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儿子复盘——“基地”加个窗

    昨天晚上,儿子想给他的小房子“基地”加个窗户,他觉得自己做不好,想得到大人的许可和帮助。

    奶奶:“不行,垫子破坏了很可惜,动刀子也容易伤到自己。”

    我:“可以,但儿子你要给我3个理由,说服我爸爸就支持你。”

    儿子:“嗯,我想想啊。第一,我的基地只有门没有窗户,你看咱们家,有那么多窗户;第二,我想让里面更亮一些;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我觉得增加一个窗户的话,能帮助我更快的恢复平静(刚跟他达成约定,把他的“基地”作为他的积极暂停区①)。

注①:积极暂停区是《正面管教》书中提到的一种用于解决大人与孩子间矛盾的工具,既在双方发生矛盾时,双方回到各自的积极暂停区,冷静后再通过启发式提问,引导孩子一起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当我把积极的暂停区概念说给儿子时,他完全同意这个方法,并马上拿出之前的爬行垫组装了小房子。因为儿子最爱玩战争游戏,我们把房子命名为“基地”。

    儿子的窗户可以帮他更快恢复平静的说法打动了我,我决定同意。

    我从目的为导向,让小家伙从后往前想一想需要做什么。小家伙想了想,决定先做好规划再施工,他拿出纸和笔开始画图,并分了步骤。在给我讲施工方案时,听他用孩子的语言,向我描述第1、2、3步需要怎么做时,真的是太有趣了。经过讨论,我们修定了最终的方案,开始施工。

    儿子先在垫子上定完线,在施工时,还是遇到难处了。由于材料较厚,只能用壁纸刀,小家伙现在可掌控不了刀子。

    儿子请求我的帮助,我跟他谈了报酬问题,他也理解了合作要建立在互利互惠的基础上。最终他用一次特殊时光抵扣券支付了我的报酬。我可以选择拒绝一次特殊时光。

    老爸出马,工程轻松完成。我们施工完后,儿子特别开心,借着开心劲,我用启发式的提问,和儿子一起进行了复盘。

“今天给基地增加窗户这件事,我们回想一下,从头到尾,你都做了什么努力呢?”

“嗯,我先咨询了奶奶,又问了爸爸,奶奶不同意,爸爸同意我做了。”

“嗯,奶奶不同意主要是出于安全的考虑,怕你受伤。爸爸同意的原因你觉得是什么呢?”

“是因为我说出了1、2、3点吗,然后我觉得窗户能帮我平静下来?”

“嗯,你能给爸爸正向的理由,做这个事是出于快速恢复平静的考虑。你还用自己的话总结了另外2个原因。你还非常有创造力和想象力,想到了你的基地还需要一个窗户,还是一个中间有十字分隔的窗户,爸爸觉得人最重要的就是创造力和想象力。所以,只要你想,并给我3个正向的理由,爸爸都会支持你。”

“嗯,老师说小孩子最重要的就是想象力。”

“除了咨询,你还做了什么事呢?”

“嗯,我画了图,做了定位,找了爸爸帮忙。”

“嗯,做事前先做好规划很重要,就像我们之前玩战斗游戏,先画好地图,策划好剧情玩起来才有意思。你认为找爸爸帮忙时,爸爸要报酬对不对?”

“嗯,老师说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别人的事情帮着做,爸爸你刚才应该帮我做。”

“爸爸是帮你做了啊,只不过要了报酬,要知道愿意帮忙和收报酬并不冲突。而且今天的亲密时光已经结束了,现在是爸爸的私人阅读时间。要知道每个人的时间都很宝贵,做任何事都要付出代价的。人们互相帮助是对的,但我们要互利互惠。就像买东西要花钱,爸爸帮了忙,你给我报酬或者其他东西作为反馈就是一种互利互惠。”

“嗯,我明白了爸爸,我们合作成功需要也能给对方带来好处,对吗?。”

“对,这才叫互利互惠,也叫“利他”,想找人帮忙,就要想到怎么利他。那如果我们最后结果不理想,你会生气吗?”

“不会的爸爸,因为我们尝试了,失败了我也不生气。如果失败了,可能是材料不合适、工具没选好或者选的窗户位置太硬了,我们再做就行了呗。”

“是的,失败了反而能教我们更多东西,以后如果做事情失败了,我们也不气馁,重新尝试就好了。”

“嗯,我知道了爸爸,我还知道坚持就是胜利。我来给你演示下窗户的效果,从里面外面都看不出这儿有个窗户~”

“儿子,你最后再回忆一次,今天成功给基地增加窗户都有哪些过程呗。”

“嗯,先咨询大人,跟爸爸说3点理由,做规划,给爸爸报酬请爸爸帮忙,最后一起合作完成了窗户。”

“非常棒,先说服别人,你还要有详细的计划,互利互惠来请人帮忙,一起努力合作,最后就成功了。反之,如果失败了也不要紧,能学到更多知识,我们继续尝试就完了。”

“嗯嗯”

    以上就是我和儿子对话的记录,现在的小孩子,真是越来越聪明懂事了,可能他们还是有点孩子气,但新一代的孩子们,真的超出我们这代父母的预期太多了。都说孩子像白纸,能绘出无数可能。我们的“白纸”,是用铅笔画的,在5、6岁时,只懂得非黑即白。现在的小朋友生长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接受教育的机会太多了,小小的画纸上,已经五颜六色了。他们的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很强,我们要更注意培养他们创造力、想象力还有分析问题的能力。儿子能接受我要报酬的要求,并没有通过发脾气的方式来强迫我帮忙,这是我最满意的一点。因为,他之前属于那种被溺爱的孩子,做事情不顺心或想达到目的时,经常用发脾气的方式来“操纵”大人。经过我一个多月的陪伴交流,他很少发脾气了,也更自律,更尊重他人了。

    最后,如果您家宝贝也有“被溺爱”引起的相关问题,再次推荐阅读《自卑与超越》、《正面管教》这2本书,书中推荐的管教工具,经我试验,真的很有效。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