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全社会行动起来,做生态文明理念的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身体力行、真抓实干,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家园。”6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2022年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强调,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为共建清洁美丽世界作出更大贡献。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在各地考察时提出一系列新要求。在贵州,嘱咐“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努力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在福建,要求“实现生态保护、绿色发展、民生改善相统一”。“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的工作,推动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2022年北京冬奥会成为奥运历史上首个“碳中和”的冬奥会,全部场馆达到绿色建筑标准,展示了我国全面绿色低碳转型的坚定决心和坚实步伐。
作为负责任大国,我国坚决摒弃损害甚至破坏生态环境的发展模式,在推动绿色发展中解决生态环境问题。从1999年我国开始施行退耕还林工程试点,2002年起在中西部25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实施退耕还林政策,这是我国政策性最强、投资量最大、涉及面最广、群众参与程度最高的一项生态建设工程,是一项惠农项目,也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生态建设工程。关掉一个个大型污染企业,没有了一笔笔企业的税收收入;工人转行、安置费用的激增,社会矛盾的增多,减少了税收来源渠道,增加了政府支出。眼前利益上看去像是经济倒退的做法,实则是党中央正确的决定:以断臂求生的决心,实施生态环境保护政策。体现一个大国的担当,还地球一个美丽的容颜:蓝天白云、青山绿水、空气清新、食品健康、人民幸福的生态环境,造福子孙后代。
曾经光秃秃的荒山,常年风沙四起,现在满山披绿,经果林枝头硕果累累,农民生活渐渐富裕;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转变;西北草场上渐渐重现1500多年前“风吹草低现牛羊”的美景。每年冬春北方扬沙天数减少,江河更清、天空更蓝、空气更清新,这是我们一直坚持下去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