了亚奴,袭了官职,依然热闹。又闻得兵科给事中,上疏,奏请优恤阵亡将士。圣旨下在兵部查覆。焦氏多将金银与焦榕,到部中上下使用,要谋升个指挥之职。那焦榕平日与人干办,打惯了偏手,就是妹子也说不得也要下只手儿。一日,焦榕走来回覆妹子说话。焦氏安排酒肴款待。原来他兄妹都与酒瓮同年,吃杀不醉的。从午后吃起直至申牌时分,酒已将竭,还不肯止。又教苗全去买酒。苗全提个酒瓶走出大门,刚欲跨下阶头,远远望见一骑牲口,上坐一个小厮,却是小主人李承祖。吃这惊不小!暗道:“原来这冤家还在!”掇转身跑入里边,悄悄报知焦氏。焦氏即与焦榕商议停当,教苗全出后门去买砒磹。二人依旧坐着饮酒。等候李承祖进来。

且说李承祖到了自家门首,跳下牲口,赶脚的背着竹笼,跟将进来。直至党中,静悄悄并不见一人。心内伤感道:“爹爹死了,就弄得这般冷落!”教赶脚的把竹笼供在灵座上,打发自去。李承祖向灵前叩拜,转念去时的苦楚,不觉泪如泉涌,哭倒在拜台之上。焦氏听得哭声,假意教丫头出来观看。那丫头跑至堂中,见是李承祖,惊得魂不附体,带脚而奔。报道:“奶奶,公子的魂灵来家了!”焦氏照面一口涎沫,道:“啐!青天白日这样乱说!”丫头道:“见在灵前啼哭。奶奶若不信,一同去看。”焦榕也假意说道:“不信有这般奇事!”一齐走出外边。李承祖看见,带着眼泪向前拜见。焦榕扶住道:“途路风霜,不要拜了。”焦氏挣下几点眼泪,说道:“苗全回来,说你有不好的信息。日夜想念。懊悔当初教你出去。今幸无事,万千之喜了!只是可曾寻得骸骨?”李承祖指着竹笼道:“这个里边就是。”焦氏捧着竹笼,便哭起天来。玉英姊妹,已是知得李承祖无恙,又惊又喜。奔至堂前,四个男女,抱做一团而哭。哭了一回,玉英道:“苗全说你已死,怎地却又活了?”李承祖将途中染病,苗全不容暂停,直至遇见和尚送归始末,一一道出。焦榕怒道:“苗全这奴才这般可恶!待我送他到官,活活敲死,与贤甥出气。”李承祖道:“若得舅舅主张,可知好么!”焦氏道:“你途中辛苦了,且进去吃些酒饭,将息身子。”遂都入后边。焦榕扯李承祖坐下,玉英妹妹,自避过一边。焦氏一面教丫头把酒去热,自己转到后门首。恰好苗全已在那里等候。焦氏接了药,吩咐他停一回进来。焦氏到厨下,将丫头使开,把药倾入壶内。依原走来坐下。少顷,丫头将酒镟汤得飞滚,拿至桌边。焦榕取过一只茶瓯,满斟一杯,递与承祖道:“贤甥,借花献佛,权当与你洗尘。”承祖道:“多谢舅舅!”接过手放下,也要斟一杯回敬,焦榕又拿起,直推至口边道:“我们饮得多了,这壶中所存有限,你且乘热饮一杯。”李承祖不知好歹,咕嘟嘟饮个干净。焦榕又斟过一杯道:“小年人家须要饮个双杯。”又推到口边。那李承祖因是尊长相劝,不敢推托,又饮干了。焦榕再把壶斟时,只有小半杯,一发劝李承祖饮了。那酒不饮也罢,才到腹中,便觉难过。连叫肚痛。焦氏道:“想是路上触了臭气了。”李承祖道:“也不曾触甚臭气。”焦氏道:“或者三不知,哪里觉得!”须臾间药性发作,犹如钢枪攒刺,烈火焚烧,疼痛难忍。叫声:“痛死我也!”跌倒在地。焦榕假惊道:“好端端地,为何痛得这般厉害?”焦氏道:“一定是绞肠沙了。”急教丫头扶至玉英床上睡下,乱摘乱跌,只叫难过。慌得玉英姊妹手足无措。那里按得他住。不消半个时辰,五脏迸裂,七窍流红,大叫一声,命归泉府。旁边就哭杀了玉英姊妹,喜杀了焦氏婆娘,也假哭几声。焦榕道:“看这模样,必是触犯了神道的,被丧煞打了。如今幸喜已到家里,还好。只是占了甥女卧房,不当稳便。就今夜殓过,省得他们害怕。”焦氏便去取出些银钱。那时苗全已转进前门,打探听得里边哭声鼎沸,量来已是完帐。径走入来。焦氏恰好看见,把银递与苗全,急忙去买下一具棺木,又买两壶酒,与苗全吃够一醉。先把棺木放在一门厢房里,然后揎拳裸臂,跨入房中,教玉英姊妹走开。向床上翻那尸首,也不揩抹去血污,也不换件衣服,伸着双手,便抱起来。一则那厮有些蛮力,二则又趁着酒兴,三则十数岁孩子,原不甚重,轻轻托在两臂,一直到厢房内盛殓。玉英姊妹,随后哭泣。谁知苗全落了银子,买小了棺木,尸首放下去,两只腿露出了五六寸。只得将腿儿竖起,却又顶浮了棺盖。苗全扯来拽去,没做理会。玉英姊妹看了只个光景,越发哭得惨伤。焦氏沉吟半晌,心生一计。把玉英姊妹并丫头都打发出外,掩上门儿,教苗全将尸首拖在地上,提起斧头,砍下两只小腿,横在头下,倒好做个枕儿。收拾停当,钉上棺盖,开门出来。焦榕自回家去。玉英觑见棺已钉好,暗想道:“适来放不下,如何打发我姊妹出来了,便能钉上棺盖?难道他们有甚法术,把棺木化大了,尸首缩小了?”好生委决不下。过了两日,焦氏备起衣衾棺椁,将丈夫骸骨重新殓过。择日安葬祖茔。恰好优恤的覆本已下,李雄只赠忠勇将军,不准升袭指挥。焦氏用费若干银两,空自送在水里。到了安葬之日,亲邻齐来相送。李承祖也就埋在坟侧。偶有人问及,只说路上得了病症,到家便亡。那亲戚都不是切己之事,哪个去查他细底。可怜李承祖沙场内倒阐图得性命,家庭中反断送了残生。正是:

