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奶狗”到“黑白花狗”的教育反思

一,缘起:

绘本馆的一个孩子在路上看到一条狗(如图),说:“老师,看,一条‘奶狗’。” 我当然知道他口中的“奶狗”这个词是如何派生出来的。不过我觉得在我们的日常用语中,这个词是不规范的,于是接话道:“哦,一条黑白花狗。” 孩子却不理会我的委婉“纠正”,继续说:“老师,你喜欢奶狗吗?”……

谢谢这孩子提醒了我,让我开始思考有关的教育原则。


二,我的反省:

1,孩子通过以前对奶牛的观察,归纳出奶牛是有”黑白花“的(虽然他目前还不会用规范的语言来表达),当他看到同样花色的狗时,他能产生联想,并决定用“奶”字来表达。由“已知“推出“未知”,这是他智力发展的一种体现。我应该对他表示赞赏,而非着急纠正。

2,“奶狗”一词看似不规范,但那是用成人的标准来评判。听着一个5岁孩子口中说出来的这个词,我们眼前不仅能闪现出这条狗的形象,还能感觉到它的可爱。所以此时,奶狗比黑白花狗又多了一股子“灵气”。就像毕加索的画一样,看起来像小孩的涂鸦,却比那些所谓规范的绘画能更打动人心。

一个成人说“”奶狗“”,我们可以觉得奇怪;一个5岁的孩子为什么不能说“奶狗”呢?所以,我们对待孩子,一定要有耐心。


三,改进

(以下为“简友JeffersLi老师”提醒后的补充)反思后,我把我跟孩子的对话进行了重新编辑,希望经过NG后,这次能把“黑白花狗”的概念,教于无形。

【Action!

孩:老师,看,一只奶狗。

我:哇,好可爱!你为什么叫它奶狗啊?

孩:因为它像奶牛一样啊。

我:它身上的颜色像奶牛,是吗?你都看到什么颜色啊?

孩:白色和黑色。

我:对。我们把黑白花色的牛,叫做“奶牛”。你刚才把黑白花色的狗,也叫做“奶狗”。你观察得好仔细!

我:奶牛是妈妈牛还是爸爸牛?

孩:妈妈牛。

我:答对了!那奶狗是妈妈狗,还是爸爸狗呢?

孩:也是妈妈狗。

我:对,如果一条爸爸狗也是黑白花色的,我们是叫它奶狗,还是黑白花狗?

孩:黑白花狗。】

我:Cut!(李导,这一条能过吗?)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神经网络和深度学习》是一本免费的在线书籍。这本书将讲解: 神经网络,一个漂亮的受生物启发的编程范式,它可以使电脑...
    魔法炼金术阅读 4,498评论 1 2
  • 和往常一样出门搭公交去图书馆,却不想今天出门不到五分钟就有一个中年猥琐老男人过来搭讪。一句“妹妹”叫得能让人恶...
    庄茉阅读 2,563评论 0 0
  • 【雅静4.4日读书分享】。 一、销售人员如何通过倾听,让客户买单? 1.全神贯注地去倾听用脑去研究对方话语背后的动...
    雅静_阅读 981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