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说新疆好地方。天山撑起脊梁,大漠铺展苍茫。北疆仙境迷人,骏马追云;南疆风骨傲立,千年时光。春杏秋胡杨,山河磅礴,信马由缰。
——作者题记
车轮碾过最后一道山梁,眼前豁然铺开一片奇景:八条长街如射线自圆心奔涌而出,四条环道如涟漪层层荡开,64条街巷编织成一张玄妙的蛛网。这便是特克斯——一部用砖石写在大地上的《周易》。
相传1938年,当设计者用二十头牛拉着犁铧在草地上划出街道雏形时,特克斯河谷的风正吹过乌孙古国的草原石人。牛蹄踏过的痕迹,最终长成世界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八卦城。有人说这是道教宗师丘处机的手笔,但历史的烟云里藏着更复杂的真相:设计者实为新疆军阀盛世才的岳父邱宗浚,因贪腐之名被乡民厌弃,百姓宁愿将荣耀归于那位未曾踏足此地的长春真人。
穿行于街巷,脚下是具象的《易经》哲学。乾街的路灯闪耀金色,象征天行健;兑街铺满纯白地砖,呼应西方之卦。每转过一个街角,都能遇见刻着卦象的巨石,如同散落人间的天书符码。迷宫般的街道暗藏玄机——这里曾是中国唯一不设红绿灯的城市,因“路路相通、街街相连”的智慧设计,让车流自成韵律。而今虽在主要路口添了可移动的太阳能信号灯,但那些不足两米高的玲珑装置,依然保持着古城的谦逊气质。
登太极坛俯瞰全城,八卦图在脚下缓缓展开。坛内三层空间恰似三重境界:一楼陈列着乌孙古国的草原石人,二楼悬挂喀拉峻草原的雪山云海图卷,登上露天观台,八条主街如光带向远方辐射。西北方的乾街飘来烤肉的焦香,那是哈萨克族汉子在翻动红柳枝穿起的羊排;东南方巽街的“赞一口”酸奶店里,奶皮子在瓷碗中凝结出月光般的凝脂。易经的卦爻不再是纸上的符号,它化作羊排揪片子的热气,凝成手工冰淇淋的甜凉,在街巷间流动成生命的滋味。
离街的土坯墙上,浮雕讲述着这座城的今生往世。牛拉犁的图案铭记着建城时的原始劳作;三羊浮雕暗喻“特克斯”在哈萨克语中“野山羊出没之地”的本义。蓝窗棂的民宿院墙上,维吾尔族老匠人正用刻刀在木板上雕琢鹿纹,刀锋过处,木屑纷飞如雪。转角撞见巨幅墙绘:哈萨克牧人策马奔向天山,马鬃飞扬成七彩的虹。
当“盛世华疆·八卦城之夜”的灯河亮起,传统与现代的对话在光影中升华。400架无人机列阵升空,在夜幕中变幻出鹿群奔跃、八卦流转的图景。国潮舞者在《周易》卦象舞台起舞,衣袖翻飞间,古老智慧与青春血脉完成了一次击掌。远处摩天轮的彩灯渐次点亮,轿厢升至150米高空时,整座城在脚下化作发光的太极图腾。
特克斯人守护着某种永恒的时间哲学——城内建筑限高五层,不为阻挡视线,只为让每个仰望的人都能看见雪山勾勒的天际线。夏日微风穿街过巷,携着八卦公园玫瑰的芬芳与特克斯河的水汽。这里没有酷暑,只有永恒的18度清凉,仿佛乌孙王把夏都定在此处时,便向天山借来一片永恒的春。
离开时回望街巷,恍然领悟八卦城的设计暗合人生至理:我们总在寻找直线抵达的捷径,而古老的智者早已参透——真正的通达,是允许道路如卦爻般回环相连。当每个转角都可能遇见新的方向,迷路本身便成为领悟的契机。
这座城像一枚落在丝绸古道上的八卦镜,映照过乌孙国的牧歌、丘处机的道袍、牛拉犁掀起的泥土。而今它依然旋转着自己的圆,在喀拉峻草原的繁花与琼库什台的星空之间,证明着时间可以是环形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