非故翻如故,宜亲却不亲。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

常言道,痛定思痛。李承祖死时,玉英慌张慌智,不暇致详。到葬后渐渐想出疑惑来。他道:“如何不前不后,恰恰里到家便死,不信有这般凑巧!况兼口鼻中又都出血;且又不拣个时辰,也不收拾个干净;棺木小了,也不另换,哄了我们转身,不知怎地,胡乱迭入里面。那苗全应说要送他到官,今半句不题,比前反觉亲密,显系是母亲指使他的。看起那般做作,我兄弟这死,必定蹊跷!”心中虽则明白,然亦无可奈何。只索付之涕泣而已。那焦氏谋杀了李承祖之后,却又想道:“这小杀才已除,那几个小贱人,日常虽受了些磨折,也只算与她拂养。须是教她大大吃些苦楚,方不敢把我轻觑。”自此日逐寻头讨脑,动辙便是一顿皮鞭,打得体无完肤。却又不许啼哭。若还则一则声, 又重新打起。每日止给两餐稀汤薄粥,如做少了生活,打骂不消再说,连这稀汤薄粥也没有得吃了。身上的好衣服,尽都剥去。将丫头们的旧衣旧裳,换与穿着。腊月天气,也只得三四层单衣,背上披一件旧绵絮。夜间只有一条藁荐,一条破被单遮盖,寒冷难熬,如蛆虫般,搅做一团,苦楚不能尽述。玉英姊妹捱忍不过,几遍要寻死路。却又指望还有个好日,舍不得性命,互相劝解。真个求生不能,求死不得。

