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午饭前一段时间,是小朋友最吵闹的一个时期.由于这时有部分家长来接幼儿回家吃午饭,因此又不能组织正常的教学活动,任由幼儿吵闹吧.家长会以为老师管不了孩子。管一下吧,普通的说教讲道理或点名表扬个别幼儿,也起不了多大作用。毕竟孩子都快6岁了,有自己的思想和主见,爱说爱闹是孩子的天性,因此.许多次我想下课了.孩子们想说.就让他们说吧,只要不打架就可以了,通常我会建议孩子们互相交流谈心。想说什么都可以,但必须小声说或者用自然的声音说,但总是过不了几分钟,这样的说话活动就变了样。要么大声吵闹,要么互相打闹,根本听不出来是在谈心。有时,我也在想:或许他们需要老师引导,给一个固定的话题,这样才有话题可交谈。于是,我也有意识的找一些小朋友感兴趣的话题,组织幼儿围绕话题进行了交流,但实践再一次证明,这一招最后还是变成了大吵大闹。看着这群精力永远旺盛的孩子,有时我真到感到精疲力尽,力不从心了。
最近我迷上了折纸,休息时,我时常会折些乌龟,恐龙之类的动物。有些孩子看到了,总是拿着看,爱不释手的样子。看到这个现象,我想午饭前的活动我又有新的办法了。于是我让王老师给幼儿准备一张大的正方形的纸,并写上名字,防止幼儿不爱惜纸随手撕掉。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我让幼儿在等待午饭的时间里折一下纸.同时我承诺乖的孩子,老师可以每天饭后教他们折不同动物,这一招一出,小朋友们比前守纪律了。
分柝与措施
孩子们长大了,精力旺盛,有自主的思想,并且总有说不完的话,使不完的劲。因此,面对这群活泼的孩子,没有永远不变的教学方法。孩子也会看势,总有些孩子不受教师的管束,在教室里我行我素,逆反心理又强。因此作为教师,只有随时观察幼儿感兴趣的人或事。不仅可以及时调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而且也能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
玩拼图的幼儿
观察对象:玩拼图的幼儿
观察目的:了解幼儿是否能够持久的进行拼图活动。
观察记录:幼儿一进区,就选择了新投放的拼图开始拼起来。刚开始一玩,幼儿就把有关联的图片一下拼了出来,剩下的图片不由使个别幼儿皱起眉头来,左试试,右比比都不对,急得他们直抓头。这时在一旁观察的泽泽兴奋得叫起来:“这块应该放在这,你看这不是吗!”边说泽泽边把一块拼图放在了合适的地方。小羽进区后还是选择了大型拼图,他很迅速的从很多小拼图中找出了边缘上的拼图拼搭起来,拼完后,小宇拿起了其他拼图想了半天也没有找到要放到的合适的地方,于是他翻到卡片后面,看看标记,很快找到了对应的地方。当收区音乐响起来的时候,小羽看了看没有拼摆完的拼图,有些不舍的方回了原处。
分 析:对于简单的四拼、十拼的兴趣已经淡化,比较喜欢数量较多,有困难的拼图,但在拼图过程中,幼儿都没有长久的坚持完成拼图活动,拼几下就放弃了的种种现象表明教师在投放区域材料时对于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已有经验水平了解还不透彻,目标过高,导致幼儿跳起来也没有摘到苹果,从而使幼儿失去了对拼图的兴趣。由此问题,我们改变了材料,投放了难度较小的拼图并对已投放的拼图增添标记的方法,降低了拼图的难度,使不同能力的幼儿都得到了发展:中等能力的幼儿通过观察,操作,互相交流完成了拼图过程;能力强的幼儿根据已有经验完成一部分拼图内容后,又根据拼图标记拼摆了一半多,这说明两种方法达到的效果都不错。
措 施:
1、根据幼儿的兴趣和能力,从两方面入手添加区域材料,〈1〉投放新的拼图材料,分块数量在20件左右,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能力水平。〈2〉在大型数量的拼图上作相应的标记符号,引导幼儿观察,判断,并根据中班幼儿年龄和已有水平,在拼图小卡上标记数量或图形符号,使幼儿能够采用接龙的方式进行拼图,使能力不同的幼儿都可以得到发展。
2、在区域活动时,可以有目的的对益智区玩拼图的幼儿进行个别指导,帮助其学习观察和分析两拼图之间联系的方法,能根据事物之间的颜色,图案等进行判断,使其学会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