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在金刚般若研讨会上,佛陀是反复强调的。只有练习,才会受益,而且这收益会很大。佛陀以比较的方式,苦口婆心地申说练习的利益。
前面,佛陀提到破相。这相破得很彻底,可以说,连后世建立起来作为“宗教”的佛教也破了。
佛教三宝:佛、法、僧,是建立宗教的基础。佛,教主;法,教义。僧,教职人员。但在金刚会上,将这“宗教性”大大削弱了。有佛吗?佛无相。有法吗?无有定。有僧吗?无所得。这三宝建立起来的宗教的体系,在金刚会上被解构了。
所以,某甲说,佛陀并不是想当教主的人,他一直在消解,而不是增加自己的权威,他越是去魅去掉光环,后世越是将光环添加到他身上。这或许是知识分子喜欢这场金刚会的原因。
然而,且慢,佛教三宝果真就消解了吗?现实中当然没有,庙宇金碧辉煌、佛像庄严巍峨,僧人济济一堂,一切固化下来,赫然呈现眼前。但佛陀的意思是这样的吗?佛陀似乎更加注重一个建立在前述功夫基础上的无形的三宝。
佛陀对须菩提说:我前面讲的破相和生心这样的功夫,把这些方法,讲给别人听,让更多的人听到,这就是庙宇。这样的传播活动应该受到供养。
如果有人按照我说的去做,那么这个人已经明白心性,必将成为贤圣僧直至成佛。
如果将破相和生心的功夫记录为经书,这就是法。
这部经书在的地方,就是佛在的地方,重视这部经书,如同尊重佛。
佛陀什么意思呢?就是练这个破相和生心的功夫,佛法僧三宝就都具备了。那么,假如一个人,身不在庙宇,没有佛像可以礼拜,但是练习破相和生心功夫,那么,他就在庙宇。
假如一个人,没有出家,只是练习破相和生心的功夫,那么,必将和那些出家的贤圣僧一样。
假如一个人,重视练习破相和生心的功夫,就是尊重佛。
好啦,外在的形式不重要了,关键是否走在破相和生心的练习之路上。三宝是靠练习这一功夫延续的,而不是一切固定的形式。
现今有个普遍的看法是,佛教是依靠出家人住持传承的,所以,即便是出家人有过错,也不能说他们错,俗人不能论僧之过,貌似佛陀也比较护犊子,在其他会上说过此事。
其实,这个里面最关键的是:出家人,作为专业修行者,在法的训练上,要远远超过俗人才行。比如对破相和生心的训练,远远走在俗人的前面,这才是真正传承了佛法。而不是因为是出家人的身份,就优越于俗人。
佛陀在涅槃研讨会上,明确说自己圆寂后的依止问题,就是依法不依人。法若在出家人那里,当然要依出家人。过去,经书的普及并不广泛,经书的宣讲要通过出家人才能明白。出家人练习的功夫深厚,依法也就是依人。
但是,时代不同了,经书比较普及,网络很方便,都可以搜索到。寺院的经书甚至可以免费取用。而且,也有很多视频,能让人明白经书的内容。即便如此,受过高等教育的很多人,仍然不肯直接去研读经书,他们习惯通过依人来依法。
佛陀在金刚会上,非常直白地告诉后世的人们:如果你想成为觉者,经书代表的法,就是三宝,就是要依止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