看看过了残岁,又是新年。玉英已是十二岁了。那年二月间,正德爷晏驾,嘉靖爷嗣统。下速诏遍选嫔妃。府司着令民间挨家呈报。如有隐匿,罪坐邻里。那焦氏的邻家,平日晓得玉英才貌兼美,将名具报本府。一张上选的黄纸帖在门上。那时焦氏就打张了做皇亲国戚的念头,掉过脸来,将玉英百般奉承,通身换了绫罗锦绣,肥甘美味,与她调养。又将银两教焦榕到礼部使用。那玉英虽经了许多磨折,到底骨格犹存。将息数日,面容顿改。又兼穿起华丽衣服,便似画图中人物。府司选到无数女子,推她为第一。备文齐送到礼部选择。礼部官见了玉英这个容仪,已是万分好了。但只年纪幼小,恐不谙侍御,发回宁家。那焦氏因用了许多银钱,不能够中选,心中懊悔气恼。原翻过向日嘴脸,好衣服也剥去了,好饮食也没得吃了,打骂也更觉勤了。常言说得好,坐吃山空,立吃地陷。当初李雄家业,原不甚大。自从阵亡后,焦氏单单算计这几个小儿女,哪个思想去营运。一窝子坐食,能够几时。况兼为封荫选妃二事,又用空了好些。日渐日深,看看弄得馨尽。两个丫头也卖来,完在肚里。那时没处出豁,只得将住房变卖。谁知苗全这厮,见家中败落,亚奴年纪正小,袭职日子尚远,料想目前没甚好处。趁焦氏卖得房价,夜间换入卧房,偷了银两,领着老婆,逃往远方受用去了。到次早,焦氏方才觉得。这股闷气无处发泄,又迁怒到玉英姊妹,说道:“如何不醒睡,却被他偷了东西去?”又都奉承一顿皮鞭。一面教焦榕告官缉押。过了两月,哪里有个踪迹。此时买主又来催促出房。无可奈何,与焦榕商议,要把玉英出脱。焦榕道:“玉英这个模样儿,慢慢的觅个好主顾,怕道不是一大注银子。如今急切里寻人,能值得多少?不若先把小的胡乱货一个来使用。”焦氏依了焦榕,便把桃英卖与一个豪富人家为婢。姊妹分别之时,你我不忍分舍,好不惨伤!焦氏赁了一处小房,择日迁居。玉英想起祖父累世安居,一旦弃诸他人,不胜伤感。走出堂前,抬头看见梁间燕子,补缀旧垒,旁边又营一个新巢,暗叹道:“这燕儿是个禽鸟,秋去春来,倒还有归巢之日!我李玉英今日离了此房,自没个再来之期了!”抚景伤心,托物喻意,乃作《别诗》一首。诗云:

