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自己的初心,坚持写下去

这是潜能营第五课,小川叔讲《如何写出一篇热文》,第一次听小川叔的课,他的声音真好听。

一、关于写作

(一)什么样的码字才可以称之为“写作”

小川叔:

三年内回复了近2万封来信

从三线杂志写到一线杂志

稿费从千字30到600

写作:只要写了就是写作,不论是给自己看还是给别人看的,最先面对的对象是自己。(特别喜欢这句话)

写作没有一跃而成的可能,需要一点一点积累。坚持很重要,选择主动坚持,不把坚持本身当坚持,给自己找一个继续下去的方法。

(二)必要的储备条件——想写,知道为什么去写

写作对小川叔来说:

1、是一种表达方式,但不是唯一的

2、是一项断学习的生存工具,但不是唯一

3、逼着他打开了人生的很多可能

初心:为了什么写?

初心这个词已经不是第一次听了,秋叶大叔在讲定位时也讲到初心。关于写作,我的初心是什么?曾经我那么地热爱写作,憧憬当一个文艺女青年,断断续续地写过一些东西,曾经在学校做过小记者,写文章刊登在学校的杂志上,只是写着写着就没动力。我写的东西仅围绕我自己的生活、情感,回忆让我明白写作的初心是想记录自己的生活,是为自己而书写。

当初开头条号也只是为了吸粉,现在明白初心并重拾初心,不管别人怎么说,去写就好。

二、写作的方法

(一)大实话写一件事

不求大求怪,范围小

1、提笔就写:现实生活中的流水帐。

文章要有趣不一定加枝枝蔓蔓,可以加心情描写、语言、口语化、方言等,为主题服务。

文章不好看的原因是思维太多,没有专注

2、写文章之前先问自己——我今天要写的是什么事?

先有根本才有角度、有方法,先做好基础再做提升。

3、标题抢眼不是出发点

标题要小,对位

写的时候别怕拙,别怕露怯,别怕写不好,去写就好。

(二)找素材:

源于生活的观察和输入,观察是想象力的来源和写作的动力。读书、生活体验、生活感知都可以帮助我们找到素材。

我自己平时想到的,听到的,先把它简单地记下来,每次写的时候可以参考一下。

(三)场景化写作

让你的文章有温度、有记忆,比如三毛的文章。

小川叔用自己的在北京漂泊的例子告诉我们写作要走心,写印象深刻的瞬间,有画面感、可视的场景、对白等,先感动自己才能感动别人。

(四)主题化写作倒逼你的逻辑

1、碎片化——引出热情,但不能提升水平。水平跟不眼界,痛苦就来了。

2、可以做两件事:利用平台的反馈找到灵感的出路;缩小你的写作范围,尝试精进。

3、平台的对比:

微信公众号——封闭,没有回馈

头条、简书、豆瓣——与读者互动,社区交往能力

回复评论我完全弱智,我特别喜欢看那种嘻笑打骂的、俏皮的回复,可自己完全不会。与我观点相同的还好,批评指责的看完我只能选择不予理会。这个不知道能练出来吗?

4、单一主题范围

——印象标签,社交平台上做减法,标签的差异化,太散会冲淡职场标签

表达单一,主题不变,细化小标题,关注的越集中,表示你和别人不一样。

比如我的头条号给自己的定义就是育儿、自我成长,那在育儿方面我还可以再细化到准青春期的孩子,随着孩子的不断成长来写准青春期孩子的故事。


三、热文

要的越小,得到的才越多

选择你输出范围,有意识地研究平台,做出系列的写作。

今日头条本周我有一篇阅读量达56W的微头条(见图一),对我来说简单太不可思议了,我把这篇拿出来和上周有一篇阅读量仅54(图二)的对比分析了一下,原因是二胎的话题热度更高,并不是我的文章写得有多好。也欢迎大家来帮我分析分析,为什么阅读量会差这么多。


图一
图二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