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孩子一起成为创造者

在阅读《观察的艺术》和《向儿童学习》之前,我的思考一直围绕着如何搭建适合家庭自成长的学习实践社团这个问题开展阅读。

我从孩子开始反复听《卡梅拉系列》故事开始用心观察孩子。但当时的用心更多的是关注他的提问。或者换句话说,只有孩子提问的时候,我的注意力才集中在他身上。当我发现孩子从理解一个词的意思开始,慢慢开始对故事里人物关系做评价看法的时候,我意识到孩子开始有了自己的思维和判断。什么时候开始的,我很好奇。出于这种好奇,我将对孩子的观察定位成一种观察学习。我希望通过观察孩子的学习过程获得一些启发,然后通过我作为母亲这个身份去引导孩子,以避免孩子走弯路。我一边观察孩子,一边自己学习。越深入学习,越发现成人很多的快速反应无形中是对孩子的不信任,不尊重。一不小心成人局限性就成为孩子成长的天花板,这是我最大的担心。尤其是当我看到《观察的艺术》书中100页,有这样一句话“我们成年人也沦陷在这个消费者世界里。我们不再视自己为创造者。”似乎是在提醒我,“孩子是一个创造者,你是吗?”

如果我自己本身不是一个创造者,如何可以真正做到尊重孩子,以一种学习者的心态去观察,倾听孩子的行为,与孩子平等交流,给他真正需要的帮助呢?当我想从身份和关系的角度重新思考亲子关系的时候,恰巧安猪在慢学校提出一个项目——“如何理解以关系为中心的教育者成长模式”。这个命题激发了我对原来家庭的实践社团有了新的思考。家庭成员的关系除了自然的伦理关系以外,还有相互学习的关系,但是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并不是单向的养,育,教,而是双向的。所以创造者的身份是我目前知道的最能体现父母与孩子平等关系的最好身份。所以,我接下来需要思考的是如何以创造者的身份实现家庭成员自成长模式!

当我更新了我的命题以后,我再看《向儿童学习》一书很多问题都得到了答案。我们为什么需要向儿童学习?儿童在有安全感的环境里是最自由的人。自由是创造的动力,是与身具有的权利,也是实现自我的关键能力。我们真正向儿童学习的就是学习孩子天生就有的自由探索能力,从而唤醒我们“贫困”灵魂。我们不再沉醉于旧知识和过去经验中,不再习惯消费知识,而是要创造知识,我们需要重新鼓起远行的风帆,多多创造属于自己的有意义知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你有男朋友了吗?” “没有~” “大学里面没有谈恋爱吗?” “没有~” “我记得你好像单身好多年了吧?” “除了...
    三毛的撒哈拉阅读 307评论 2 1
  • 今日读《外国人眼中的袁世凯》: 思考:我眼中的袁世凯是什么样的人? 学生时代中学历史课本上的窃国大盗,卖国贼。...
    梁木纯阅读 248评论 0 0
  • 和简书、和六哥的梦想早读会相遇完全是偶然。 大约一个月前,我在一个徒步的微信公众号上看到一篇论坛文章,里面讲到了用...
    路乔阅读 1,327评论 6 32
  • 我的天,我的日更达人标,会不会掉下去? 千万不要啊,我还是会好好更文的 前天自己在威信读书,读了一本书 李尚龙的,...
    我是暖冬阅读 133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