新巢泥落旧巢欹,尘半疏帘欲掩迟。愁对呢喃终一别,画堂依旧主人非。

原来焦氏要依傍焦榕,却搬在他侧边小巷中,相去只有半箭之远。间壁乃是贵家的花园。那房屋止得两间,诸色不便。要桶水儿,直要到邻家去汲。那焦氏平日受用惯的,自去不成。少不得通在玉英、月英两个身上。姊妹此时也难顾羞耻,只得出头露面。又过了几时,桃英的身价渐渐又将摸完。一日傍晚,焦氏引着亚奴在门首闲立。见一个乞丐女儿,只有十数岁,在街上求讨,声音叫得十分惨伤。有个邻家老妪对她说道:“这般时候,那个肯舍!不时回去罢。”那叫化女儿哭道:“奶奶,你哪里晓得我的苦楚!我家老的,限定每日要讨五十文钱。若少了一文,便打个臭死。夜饭也不与我吃。又要在明日补足,如今还少六七文,怎敢回去!”那老妪听说得苦恼,就舍了两文。旁边的人,见老妪舍了,一时助兴,你一文,我一文,登时到有十数文。那叫化女儿,千恩万谢,转身去了。焦氏听了这片言语,那知反拨动了个贪念,想道:“这个小化子,一日倒讨得许多钱。我家月英那贱人,面貌又不十分标致,卖与人,也值得有限。何不教她也做这桩道路,倒是个永远利息?”正在沉吟,恰好月英打水回来。焦氏道:“小贱人,你可见那叫街的丫头么?她年纪比你还小,每日倒趁五十文钱。你可有处寻得三文五文哩?”月英道:“她是个乞丐,千爷爷,万奶奶,叫来的。孩儿怎比得她!”焦氏喝道:“你比她有甚么差!自明日为始,也要出去寻五十文一日,若少一文,便打下你下半截来。”玉英姊妹见说要她求乞,惊得她面面相觑,满眼垂泪,一齐跪下,说道:“母亲,我家世代为官,多有人认得,也要存个体面。若教出去求乞,岂不辱抹门风,彼人耻笑!”焦氏道:“现今饭也没有得吃了,还要甚么体面,怕甚么耻笑!”月英又苦告道:“任凭母亲打死了,我决不去的。”焦氏怒道:“你这贱人,这般不听教训!先打个样儿与你尝尝。”即去寻了一块木柴,揪过来,没头没脑乱敲。月英疼痛难忍,只得叫道:“母亲饶恕则个!待我明日去便了。”焦氏放下月英,向玉英道:“不教你去,是我的好情了,反来放屁阻挠?”拖翻在地,也吃一顿木柴。到次早,即赶逐月英出门求乞。月英无奈,忍耻依随。自此日逐沿街抄化。若足了这五十文,还没得开口。些儿欠缺,便打个半死。光阴如箭,不觉玉英年已一十六岁。时值三月下旬,焦榕五十寿诞,焦氏引着亚奴同往祝寿。月英自向街坊抄化去了。只留玉英看家。玉英让焦氏去后,掩上门儿,走入里边,手中拈着针指,思想道:“爹爹当年生我姊妹,犹如掌上之珠,热气何曾轻呵一口。谁道遇着这个继母,受万般凌辱。兄弟被他谋死,妹子为奴为丐,一个家业弄得瓦解冰消。沦落到这样地位,真个草菅不如!尚不知去后,还是怎地结果?”又想道:“在世料无好处,不如早死为幸。趁她今日不在家,何不寻个自尽,也省了些打骂之苦?”却又想道:“我今年已十六岁了。再忍耐几时,少不得嫁个丈夫,或者有个出头日子。岂可枉送这条性命?”把那前后苦楚事,想了又哭,哭了又想。直哭得个有气无力,没情没绪。放下针指,走至庭中,望见间壁园内,红稀绿暗,燕语驾啼,游丝斜袅,榆英乱坠。看了这般景色,触目感怀。遂吟《送春诗》一首。诗云:

柴扉寂寞锁残春,满地榆钱不疗贫。云鬓衣裳半泥土,野花何事独撩人。

玉英吟罢,又想道,“自爹爹亡后,终日被继母磨难,将那吟咏之情,久已付之流水。自移居时,作了《别燕诗》, 倏忽又经年许。时光迅速如此!”嗟叹了一回,又恐误了女工,急走入来紧赶。见桌上有个帖儿,便是焦榕请妹子吃寿酒的。玉英在后边裁下两折,寻出笔砚,将两首诗录出,细细展玩。更叹口气道:“古来多少聪明女子,或共姊妹赓酬,或是夫妻唱和,成千秋佳话。偏我李玉英这般命薄!埋没至此,岂不可惜可悲!”又伤感多时,愈觉无聊。将那纸左折右折,随手折成个方胜儿,藏于枕边。却将所做针指,忙忙的赶完。看看天色傍晚,刚是月英到家。焦氏恰好撞着。见她泪痕未干,便道:“哪个难为了你,又在家做妖势?”玉英不敢回答。将做下女工与她点看。月英也把钱交过,收拾些粥汤吃了。又做半夜生活,方才睡卧。到了明日,焦氏见桌上摆着笔砚,捡起那帖儿,后边已去了几折。疑惑玉英写她的不好处,问道:“你昨日写的是何事?快把来我看。”玉英道:“偶然写首诗儿,没甚别事。”焦氏嚷道,“可是写情书约汉子,坏我的帖儿?”玉英被这两句话,羞得彻耳根通红。焦氏见她脸涨红了,只道真有私情勾当,逼她拿出这纸来。又见折着方胜,一发道是真了。寻根棒子,指着玉英道:“你这贱人这般大胆!我刚不在家,便写情书约汉子。快些实说是哪个?有情几时了?”玉英哭道:“那哩说起!却将无影丑事来肮脏! 可不屈杀了人!”焦氏怒道:“赃证现在,还要口硬!”提起棒子,没头没脑乱打。打得玉英无处躲闪。挣脱了往门首便跑。焦氏道:“想是要去叫汉子,相帮打我么?”随后来赶。不想绊上一跤,正磕在一块砖上,磕碎了头脑,鲜血满面,嚷道:“打得我好!只教你不要慌!”月英上前扶起,又要赶来。到亏亚奴紧紧扯住道:“娘,饶了姐姐罢。”那婆娘恐带跌了儿子,只得立住脚,百般辱骂。玉英闪在门旁啼哭。那邻家每日听得焦氏凌虐这两个女儿,今日又听得打得厉害,都在门首议论。恰好焦榕撞来,推门进去。 那婆娘一见焦榕,便嚷道:“来得好!玉英这贱人偷了汉子,反把我打得如此模样!”焦榕看见他满面是血,信以为实,不问情由,抢过焦氏手中棒子,赶近前,将玉英揪过来便打。那邻家抱不平,齐走来说道:“一个十五六岁女子家,才打得一顿大棒,不指望你来劝解,反又去打她!就是做母舅的,也没有打甥女之理!”焦榕自觉乏趣,撇下棒子,径自去了。那邻家又说道:“也不见这等人家,无一日不打骂这两个女儿!如今一发连母舅都来助兴了。看起来,这两个女子也难存活。”又一个道:“若死了,我们就具个公呈,不怕那姓焦的不偿命!”焦氏一句句听见,邻家发作,只得住口。喝月英推上大门。自去揩抹血污,依旧打发月英出去求乞。玉英哭了一回,忍着疼痛,原入里边去做针指。那焦氏恨声不绝。到了晚间,吞声饮泣。想道:“人生百岁,总是一死,何苦受这般耻辱打骂!”等至焦氏熟睡,悄悄抽身起去,扯了脚带,悬梁高挂。也是命不该绝。这到亏了晚母不去料理她身上,不但衣衫褴褛不堪,就是这脚带不知缠过多少年头,因所以玉英才一用力,就断了。刚刚上吊,扑通的跌下地来。惊觉月英,身边不见了阿姐,情知必走这条死路。叫声:“不好了!”急跳起身,救醒转来。兀自呜呜而哭。那焦氏也不起身,反骂道:“这贱人!你把死来诈我么?且到明日与你理会。”

至次早,吩咐月英在家看守,叫亚奴引若到焦榕家里,将昨日邻家说话,并夜来玉英上吊事说与。又道:“倘然死了,反来连累着你。不如先送到官,除了这个根罢。”焦榕道:“要摆布她也不难。那锦衣卫堂上,昔年曾替他打干,与我极是相契。你家又是卫籍”, 竟送她到官,这个衙门谁个敢来放屁!”焦氏大喜,便教焦榕央人写下状词,说玉英奸淫忤逆,将那两首诗做个执证,一齐至锦衣卫衙门前。焦榕与衙门中人,都是厮熟的,先央进去道知其意。少顷升堂,准了焦氏状词,差四个校尉前去,拘拿玉英到来。那问官听了一面之词,不论曲直,便动刑具。玉英再三折辩,哪里肯听。可怜受刑不过,只得屈招,拟成剐罪,发下狱中。两个禁子扶出衙门,正遇月英妹子。原来月英见校尉拿去阿姐,吓得魂飞魄散,急忙锁上门儿,随后跟来打探。望见禁子扶了出来,月英正要钻赶过去问,只见旁边转过焦氏,一把扯开道:“你这贱人,家里也不顾了,来此做甚!”月英见了焦氏,犹如老鼠见猫,胆丧心惊,不敢不跟着她走。到家又打个半死。恨道:“你下次若又私地去看了这贱人,查访着实,好歹也送你到这所在去!”月英口虽答应,终是同胞情分,割舍不下。过了两三日,多求乞得而十文钱多,悄地转到监门口,来探望。

再说玉英下到狱中,那禁子头见她生得标致,怀个不良之念,假慈悲,照顾她。住在一个好房头,又将些饮食调养。玉英认做好人,感激不尽。叮嘱他:“有个妹子月英,定然来看,千万放她进来,相见一面。”那禁子紧紧记在心上。至第四日午后,月英到监门口道出姓名,那禁子流水开门引见玉英。两下悲号,自不必说。渐至天晚,只得分别。自此月英不时进监看觑。不在话下。且说那禁子贪爱玉英容貌,眠思梦想,要去奸他。一来耳目众多,无处下手,一则恐玉英不从,喊叫起来,坏了好事。提空就走去说长问短,把几句风话撩拨。玉英是聪明女子,见话儿说得蹊跷,已明白是个不良之人,留心提防,便不十分招架。一日,正在槛上闷坐,忽见那禁子轻手轻脚走来,低声哑气,笑嘻嘻的说道:“小娘子可晓得我一向照顾你的意思么?”玉英知其来意,即立起身道:“奴家不晓得是甚意思。”那禁子又笑道:“小娘子是个伶俐人,难道不晓得?”便向前搂抱。玉英着了急,乱喊“杀人!”那禁子见不是话头,急忙转身。口内说道:“你不从我么?今晚就与你个辣手。”玉英听了这话,捶胸跌脚的号哭。惊得监中人俱来观看。玉英将那禁子调戏情由,告诉众人。内中有几个抱不平的,叫过那禁子说道:“你强奸犯妇,也有老大的罪名。今后依旧照顾她,万事干休;倘有些儿差错,我众人连名出首,但凭你去计较。”那禁子情亏理虚,满口应承,陪告不是:“下次再不敢去惹她。”正是:

羊肉馒头没得吃,空教惹得一身羯。

玉英在狱不觉又经两月有余,已是六月初旬。原来每岁夏间,在朝廷例有宽恤之典,差太监审录各衙门未经发落之事。凡事枉人冤,许诸人陈奏。比及六月初旬,玉英闻得这个消息,想起一家骨肉,俱被焦氏陷害,此番若不伸冤,再无昭雪之日矣。遂草起辨冤奏章,将合家受冤始末,细细详述。教月英上奏,其奏云:

臣闻先正有云,五刑以不孝为先,四德以无义为耻。故窦氏投崖,云华坠井,是皆毕命于纲常,流芳于后世也。臣父锦衣卫千户李雄,先娶臣母,生臣姊妹三人,及弟李承祖。不幸丧母之日,臣等俱在孩提。父每见怜,仍娶继母焦氏抚养。臣父于正德十四年七月十四日征陕西阵亡。天祸臣家,流移日甚。臣年十六,未获结稿。姊妹怜仃,孑无依荷。标梅己过,红叶无凭。有《送春诗》一绝云云。又有《别燕诗》一绝云云。是皆有感而言,情非得已。奈母氏不察臣衷,疑为外遇,逼舅焦榕,拿送锦衣卫,诬臣奸淫不孝等情。问官昧臣事理,坐臣极刑。臣女流难辨,俯首听从。盖不敢逆继母之情,以重不孝之罪也。迩蒙圣恩熟审,凡事在人冤,许诸人陈奏。钦此钦遵。故臣不禁生乐生之心,以冀超脱。臣父本武人,颇知典籍。臣虽妾妇,幸领遗教。臣继母年二十,有弟亚奴,生方周岁。母图亲儿荫袭,故当父方死之时,计令臣弟李承祖十岁孩儿,亲往战场,寻父遗骨。陷之死地,以图己私,幸赖天佑父灵,抱骨以归。前计不成,仍将臣弟毒药身死,肢解弃埋。又将臣妹李桃英卖为人婢,李月英屏去衣食,沿街抄化。今将臣诬陷前情。臣设有不才,四邻何不纠举?又不曾经获某人,只凭数句之语,望空捉影,以陷臣罪。臣之死,固当矣。十岁之弟,有何罪乎?数岁之妹,有何辜乎?臣母之过,臣不敢言。《凯风》有诗, 臣当自责。臣死不足惜,恐天下后世之为继母者,得以肆其奸妒而无忌也!伏望陛下俯察臣心,将臣所奏付诸有司。先将臣速斩,以快母氏之心。次将臣诗委勘,有无事情。推详臣母之心,尽在不言之表。则臣之生平获雪,而臣父之灵亦有感于地下矣!

这一篇章疏奏上,天子重瞳亲照,怜其冤抑,倒下圣旨,着三法司严加鞠审。三法司官不敢怠慢,会同拘到一干人犯,连桃英也唤至当堂,逐一细问。焦氏、焦榕初时抵赖。动起刑法,方才吐露真情。与玉英所奏无异。勘得焦氏叛夫杀子,逆理乱伦,与无故杀子孙轻律不同。宜加重刑,以为继母之戒。焦榕通同谋命,亦应抵偿。玉英、月英、亚奴发落宁家。又令变卖焦榕家产,赎回桃英。覆本奏闻,请旨。圣天子怒其凶恶,连亚奴俱敕即日处斩。玉英又上疏恳言:“亚奴尚在襁褓,无所知识。且系李氏一线不绝之嗣,乞赐矜宥。”天子准其所奏,诏下刑部,止将焦榕、焦氏二人绑付法场,即日双双受刑。亚奴终身不许袭职。另择嫡枝次房承荫,以继李雄之嗣。玉英、月英、桃英俱择士人配嫁。至今《列女传》中载有李玉英辨冤奏本,又为赞云:

李氏玉英,父死家倾。《送春》《别燕》, 母疑外情。置之重狱,险罹非刑。陈情一疏,冤滞始明。

后人又有诗叹云:

昧心晚母曲如钩,只为亲儿起毒谋。假饶血化西江水,难洗黄泉一段羞。

三、存理灭欲

“天理”是公,是大善,是人的仁爱之心。“人欲” 是私,是小恶,是人的自私之情。“存天理”就是存善,追寻天理,循道而行。“灭人欲”就是去恶,克己省身,修身养性。

简单的说,“存天理”就是向善,“灭人欲” 就是去恶。“存天理、灭人欲”就是要防范个人欲望的过度膨胀,追寻维护社会、道德、政风和民风的和谐与美好。

(一)“存理灭欲”首先要认取哪个是天理?哪个是人欲?

天理人欲,其间甚微。于其发处,仔细认取哪个是天理,哪个是人欲。知其为天理,便知其为人欲。既知其为人欲,则人欲便不行。自一念之微,以至事事物物,若静若动,凡居处饮食言语,无不是事,无不各有个天理人欲,须是逐一验过。虽在静处坐,亦须验个敬、肆。敬便是天理,肆便是人欲。

(二)“存理灭欲”是复归于人的本心的必要环节。

人的本心虚灵不昧,以具众理而应万事,但为气禀所拘,人欲所蔽,则有时而昏,故学者当因其所发而遂明之,以复其初也。这就是复归于人的本心,即所谓“明明德”。孩提之童,莫不知爱其亲;及其长也,莫不知敬其兄。人皆有是知,而不能极尽其知者,人欲害之也。故学者必须先克人欲以致其知,则无不明矣。可见,“存理灭欲”是属于自我修养、复归于人的本心的道德范畴,即使是统治者也必须遵从。人主所以制天下之事者,本乎一心。而心之所主,又有天理人欲之异,二者一分而公私邪正之涂判矣。盖天理者,此心之本然,循之则其心公而且正;人欲者,此心之疾疢,循之则其心私而且邪。因此,“存理灭欲”,就是要通过明辨天理人欲之异,复归于人的本心。

(三)“存理灭欲”是一个循序渐进、自然而然的过程。

尽去人欲,这事不易言,须是格物精熟,方到此。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正如游兵攻围拔守,人欲自消铄去。因此,在体认出天理人欲之后,着力除去了私底,不要做,味就理上去做,次第渐渐见得,道理自然纯熟。既知学问,则天理自然发见,而人欲渐渐消去者,固是好矣。显然,“存理灭欲”并不是单纯地通过外在的力量,而是要通过个人自身的道德修养,循序渐进,自然纯熟。

丁俊贵

2020年4月20日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2,222评论 6 493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0,455评论 3 38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7,720评论 0 34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6,568评论 1 284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5,696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9,879评论 1 290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028评论 3 409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773评论 0 26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220评论 1 30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550评论 2 32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697评论 1 34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360评论 4 33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002评论 3 315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782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010评论 1 266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433评论 2 36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587评论 2 350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大学四年看到了太多的东西,也遇见了可以帮助自己的人,有了目前想要的东西。但是有些东西不是自己想要就能要的,这一条路...
    公爵duchess阅读 196评论 0 0
  • 去年假期回来,看到这两只狗,就特别不讨我喜欢。 这不今年这两只狗在我寒假放假回来晚上睡觉时候,就给我气的半死,俩狗...
    重生后的俏公主阅读 790评论 20 26
  • 文/傲雪如梅 2018年12月2日 星期日 晴天 我来简书,写文一年了,只有30万文字“躺”在《简书》里。...
    傲雪如梅阅读 405评论 8 13
  • 最近,在网上看到一款榛子酥的方子。我好奇,尝试改了一下配方,做成坚果酥。没想到居然一试倾心。 配方很简单,主料主要...
    有志向的三流阅读 376评论 2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